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区茶叶安全栽培技术
2015-12-09刘云梁玉芹牛咏晋宋炳彦
刘云++梁玉芹++牛咏晋++宋炳彦
摘 要 为提高河北太行山区生产效益,扩大茶叶生产规模,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总结了太行茶从园地选择、品种引进筛选、移栽、扣棚前后管理到采摘等技术,尤其是越冬保温、越夏降温的措施,为北方发展茶叶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太行山区 ;茶叶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71.1
Saf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Tea in Heibei Taihang Mountain Areas
LIU Yun1) LIANG Yuqin1) NIU Yongjin2) SONG Bingyan1)
(1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Hebei 050051;
2 Lingshou Technology Bureau, Shijiazhuang, Hebei 0505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ebei Taihang Mountain area, expand tea production scale, through testing and demonstration, study and concluded techniques such as garden selection, species introductions screening, transplanting,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Koupeng, and picking tea, ect, especially winter insulation measures, summering cooling, provide the technical basis for development tea in the northward.
Keywords Taihang mountain area ; tea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目前,中国茶叶生产主要地在南方地区,然而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2011年中国有机茶面积11.21万hm2[1] ,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有专家提议中国茶叶生产应走“南上山,西进西藏,北折北方新茶区,开发大西北”四条路。
河北灵寿茶叶生产技术研发始于1998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茶叶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在当地获得引种成功,突破了北纬38°的茶树种植北限,从而改写了河北不能产茶的历史。“南茶北移”的高科技产品“灵寿茶(太行龙井)”,不仅是绿色名茶,而且茶叶中成份比例协调,其高氨基酸与低咖啡碱特征具有极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发展茶叶生产为北方山区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生态产业,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
1 产地选择
明确种植区域的酸碱性,通过比对pH值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范围。茶树本身喜酸怕碱,pH范围为4.5~6.5,当土壤中活性钙含量超过0.2%时,茶树会逐渐衰亡。河北太行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条件,山区的空气、土壤、水质均未受到污染,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合茶叶的生产,宜选择向阳的白沙土地种植,土壤 pH 6.1左右。
选择地块时,需优先考虑对温度、光照的影响,避开风口,特别是容易受雨水、泥石流冲刷的地方,最后选择北部有山作天然屏障,东西开阔、南低北高、背风向阳的缓坡或者地势较平坦的地带。
依自然坡形建造日光温室等设施,可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使用率可达90%以上,高于平原地区设施40%~50%的实际土地利用率。山区光照资源丰富,比平原地区高30%以上,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积累,适于设施增温保温生产。通过设施农业向山区转移,将对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形成高效产业、促进农民致富,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3]。
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生产需求,通过对不同茶叶主产地调研和走访,引进筛选出了耐寒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龙井43号和毛尖。
3 园地开垦
荒山荒地建茶园,在上年冬季进行深耕,深度40~50 cm,以使土壤经过冬季的严寒冰冻,促进土壤熟化。栽苗前进行复垦,结合深垦施入一定量的底肥,以土杂肥为基肥,每667 m2用量15~25 t、磷肥50~100 kg,分层施于种植沟中,沟深约30 cm。
4 茶苗栽植
茶树苗移栽可于4月中旬进行。采用单行定植,行距1.4 m、丛距30 cm,每丛2~3株。
按照定植规格,开深、宽各30 cm的定植沟,施足底肥,淋足底水,将茶苗置于定植沟内,理顺根茎,当土填至定植沟一半时,轻提茶苗,舒展根茎,稍压紧,再覆土至根颈处,压实,并淋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对于过大的苗木,为减少枝叶失水,结合进行一次定型修剪,剪去离地面15~20 cm处枝叶。
5 茶园管理
5.1 茶树修剪
5.1.1 新茶园茶树的定型修剪
根据茶树品质、植株高度与分枝情况,幼龄茶树需进行3~4次定剪。茶苗高30 cm以上,主枝粗3 mm以上时,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后留高15 cm左右。定型修剪后,注意加强培肥管理。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定型修剪。每次定型修剪的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 cm左右,剪成弧形。经过3-4次定形修剪的茶树,高约50 cm,以后再辅之以打顶轻采和轻修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5.1.2 成龄茶树的轻修剪与深修剪
成年茶树轻修剪每年进行1次,剪去叶面 5 cm左右,形成宽阔平整水平或弧形采摘面。深修剪,茶树经过多次的轻剪和采摘后,采摘面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分枝“鸡爪枝”(又名结节枝),剪去冠面10~15 cm的枝梢。经深修剪后的茶树,以后每年轻修剪,适当多留新叶,重新养采摘面。
5.1.3 衰老茶树的重修剪与台刈
衰老茶树可通过重修剪和台刈,重新培养树冠,复壮树势,实现高产优质。未老先衰的或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成分枝仍有较强的生育能力的茶树,以及管理水平较高的老茶园,茶树上地衣苔藓少,主枝和一、二级分枝尚壮,上层分枝枯叶枝多,枝干灰白,新稍多为细小的对夹叶的茶树,采用重修剪。
台刈主要针对树势已经十分衰老的茶树,从根颈处剪去全部枝条,促使抽生新枝,形成新的树冠,桩高约20 cm。
5.2 安全越夏
5.2.1 遮阳降温
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如当日平均气温35℃以上时,生长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即茶树热害,新梢和嫩叶更易受到危害。当夏季气温超过35℃时须采取遮阳降温措施,不同密度遮阳网覆盖可降低棚内温度,尤其是中午11:30~15:00,采用中度遮光(50%~60%遮光率)的遮阳网覆盖遮阴,可降低温度2~3℃;或种植藤蔓类植物,如豆角、丝瓜等,既可避免阳光直射茶田对茶苗造成伤害,又保护茶苗不被山区野生动物啃食伤害,同时还有利于茶叶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茶叶产量,对茶树本身物质代谢产生影响,改善其品质。还应适当栽种一些遮萌树,每667 m2种植树木10株以内,不可栽种过密,树冠应高出地面2.5 m以上,以免妨碍茶树的生长。通过采用遮阳降温为茶树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5.2.2 适时灌水
夏季气温较高,茶树需水量增多,增加灌溉水量和次数,灌溉选在清晨、傍晚时进行,中午不进行灌溉,因为天气闷热,地温较高,浇灌时水气迅速蒸发,茶树会因适应不了外界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而被“烫死”。茶园灌溉量根据天气情况和茶树需水状况而定,土壤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
5.3 越冬管理技术
5.3.1 深施肥
成年茶园当茶树地上部分呈休眠状态时施用。每亩每次施农家肥1 500 kg以上,或鸡粪4 m3,腐熟发酵后加入100 kg生物菌肥,混合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5~50 kg。施肥前先对茶园中耕,挖土深度20 cm,以不伤茶根为宜,然后沿茶蓬边缘滴水线开沟深施30 cm,随即盖土。
5.3.2 秋季限采扶壮
秋季适当控制浇水,以延缓抑制茶树的生长,促进新梢成熟老化,迫使其提前进入休眠期。秋茶要适当减少采收,以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加细胞内糖类物质,提高抵抗力。10月中下旬将顶端的幼嫩部分采去,可促进下部枝条的木质化。
5.3.3 扣棚保温技术
温度影响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茶树的生长发育速度。为保证茶树安全越冬,建造水泥竹木结构的大棚,并采用双膜覆盖,保证冬季棚内茶树成活:采取东西走向,整体形式为1/4圆体的大棚。棚内立柱南北4排,柱间距1.5~2.0 m,顶部用竹竿或檩条连成纵横交错的支架,上盖无滴膜,薄膜上再用铁丝或竹竿等物压住,以便加盖草苫。当气温低于5℃时进行扣棚保温,需注意以下方面:覆盖要密封、防风、防雪压、防破损倒塌;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通风散热,棚温降到20℃时,要及早闭膜盖草苫保温御寒,夜间温度控制在8~10℃。定期通气,补充二氧化碳。北方冬季夜晚非常寒冷,茶树长时间处于-10℃时会出现冻死现象,一要在棚内顺垄再搭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需两侧着地10~20 cm,可保证温度提高2~3℃;二是在迎风面遮挡草苫,防止临风面附近温度降低,防风保温保证茶树成活。
5.3.4 茶园行间铺草
浇过越冬水后,就地取材,将柴草、秸杆于土壤封冻前铺盖于茶树行间的地表,不要用有害秸秆铺园,以防止病虫害传播。如果用山草,使用前需要进行处理如暴晒或堆腐处理。若是结种子的山草,要打落种子。铺草厚度8 cm以上,以不露土为宜,成年采摘茶园亩用草1 500~2 000 kg,幼龄茶园用草3 000~4 000 kg,不仅能阻止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轻土壤板结程度,且利于保温,降低降温幅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冻土层厚度。行间铺草可使茶树冻土深度相对降低10 cm。
5.3.5 地膜覆盖
在行间覆盖地膜降低空气湿度,可降低湿度10%左右,以防止棚内湿度过大,造成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5.3.6 诱导抗寒性
在休眠期,通过喷施水杨酸(SA)、壳聚糖、脱落酸(ABA)、钙盐等外源物质可提高植物抗冷性。SA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单元酚类化合物,能够诱导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表现出茶树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保护酶活性的提高而引发系统产生获得性抗性,这也有利于提高次年茶叶的产量与品质,缓解低温胁迫对树苗的伤害,延缓叶片叶绿素降解,采用叶面喷施方法,SA浓度为2~3 mmol/L。ABA也是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生长具有调控作用,可提高植物内源 ABA水平,抑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叶面喷施ABA浓度为25~50 mg/L,可有效减少叶片细胞膜的损伤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降解。壳聚糖是一高分子阳离子多聚糖,具有良好的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性的活性,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浓度为1 200 mg/L,可保护茶树叶片细胞膜透性。
5.3.7 筑造防护林
在茶园周边或山谷迎风口处建设防护林,防护林树种要选择生长较快的经济林树种,并且高干树和矮干树合理搭配。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寒风侵袭强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茶园地温。此外,茶园间种其他树种也可改善茶树的生态环境[4-16]。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病虫害防治。经常检查茶园,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科学合理施用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严格把握好安全间隔期限,不可随意混配农药,混配农药须随配随用,同样作用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避免用药单一。
常见虫害有蚜虫、绿叶蝉、卷叶蛾、钻心虫、小刺蛾等,可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等药剂喷杀;常见病害有赤叶斑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等,可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爱苗3000倍液等,冬季可用波尔多液。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有虫卵、虫包、虫茧的枝叶,集中焚烧处理,尤其注意春、秋季病虫害的防治,早春或晚秋发病初期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5%的96%以上硫酸铜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秋冬季清园,减除病虫枝和细弱枝,扫除地面枯枝落叶,清除茶园杂草,可进行填埋沤肥,清园后喷施石硫合剂或者松碱合剂封园[17-18]。
参考文献
[1] 廖侦成,曹潘荣,穆小婷. 中国有机茶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J]. 广东茶业,2013(6):16-19.
[2] 太行深处茶飘香[EB/OL]. [2015-06-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ef9d101009nqc.html.
[3] 郑艳艳,范 海,黄家健,等. 海南发展山竹子产业的可行性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2):99-102.
[4] 黄友谊. 无公害茶叶安全生产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 湖南农学院. 茶树育种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53-61.
[6] 张素琴,耿广东,程智慧. 外源水杨酸对茄子抗寒性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6):687-689.
[7] 任明兴,骆耀平,汤玉平,等. 壳聚糖在茶树上的应用效应[J]. 茶叶,2004,30(4):221-223.
[8] 蒋挺大. 壳聚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3.
[9] 杨恕玲,单守明,巩传银,等. 水杨酸对休眠期茶树光合作用和抗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121-124.
[10] 孙世利,骆耀平,潘顺顺,等. 壳聚糖对茶树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8(12):34-37.
[11] 房 用,李秀芬,慕宗昭,等.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4,22(2):69-72.
[12] 张 丽,周 欣,蒋家月,等. 外源 ABA对茶树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J]. 茶业通报,2012,34(2):72-74.
[13] 刘红娟,刘 洋,刘 琳. 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8(6):7-9.
[14] 胡绍德,韦朝领,李叶云. 河北灵寿县茶叶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84-85.
[15] 吴 妍. 茶树遮阳网覆盖技术与应用效果[J]. 福建茶业,2006(3):26-27.
[16] 王玉花,秦志敏,肖润林,等. 遮光水平对丘陵茶园茶叶生长指标和品质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11,29(2):48-52.
[17] 李 芸. 茶叶病虫害的防治[J]. 农技服务,2011(10):1 459,1 461.
[18] 王德芳,王 颖,吕炯章. 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初探[J]. 北方园艺,2010(20):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