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2015-12-09江雪梅陈以宽
江雪梅,陈以宽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A.血液科,B.腹壁血管外科,重庆 400010)
我国医学研究生在生活方式、生理年龄、学习方式等方面与本科大学生和普通人群有较大的差异。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人群[1-2],由于新入学的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内容量大、课题研究还不十分明确,怀疑自己能达到的学术水平低,医学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明显高于非医学类研究生人群[3]。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是介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之间的特殊研究生群体,这一研究生群体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都有较高的要求,是临床型科研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科学青年科研队伍的培养质量,由于这一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既往对他们的心理障碍问题关注较少,有关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就该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干预思路,为该研究生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人员在2002年对该校264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轻度不良心理反应者占11.7%,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占2.3%。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和昆明医学院的调查显示,分别有17.17%、21.8%和34.16%的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的调查研究显示,14.08%的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2008年黄钧裕等对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6.96%的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4]。医学研究生的压力集中在学业、就业、感情及经济4个方面,其检出率均超过50%[5]。医学研究生中有学业压力的占78.1%,没有学习压力的占21.9%[6]。可见心理障碍在医学研究生中较为普遍,但目前尚没有关于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2.1 学业压力大
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公共课程和集体活动相对较少,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分散封闭,与他人的交流与接触的机会较少。相对于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来讲,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往往发生根本的改变[7]。本科阶段的学习大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授课来接受知识,学生积极地接受知识和理论(activists and theorists),尽管他们可能懂得理论,但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研究生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反思他们懂得的知识(reflector),利用一切机会思考他们理解的理论,不断深化知识结构,深入掌握学科知识的最新内容,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时间对他们是很关键的因素[8]。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工作,临床导师通常只是给学生指明大的研究方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导师主要指导或协助课题研究。学生需要不断反思研究中的系列知识,自己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具体方法、需要用到的具体试剂、实验结果的解释和统计学分析、论文的书写和投稿等,由于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参考大量文献,阅读大量书籍,特别是要查阅大量英文文献,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研究生来说阅读英文文献更是困难。
与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除了需要掌握科研的具体方法及实验技术等,还需熟悉并实践临床工作,具备一定的临床能力,包括掌握该专业疾病的流行病特点、病理生理改变、相关解剖特点以及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同时需要掌握病史询问与采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能等。
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除了需要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前沿及进展,还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他们的学习强度更大。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科学研究都是跨专业的多个学科的相关研究[9],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是提倡和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有关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和研究前沿,比如纳米技术、微泡技术等。医学研究的方法多样而复杂,新方法的出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是科研工作者必须熟悉的内容,学术学位研究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这些技术,掌握那些在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实验技术。
因此,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明显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他们不仅要完成科研课题,而且还要接受临床训练,空余时间很少,导致他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体育活动。哈藤和法格说过: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更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像力,而且有更强的自立能力[10]。同时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之间不像本科学生那样联系频繁,他们的研究相对独立,互相间交流的机会较少,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团体体育活动的进行。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繁重的学业任务,担心无法完成课题研究和发表高质量论文、不能参加毕业答辩、无法获得研究生学位,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强迫症状、焦虑等精神性问题,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障碍。
2.2 经济压力
经济上的压力是部分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新生心理普查的数据,研究生新生中多子女家庭为70.1%,明显高于本科生新生中多子女家庭(48%),研究生新生50.5%来自于农村,而本科生新生只有33.6%来自于农村,这些数据显示研究生新生家庭经济状况要差于本科生新生。经过大学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支出,研究生新生家庭经济水平则进一步降低[11]。研究生新生都已是成人,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更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为家庭减少负担。部分研究生已婚,有老人小孩要靠他们养活。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我国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 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 000元,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执行原收费政策,而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奖学金较低。同时由于当前医疗体制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较多,多数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医学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医学教育周期长,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投入高,给经济状况本身就差的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因而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研究生就会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产生自卑、孤僻心理[1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学习期间,通过值夜班等,通常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可缓解部分经济压力,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除少数导师有国家级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生劳务费外,大多数研究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也无法通过打工等途径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
2.3 指导导师层次差异
目前,选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愿,其科研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往往被忽略。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除了需要有出色的临床技能,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临床导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国际前沿、热点以及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同时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临床导师并不多。不少导师身兼数职,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社会兼职于一身,工作任务繁重,难以达到一对一的培养,临床导师个人素质或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实验室条件千差万别,直接影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13]。部分临床医学导师因为临床工作繁重,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很少,希望指导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能为导师完成科研工作,这让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很大,害怕实验没有结果,完成不了课题,甚至难以毕业。这种害怕失败动机高的个体对科研结果更倾向于做消极的失败预期,对可能造成失败的情境担忧,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对失败过于回避和害怕而出现躯体反应,从而容易产生心理障碍[14]。由于导师多是专业权威,又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业前途,会使一部分研究生在导师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为自己不能赢得导师的欣赏而烦恼;另一方面,个别研究生还会与导师产生矛盾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2.4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低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以培养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人才为目的,强调根据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科学研究。我国目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大多约有半年的临床训练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临床培训的时间和内容远远少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临床导师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展开实验研究,把课题的重任交给学术学位研究生完成,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往往受到忽视,造成大多医院用人单位认为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较差,无法在毕业初期很好的胜任临床工作[15]。使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低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增加了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易于出现心理障碍。
3 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3.1 重视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帮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阴影,学校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从学校管理、导师队伍建设、改善研究生科研条件及研究生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仔细分析总结心理障碍的起因,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对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
3.2 重视体育运动在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心理障碍中的作用
Brawley认为,经常体育运动利于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体育运动有利于清除紧张、使人乐观的心理保健作用、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态度、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16]。因此学校管理部门要重视体育运动在克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中的作用,为他们创造体育运动的机会,举办运动会或各种各样的单项比赛。把体育心理卫生课纳入他们的教育体系中,使他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基本知识,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障碍,而且学会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成立研究生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可开设多种体育比赛、进行体育知识讲座等,让学生从自闭的学习环境转移到公共开放的体育运动场所,并通过体育活动建立与其他研究生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能力。由于各个研究生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克服心理障碍。
3.3 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经济状况
在学校、医院和临床科室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多方面改善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缓解因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学校可尽其所能,提高奖学金或助学金的额度及范围,协助联系助学贷款,主动积极地与社会有关团体或组织联系,设立相应的贫困助学金,为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研等岗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从事的科研工作如同临床工作一样,是在为医院和临床科室开展工作,是医院和科室研究工作的具体落实者,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也是医院及临床科室的科研成果,他们为医院和科室的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因此医院应给予学术学位研究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取得科研成果也应给予经济上的奖励。一定要转变研究生仅仅是学生的观念,事实上他们也是在工作,工作就应该有薪水。另外要确保指导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有足够科研经费,有效落实科研课题研究生劳务费的使用,对于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导师可以增加其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临床科室要给予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关心,研究生没在临床工作训练期间也应该给予适当经济支持,因为研究生的科研也是临床科室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为提高临床科室的整体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3.4 发挥临床导师的积极作用
临床导师在克服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心理障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临床导师的作用,在遴选导师时除了评估导师的学术水平、临床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等,还应该考虑到导师的治学严谨态度、师德师风和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及体谅程度。由于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习主要是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学研究,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导师可以通过以长者的身份,利用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给予学生关心和关怀,让学生有所依靠,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一些临床导师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研究生做课题,把学生当作单纯的劳动力,忽略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实临床导师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毕业后也能独立的逐渐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最终为医学科学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工作者,而不只是单纯的临床医生。因此临床导师对指导研究生目的的认识需要转变,研究生如果没有了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强大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的发生就会减少。另外,尊重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劳动成果,这点很重要,尽管研究生做课题是导师的科研经费,但研究生是具体完成课题研究中实验工作的主体,他们往往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临床导师要尊重究生的科研成果,导师不能擅自自行处理。临床研究生导师要积极支持和协助研究生参加优秀学位论文、优秀科研成果等的申报,这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有些临床导师指导大量研究生,到研究生毕业时甚至连学生的名字都不清楚,对于那些身兼数职而十分忙碌的临床导师,应当减少他们指导研究生的数量[17],以保证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每位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并能与学生共同解决。
3.5 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医学院校及其教师等要抛弃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差的思想。传统认为这些研究生临床训练时间短,毕业后临床能力差。但应该认识到临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保证必要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加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临床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时间很长,但要进行规范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机会不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还是研究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选题、查阅文献、研究具体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统计学处理、论文的书写及投稿等。科研和临床严格上讲不矛盾,良好的临床工作是需要扎实可靠的科研结果作支撑,可以遵循别人的临床研究结果开展临床工作,尽管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疾病诊治指南供临床工作者使用,但应该清楚地知道,为何指南总是要不断的更新,之前的指南甚至可能是错的,这是根据规范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出的改进和完善。如果总是根据别人提供的指南开展临床工作,没有自己的临床研究结果,就始终是落后于别人,始终是别人告诉去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自己根据具体人群特点的临床数据。我国有最大的疾病人群,有56个民族,但在病因学、循证医学的证据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这与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方法、转化医学理念等的培养不足和对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视不够有重要关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能真正掌握科研的方法,他们无法独立从事真正的临床研究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基础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不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强调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相互转化,是沟通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桥梁。只有认识到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水平的大幅提升[11]。严格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改进临床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创新,对任何临床有疑问的地方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明了,这里面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树立了科研思维习惯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临床工作相对于临床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要差一些,但他们往往进步更快,因为他们更善于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临床工作,他们更善于全面分析患者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患者的全身情况,他们的发展潜力往往更大。事实上临床工作的熟悉对大多数临床工作者来说是很快的,研究生参加临床工作后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向上级临床医师学习,但难有机会进一步接受科研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命的更大尊重和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更加关注,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我国医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于我国临床医学科研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特殊研究生群体面临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大家给予更多关注,需要从不同层级、多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以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年青科研队伍。
[1]Dyrbye LN,Thomas MR,Shanafelt TD.Medical student distress causes,consequences,and proposed solutions[J].Mayo Clin Prec,2005,80(12):1613-1622.
[2]程 雯,王 京,霍 彬.临床医学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7):29-31.
[3]Tyssen R,Vaglum P,Gr nvold NT,et al.Factors in medical school that predict postgraduat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need of treatment.A nationwide and longitudinal study[J].Med Educ,2001,35(2):110-120.
[4]黄钧裕,林爱华.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47-149.
[5]王洪恩,潘兴丽,吉 峰.压力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123-124.
[6]孙 丽,崔建芳,郝永贞.研究生学业:学术理想与现实的对接[J].教育与职业,2007,8(22):80-82.
[7]Samarakoon L,Fernando T,Rodrigo C,et al.Learning styles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mong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J].BMC Med Educ,2013(13):42.doi:10.1186/1472-6920-13-42.
[8]Shukr I,Zainab R,Rana MH.Learning styles of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3,23(1):25-30.
[9]郭 煜,朱晓霞,陆 斌,等.医学领域中跨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5):192-193.
[10]骆军保,李义志.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5(4):56-58.
[11]魏广东,何 琳.研究生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建议[J].校园心理,2010,8(1):31-32.
[12]夏朝霞,穆 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心理行为干预的策略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144-145.
[13]张皑频,吴忠均,罗天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993-995.
[14]马 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及自信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6):3151-3153.
[15]巫相宏.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探讨[J].内科,2011,6(4):371-373.
[16]邱海洪.体育运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8,29(4):36-41.
[17]刘 会.论导师进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与实然[J].知识经济,2013,(1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