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纳”并不是“笑着纳”
2015-12-09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5年12期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的意思,“笑”则是嘲笑、笑话的意思。“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如郭沫若《屈原》第二幕:“送了这点菲薄的礼物,以备阁下和阁下的舍人们回魏国去的路费,真是菲薄得很,希望阁下笑纳。”
而有的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于是就误解成“对方送的礼物让自己很高兴,于是就‘笑着收下了”。如,“大家都叫我赌神,我笑纳了。”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在某地曾见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笑纳”一词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笑纳远方客”,从字面上解释,即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入。这不成了笑料了吗?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多少有点不人道了吧!相信这是误解了“笑纳”一词的真正意思,如把“笑纳”改为“笑迎”,应当是正确的。
用错这类谦辞的原因首先是不理解词义,其次是赶时髦。有人一看见别人用,便连忙跟着用,似乎用上几个敬辞谦辞就显得文雅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即使运用对象没错,也未必可以处处运用。在一般场合,还是运用大众化的礼貌用语为宜,它更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