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弘扬途径研究——以中医药院校为例
2015-12-09李奎刚
韦 珂,曹 源,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 社科部,天津 30019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2]。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严肃命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推进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3]。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关系到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强,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和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的实现。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基础,重塑当代大学精神的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培养的意义凝练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培养学生树立起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进而产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树立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责任感;深化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中汲取适应现代化大学建设的思想力量。
2 高等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现代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及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应充分认识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有三支力量:一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的教师;二是讲授中医基础、医古文、中医医史、中医各家学说等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师;三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中医药理论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进而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但是在实践中课程的开设与讲授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重知识,轻思想;重讲授,轻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缺乏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知识教授和思想内涵两张皮,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授停留在表面层次。
在传统文化的授课方式上,过于重视课堂主渠道的灌输讲授,忽视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的讲授停留在课堂显性课程层面。
2.2 重专业,轻人文;重课程开设,轻体系衔接
无论是讲授中医药专业的教师,还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习惯于从本专业的视角出发教授课程,各自为战,缺乏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视角,审视本专业课程,造成各专业教师都在讲中华传统文化,但内容不成体系,没有形成知识的关联与迁移,实际效果不理想,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课程开设的初衷。
近几年,高等医学院校注意到传统文化思想及思维方式对学生学好中医药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纷纷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与其他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有效衔接,进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从概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知识结构层次和思维方式。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弘扬途径
3.1 构建多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所有高校教师的共同使命,因此需要各科教师形成合力:专门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课的课程理所当然的成为主渠道、主阵地;中医基础、医史、医古文等医学人文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格养成。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阴阳平衡的养生理念、悬壶济世的行医理念、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用现有的中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医史课程到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四部经典课程,再到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无一不是传统中医文化的经典代表。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想理念的同时也在感悟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以及中、和、辩证、取象比类等思维方式。
搭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四门主干课中,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贯穿课程,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和探究为抓手,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4],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和价值观念。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中,通过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爱国主义传统以及时代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精神,使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伟大传统的同时深深思索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伟大思想内涵和精神动力,从而自觉关心国家命运,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中,通过讲述道德及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指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时代性价值,以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5]。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时期——近现代的历史事实和基本国情,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豪情壮志,理性认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提升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通过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源和制度体系、基本内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完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系列选修课程体系。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典著作学习的选修课程,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周易》、《孙子兵法》等思想名作的系列选修课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学著作如《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歌赋以及古典名著的赏析课程,以及介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统书画艺术及鉴赏、传统中医药文化、药膳、传统戏剧、武术、太极文化艺术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感悟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强化自身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从而去体验、感知、传承和创新伟大的民族文化滋养,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系列选修课的优势在于,课程设置可以兼顾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便更好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同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思想内涵。
举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优势,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定期举办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人文讲座,以大师的精辟解说和精彩讲演激活学生心中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向往和热爱,进而思索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萌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热情,践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2 构建以参观走访教学基地为载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充分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寻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结合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学,用活生生的现实强化理论讲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基本国情从强烈的感性认识升华到冷静的理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3 涵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加强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把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的设计和建造紧密结合。在课程之余,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带给大学生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感悟,利用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符合“人文化成”的文化传承规律。首先,利用校刊、校报、展板、墙报进行校史、人物史、学术史、院系史介绍,让学生从爱校、爱专业开始培养院校归属感,培养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承意识。其次,利用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的文化媒体功能,开展主题读书活动:采用征文、知识竞赛、讨论、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传统文化,认识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是我们最为深厚的文化滋养与精神力量。第三,学工部、团委可以依托学生的党团活动日、纪念日以及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活动,如组织书法篆刻、书画社、棋牌社、戏剧社、诗歌社团等学习、鉴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组织辩论赛等活动宣传、纪念传统文化。第四,高等院校可以依托新媒体如校园网络、微信平台,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纪念日如“七一”、“八一”、“十一”“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回顾历史,宣传节日的由来,讲述节日的故事,组织纪念节日的系列活动。在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介绍节日的由来和节日里的传统习俗,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亲和力。最后,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以校园人文环境为载体:校园里的建筑园林(纪念碑像)、橱窗板报、标语横幅,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可以记载学校的历史,凭吊大师的学术贡献与人格魅力,见证知识的力量,传递人文的气息。
3.4 培养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
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教学与科研为支撑。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整体性、系统性、时代性研究;具体说来,高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注重探索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精髓,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习俗的传承层面,而且还要突出体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并突出理论性、系统性。另一方面,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高校的传统文化研究要求理论促实践,实践促研究,研究促教学。这需要组建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
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的理论讲授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和主题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时时处处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完善课程考评体系,要求学生同时具备掌握知识与具备能力、形成价值观念与态度;并将能力与价值观念、个人品格的形成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其二,中医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并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予以充分认同,他们的每一句话肯定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学生深深的共鸣。中医药专业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品格形成、精神塑造相结合。在考评方面突出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内涵,将中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3.5 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人文环境,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仅是依托学校教育的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要打造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的人文环境。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与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相衔接,形成层次递进式教育内容与教学目标,在内容与方法上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衔接。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有机的载体和大背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家庭氛围有助于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合力。在社会层面上,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手机等新兴媒体搭建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在家庭中依托父母亲友的言传身教;整体构建从和谐家庭到和谐校园再到和谐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宣传社会正能量,传递中国好声音。
[1]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R/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 -25842812.html.
[2]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
[3]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
[4]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
[5]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