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言要素教学

2015-12-09吴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综合课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

吴波

摘要: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本文以初级阶段综合课语言要素教学为研究重点,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语言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38-02

综合课是一门“集语言要素教学、文化知识教学、语言技能与语言交际能力训练为一体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目的语的能力”。[1]具体到对外汉语来说,综合课的“综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2)教学任务的综合性,不仅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语言材料进行汉语交际的实际能力;(3)课堂训练方式的综合性,课堂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不是孤立进行的,各个教学手段是彼此呼应、相互渗透的。

在对外汉语初级阶的综合课中,语言要素是教学重点。学生只有学好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才可以为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際技能训练打好基础,也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完成语言要素向语言技能的转化,进而成为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谈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言要素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必须依赖的形式。在语言要素教学中,语音训练是贯穿对外汉语教学始终的任务。在初级阶段综合课语音教学部分,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发音方法,能够辨识不同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之后进行的词汇、语法、汉字教学中,不断强化语音训练,随时纠正,学生会逐渐完全掌握并发出正确的读音。

1.声母、韵母教学。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教师可以出示发音器官示意图,同时采用夸张式发音方法,让学生观察发音时的口型变化。根据发音特点,分组对比教学,如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组,采用吹纸条的方式对比发音。如翘舌音和舌面音,教师可以借助发音示意图并辅以手势的方式加以讲解发音方法,在发翘舌音时,教师可以用四指并拢并微微上翘的手势来模拟翘舌的动作,提醒学生发音时应翘舌。韵母教学可以先教授6个基本元音,然后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每个单元音分别与别的元音、鼻辅音进行搭配,通过单独分解发音、过渡发音、整体结合发音等方式,让学生从基本元音开始逐渐学习掌握全部的韵母发音。对于以ü和以ü开头的撮口呼韵母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建议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先发i的音,然后逐渐把嘴唇撮圆,舌位不变,让气流自然通过,就发出ü的音了。

2.声调教学。声调的发音特点可以通过“普通话四个声调的教学示意图”向学生直接展示出来,根据发音特点,按照一声、四声、二声和三声的顺序开展教学。三声的教学可以弱化其单独教授,主要让学生在听觉上辨出三声和其他几个声调的不同,能感知到三声是有声调的“曲折”即先降低后升高,对于学生自己的发音并不要求能够发出三声的全音,因为在实际语流中也很少有读出全三声的情况。声调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是变调。汉语中的变调主要就是在连读语流中的三声变调和“一”、“不”的变调。根据前人总结出的变调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地进行课堂操练,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轻声也是属于连读变调,主要也是从听读两方面加以操练。由于轻声是和其他四声相对的,所以训练时最好要与其他四声结合进行。对于同形的轻声和非轻声词,如“东西、地方、月亮、地道”,可以通过阐释语义的方式结合词汇教学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练习。

二、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始终以词为中心,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以词组句的能力,为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教学提供基础,为听说读写各专项技能发展提供保障。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又是区别于其他课型的词汇学习的,要求教师全面讲解词的音、形、义,学生需要掌握词的发音、写法以及意思、用法等。但是由于在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词汇讲解时不要过度扩展。[2]

1.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图片、视频、音频的展示,教师的表情、动作演示,学生的道具表演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尽量使生词与相应的实物或情景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能够较好地排除第一语言的干扰。比如教授水果类词、器官类词、动物类词等。

2.分类组合。通过不同词语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者关系,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总结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如近义词、反义词、颜色词、时间词、同偏旁部首词等,按类教学,易于学生梳理归纳,触类旁通,便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3.语素扩展。通过语素构成词,便于学生记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汉语中的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有的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有的语素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可以根据汉语构词法的这些特点,利用语素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出现频率较高的语素“老、小、反、相、多、子”时,可以通过扩展前缀、后缀的方式,复习旧词、学习新词。

三、语法

语法就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学习一种语言,用该语言进行交际,没有词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光有词汇而不掌握该语言遣词造句的规则,那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表达,无法达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所以教师主要是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对知识点就行点拨,然后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练逐渐理解并掌握该语法点。

1.直观形象法。有些语法知识,本身比较抽象,特别是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教师无法用学生已有的词汇进行准确的解释,这时就需要抓住该知识点的特点,用巧妙的方法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比如用画图的方式讲解趋向补语、利用班上的真实情景(高矮、胖瘦、年龄不同的学生)讲解“比”字句、通过肢体动作讲解方位词等。

2.逐步分化法。按照学生习得该语法点的顺序或者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教师可以把同一语法点或语法规则分化成不同的阶段,分步骤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及习得规律做了相关的研究,得出了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某些语法时的内在顺序,这些可以帮助教师适时调整知识传授的顺序。比如“把”字句的教学。

3.发现归纳法。教师先不直接讲解某个语法点,通过大量的例句做铺垫,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例句中的规律性的共同点,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归纳并用简明的公式列举出来,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该知识点。这种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的方法,可以让学习者具备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其学习汉语的兴趣,所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加容易记忆。比如在教授存现句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4.对比翻译法。在汉语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者还没有学会用汉语进行思维,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把汉语和母语的语法进行类比。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对两种语言加以对比、比较,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和偏误率。[3]语法教学中的对比方法,不仅指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也包括汉语内部相似语法点之间的对比。比如“三斤鱼”和“三斤的鱼”。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的汉语语法知识不断深化、系统。

四、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形、音、义是贯穿汉字教学的红线,但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首先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但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汉字构形知识,以“形”为纲,重点突破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部件等,让学生了解汉字内在表音、表义的规律,培养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中高级阶段自学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4]

1.笔画笔顺教学法。笔画是汉字最基本的书写单位。笔顺是汉字书写时的笔画顺序。在汉字教授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图片、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书写、理解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汉字结构和框架的基础上,教师也可适度地放宽对于初学者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汉字书写顺序的总体趋势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不必完全拘泥于笔划规则的框架。

2.部件教学法。汉字的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是构成汉字形体的主要部分,是汉字结构的核心。在学生已经掌握笔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部件组合与拆分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如在学习过基本汉字“女”后,可以向学生归纳讲解以“女”字为部件的汉字大多与女性有关。又如“田”、“力”成“男”,“门”、“口”成“问”等,都可以通过简单部件的组合形成新字。

3.字源教学法。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讲解一些字源知识,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理据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如在教授“日、月、口、山、雨”等象形字时,可以通过古汉字演变的方式给学生以形象记忆;在讲解“上、下、卡”等指事字时可以通过古汉字图示配以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造字原理;特别是占汉字大部分的形声字,由于其形旁大都是象形字,教师可以在介绍字源的同时帮助学生归类。

语言要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知識,为其向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转化,并最终成为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周健.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与方法问题[J].汉语学习,2002,(2).

[4]王汉卫.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7,(1).

猜你喜欢

综合课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下)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上)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对外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新探——以初级阶段听说教学为例
高级综合课教学的汉语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