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贡面 将阳光拉入面丝的舌尖美味
2015-12-09农夫
文 摄 农夫
金秋十月,因工作需要在浙江常山县住了大约10 天,好客的主人将常山美食轮番请我们品尝,席间不管大菜如何调换,最后总会上一碗贡面。主人说,贡面是常山传统特色小吃,明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给皇家食用,现在我们天天吃,可以说天天享受着皇家的美味。
常山贡面,一般是当天制作,当天晾干,所以都在晴天加工,雨天就不能做了。
贡面都是纯手工加工,一大坨面团经过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0 多道工序。由于手工贡面的加工需要十来个小时,师傅们往往凌晨两点就投入紧张的制作中,才能赶得上晾晒和出售,所以被称为“起早贪黑”。当金色的阳光透过薄云,丝丝缕缕地洒落下来时,农户们便扛出插满面筷子的面条架,将连夜赶制出来的贡面挂上去,然后依次用暗劲拉扯,数百双面筷子上手指般粗的面条顷刻间形成精细均匀的丝面,数米长的“万千银丝”迎微风飘拂而不断,犹如一幅幅精致的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常山索面早在唐咸亨时期就开始生产,北宋时期大大小小的索面制作场坊就已经遍及城乡,因其形似丝索,俗称索面。相传宋朝皇帝喜食此面,球川手艺人将加工精细上乘的索面连同球川镇产的“球川官纸”年年进贡,故称作“贡面”。常山索面在明朝被列为“贡品”,《常山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明嘉靖年间,索面取名“银丝贡面”进贡朝廷,每年达数百担之多。
现在,正月里拜年,遇上了祝寿、乔迁等喜日,总有一碗热辣辣、油汪汪的贡面迎接,并在丝丝面条下掩藏两个“子鳖”(像荷包蛋)——此种做法,人们戏称之“猪栏草铺芋子”,殊为有趣。
如今,许多城里人都爱跑到乡下,吃上一碗农妇、村姑烧煮的贡面。在煮沸一锅开水的间隙,巧妇们在灶台上放上一遛青瓷碗,依次加入佐料:肉油、辣椒油、葱花、味精、酱油……佐料放齐,水也在锅内冒着水泡,放入贡面,只需在锅内翻腾片刻,便可起锅。迫不及待地夹一筷,匆匆吹上一口热气,哧溜溜地吸入嘴里,细腻爽滑,唇齿留香。
贡面制作
门前的贡面架
在常山的几日,我们经常在路边看到农户家门口晒着一架子一架子的贡面。一天午后,由赏石小镇回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一对夫妻正在室内给贡面上架,便停车仔细观赏了一番。据师傅介绍,他做贡面要夜里12 点钟起床,夫妻俩加工60 公斤的面粉。上午11 点完成上筷工序。房间里摆放着的两个长长的面箱里全是面条。这个长方形的面箱,有3.2 米长,宽0.55 米,分成三层。“我们加工两缸面粉,从夜里要忙到下午6 点钟左右,才算完工了。”
师傅说,打条是将熟化的长条打细打匀,连接制成一条直径约6 毫米的细长面条,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既要保证细面条均匀如一,又要保证细面条不粘、不断,技术功底高低由此可见一斑。上筷的时候,是把细面条一圈一圈地卷到两根筷子上,一般每筷32 至40 卷,然后放入面箱;接下来是上架、拉面,将一根筷子插入晒架上孔中,拉面时5筷一拉,分2 至5 次把面条拉细拉长,并将另一根筷子插入晒架下孔,如何做到细而不断,关键看手的劲道把握。晒面时,晒至八九分干,就可进行盘面,捋去筷子上的面头,用红纸头包扎成束,挽捆成“8”字型叠放在一起,含有人旺财发的美好祈愿。
“加工贡面收入还可以,怕只怕,这行当太辛苦,以后要失传了。”一旁的村民说,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相当紧张,年轻人不愿意吃苦,想学加工贡面的人几乎没有。
如果这种纯手工的地方美食没有年轻一代的传承,后继无人了,还真的要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销声匿迹了。那阳光下的晾晒也就成为了历史。
我们虽然不希望这一天到来,但似乎也有些无能为力,只有多买一些,让制作贡面的师傅能够收入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