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明强 传承古法生态养殖

2015-12-09

绿色中国 2015年24期
关键词:土猪

文 本刊记者 郑 婷

21 世纪是属于互联网和网络大咖们的年代。人们沉醉于刷微信朋友圈,抢红包、分享新闻或鸡汤;发微博,看娱乐圈嬉笑怒骂;出门打车有各种打车软件;购物有网店……信息和事物快速、便捷、量产的今天,心灵的感动似乎来得廉价又迅速。但是,总有一些人坚持酝酿着自己对某件事的执着。云南那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关明强觉得,说梦想太矫情,但是只有让城市人长久地获得安全的生态农产品,中国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只有让更多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中国的农村才有希望。

最美不过舌尖上的肉香

关明强,人称“老关”,在养猪前是一个圈内有名气的金牌电影制片人。15 岁时,关明强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开学前的一天,父亲说:“你在农村生活一回,也没干过啥农活,家里还有几亩地没铲,你去铲了吧。这辈子你没啥机会干农活了。”5 条垄的谷子地,关明强挥着锄头铲了3 天。记忆中,手掌上磨出的茧子一直到二十几岁才消失。

16 岁开始,关明强的文学功力逐增,许多文章纷纷被《散文选刊》、《诗歌报》等重量级刊物刊登,名字跟自己景仰的大作家、大诗人出现在一起;19 岁毕业,修了四年高速公路,之后在23 岁晋升科级团干部,跟几个小伙伴创办了《青年之友》月刊;26 岁,意气风发地辞掉公职,到北京做了自由撰稿人,写的书出现在席殊书屋的畅销书排行榜上;30 岁,追赶网络大潮,进入外企,同时担任两家网站的副总编辑;33 岁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转行做制片人,跟宁浩、王小帅等大咖级导演,叶童、孙红雷、秦海璐、王珞丹这样的大明星合作……对于乡村和土地,乡村的发展或没落,阔别家乡近三十年的关明强好像也没多大感觉。

做电影之余,关明强还自己在北京平谷金海湖的大溪水山庄开了一家农家餐厅。2011年,关明强在云南拍完电影《边境风云》回到北京,由于农家餐厅环境好,菜也做得好吃,关明强很多圈里的朋友都爱来。宁浩跟团队在那住两个月,写了《无人区》的初稿;王小帅写《日照重庆》的剧本时也跟团队住在那里;张猛带团队在那里修改电影《钢的琴》;周润发拍摄《孔子》的间隙也去那里请身边工作人员吃饭;姜文在创作《让子弹飞》期间,也来尝美食、找灵感。之后,关明强又在北京城区开了大溪水私家菜,陶虹、梅婷、文章、关锦鹏、黄晓明、王志文等圈内大腕明星都是常客。

之后的一年里,关明强先后从当地农民邻居家买了两头自家养的土猪,搞了两次杀猪宴。听到消息的朋友和食客从北京的东西南北城、从天津驾车百公里而来。“他们大口地吃着平常因为拍戏因为要上镜保持身材而根本不敢吃的肥肉,开心地把肉夹到嘴边自拍。走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提出要买些生肉带回家。甚至有几个朋友跟我说,不如在山庄的果园里养几头猪,每年给大家分一分。”关明强说,这句话给了他一个刺激。

做餐饮,逛农贸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明强说,农贸市场这种地方,去得越多会越害怕。商品猪,价格低的时候毛猪卖不上6 元一斤,一头180 斤出栏的毛猪以6 元的单价计算,销售价是1080 元。按75%的出肉率计算,135 斤肉,批发价8 元,销售价格是1080 元。这个产业链上维系着育种、饲料、猪场、屠宰、销售一些列企业。“并不是谁都能拿到政府的养殖补贴的。我问过一些养猪户,没有规模和关系的,只能靠自我造血生存。一头商品猪赚百把块钱,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市场波动,一批猪可能就白养了,甚至还赔钱。一个微利甚至赔钱的行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关明强如是说。

离开农村已经三十年,那一家煮肉左邻右舍闻着味道跟着流口水的传统的肉香哪去了?那田里摘下来拿衣服袖子蹭一蹭就可以吃的黄瓜、西红柿和胡萝卜哪去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加上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即便解决了安全问题,菜没有菜味,肉没有肉味,也是不够的。有没有可能做出安全又好吃的猪肉呢?作为一名商人,关明强首先看到的是养肉猪有潜在需求的商机。

整合传统农牧业资源

关明强花了两年时间为养猪做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然而对这一领域了解的越多,他越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简单。

因为逐快、逐利,经过30 多年与洋猪杂交,我们国家传统的土猪资源正在消失,很多珍贵品种已经濒临灭绝。关明强介绍说,过去农家每年养个三两头土猪自给自足,猪的来源基本上是自繁自养,使得种群的血统能够传递下去,但现在农户的这个习惯已经逐渐改变了,猪的种源来历不明,究竟自己的猪能有多少土猪血统,农民自己也不清楚;而一些所谓的土猪养殖企业,虽然宣称养土猪,但多为跟洋猪多代杂交,品种的本土血统率也就在12.5%~25%。

“我们国家2006年颁布的《国家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收录了34 个土猪品种,试图通过政策性保护能够保住这些品种。但事实上还是每况愈下,其中很多品种已经名存实亡。按这个速度,恐怕再过10年,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土猪肉可以吃了。”关明强说,关于最初打算饲养土猪的想法,本来是要当成个生意,培育出安全好吃的猪肉。现在,焦点却转移到了土猪种群的存亡上。

关明强通过查阅相关论文获知,“地中海土种猪采食高淀粉含量的橡子,肌内脂肪含量可达11%,生产出的干腌肉具有较好的香味和风味,并降低酸败”。而同样用橡子喂食杂交的大白猪,肌内脂肪不会超过2.5%。说明品种因素是影响猪肉品质与风味的决定性因素。“抛开猪肉品质不说,物种多样性本身也是宝贵的资源,而这种资源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不是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关明强坚定地说。

两年的准备,关明强明确了一个大的方向:从恢复、选育一个古老品种开始打造一款好猪肉。确定了四个坚持的原则:纯种土猪、生态放养、粗粮喂养——不使用商品饲料、养殖期要足够长。

在昆明所辖的国家级贫困县禄劝苗族自治县有一种传统土猪——撒坝黑猪,是2006年颁布的《国家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的品种,而这种猪也只有当地的一些住在高山上的苗族和彝族农户还每年养个三两头,过年杀了吃。从朋友那得知这一消息后,2013年春夏之交,关明强来到了禄劝苗族自治县。但是在深入实地考察后,关明强沮丧地发现,由于土猪生长慢,养殖周期长,要养一年多到两年才能达到出栏屠宰的体重,而同样的时间周期,白猪已经出栏3批了。不经济,农民养的积极性就越来越低。能找到的纯种撒坝猪种猪已经凤毛麟角。要恢复撒坝猪种群,恐怕只能先从找到种猪入手了。

通过一连串和苗族人交心的相处,关明强终于买到了为数不多的纯正撒坝猪种猪,和当地一些有同样想法的农民一边从源头自己繁育,一边从苗寨收储半大仔猪过来进入牧场。关明强说,按制定的标准饲喂,养足年后宰杀,通过朋友圈小范围销售。“反响还挺好,过去圈里的一些编剧、导演、艺人还有身边的朋友成为了我的种子用户,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销售情况还不错。”

同时,关明强建立了那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那町。公司致力于通过整合传统农牧业资源,遵循古法生态养殖,建立一个城市用户——企业——农户互信互助的健康生态系统;以现代理念和传播手段建立品牌、渠道,向高端用户输送健康、安全、本味的肉类食材,带动合作农户致富;同时保护本土土猪物种的延续及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家庭用户提供粗饲、散养15 个月~24 个月的那町年猪精品分割肉类产品及香肠、土猪油、猪油渣等加工品。

关明强说:“我们饲养的猪叫那町年猪,叫年猪也是要突出我们的猪养的时间长。‘那町’这个名字,最早我们是用英文的Native(原住民的、天生的、原产地的、土生动物、土生植物)音译过来的。‘町’源自《说文解字》(卷十三),田践者曰町,即田间小路。田间小路的尽头是什么?是田野,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自然孕育着希望。”

新农人创造的农业新理念

饲养的猪在临出栏前突然食物中毒、养猪成本比别人家的成本高许多、购买种猪的价格也比别人高……在养猪的两年时间里,关明强走过的弯路、撞过的南墙数都数不过来。但是作为一个新农民,关明强庆幸自己还有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关明强发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农民没能打造出有广泛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农产品品牌,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从来就没有塑造品牌的意识和能力,而另一方面是缺少科学知识。他说:“比如,我在养猪后,通过读书才知道,这世界有个学科,叫肉类科学。好的猪肉不仅在品种、喂养方式和周期,屠宰、排酸方式,分割、存储、运输,都会对肉质构成影响。”

一个赫赫有名的电影人去当猪倌养猪,是多少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有些业内朋友劝关明强:“老关,你跟猪较什么劲啊?好汉不赚有数的钱,15 个月养一批猪出来,有生之年你能养多少猪?”也有些真正的朋友私下问他:“老关,你真不做电影了?”关明强坚定地说:不做了,你们好好拍吧。你们拍好电影,我给你们提供好肉。”

然而对于关明强自己来说,他并不是跟猪较真,他要较真的是职人精神。没有职人精神,就没有好产品。“为什么每到大小长假,国外的免税店都是中国人抢购的场景?因为我们对国内的产品不放心、不满意。做农业,现在成了新的潮流,是个时髦的事。但事实是,做出好的农产品,需要投入最大的成本是时间。”

两年时间,有的创业企业已经开始准备IPO了,而关明强在重启自己的人生后才走了一小步。在这个“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都会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关明强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丢掉了很多东西,而他和他的伙伴都愿意做那个选择把那些珍贵的东西慢慢找寻回来的人。

2014年一整年,关明强都在思考:现在像他一样在从事农业的这一批新农人,在卖完了情怀之后,还能卖什么?他觉得,农副产品品牌的根本要植根于差异化的、有明显口感识别度的产品。所以,要走得远,只有情怀是靠不住的,一定把情怀让位于专业精神。“享用到真正绿色有机的纯天然农副产品,绝不是找个农家乐吃几口野菜或是随便从农民家里牵一头猪出来宰了吃就可以的。我愿意死磕土猪饲养这件事,一方面是希望可以拯救并延续我们珍贵的物种资源,留给后代;一方面希望藉此培育出一款好肉。”

关明强以自己特有的坚持和韧劲梳理着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土地的关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生产者和用户的关系……“我们解决不了中国的农村问题,但我们可以先帮一个村一个乡的农民获得收入的公平;我们解决不了全中国的吃肉问题,但我们可以先从服务一百个家庭开始。”

肉,仅仅安全是不够的,如果肉不香,还不如吃白菜。这份坚持,关明强始终在继续。

猜你喜欢

土猪
湖南靖州:特种土猪成抢手年货
农村村养优质本地土猪
特色地方猪肉销售的主要问题探讨
清明节
猪价下跌,土猪缘何坚挺
“玉和”果蔬香猪
我对“土猪”的定义
东安土猪及第一代杂种猪胴体、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壹号土猪:“土滋味”吃出新年“老味道”
壹号土猪“品牌猪肉”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