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的培养——从学生自主命题的教学改革谈起

2015-12-09申笑颜郭青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命题意识大学

申笑颜,郭青阳,关 理

(沈阳医学院 数理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4)

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学生质疑素养的保障。我们尝试对现有的医学高等数学课程加以改革,借助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不应局限于形式化、物化的课程文本的改革过程,而应该着重意识、精神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后者的任务更加艰巨[1]。

1 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的重要性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学生不怕他问题多,不怕他质疑能力强,而是担心他没问题,没有能力质疑[2]。明代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当学生有了问题和疑问之后,他们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把自己看成了具有自主意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独立主体,而不再只是教学流程中的被动者。

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认为,鼓励学生具备质疑的勇气,对全世界大学来说都是最重要的[1]。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非常重要,它是一种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途径,也是其步入社会后辨别纷繁复杂环境的适应需要[3]。因为在未来的科研与实践工作过中,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文献和其他人类思维成果,如何选择最有益的材料,需要他们借助在大学期间养成的良好的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在推动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未来日程中,面对异常严峻的自然状况和社会冲突时,如何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需要他们凭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必要的独立精神与自主能力。

由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4]。因此,作为未来社会事务的执行者,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的现状

从目前的实际来看,我国大学生的质疑素质确实令人担忧。很多大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还比较缺乏,质疑能力还较为薄弱,容易迷信专家,崇拜权威,对某些理论观点、专家论断或社会现象缺乏自己的逻辑判断与理性分析[3,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它对于教师的崇高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们不仅尊重教师,更是推崇师道尊严所衍生的权威感,少有学生敢于当面质疑教师的言行及其讲授的内容。学生从小被培养出来的对教师权威的由衷认可,自然取决于周围教师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熏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不可谓不令人感到欣慰,但对于权威的盲目崇拜与迷信也会阻碍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实践的脚步。学生在中学期间,由于受限于高考的录取制度,所受的教育多是应试教育,课上课下也多是灌输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长此以往,不是学生没有质疑的机会,而是他们连质疑意识都丧失了,更不用说质疑精神的存在。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知识的获取就是单向的思想流动,这样的方式亦是天经地义,所以也就不自觉地主动放弃了质疑甚至挑战权威的想法,惰性习气在不自觉的状态中渐渐滋生。

如果说为了高考,中学生的被动式学习是可以理解的社会状况,但当成为大学生后,他们仍然全盘接受教师、教材的内容,而不去自我探索相关课程的知识外延,不去反思所学内容的知识内涵,更不去质疑权威带给他们的已有的人类知识文明的成果和学习方式,那么,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他们只是知识的复读机,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样的复读机还会跑调。

我国教育界对批判式思考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很多一线教师也都怕学生质疑,打乱教学计划,习惯于一讲到底,而一部分学生又由于自卑心理,有疑问也不敢说,这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6-7]。高中期间密集的课程安排,以及不可避免的高考目标,让学生少有质疑的机会尚可理解,但当进入大学后,学校仍不能提供给学生质疑所学、独立思考的契机,这才是真正令人感到遗憾的状况。有些教师不重视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甚至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中本来很难得的质疑火花也被熄灭了[8]。这样,将可能失去鼓励学生学习如何养成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如何具备独立精神、如何独立思考、如何突破创新的最后机会。因为毕业之后,大部分学生会直接步入社会,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将很难再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培养自己的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循规蹈矩,按章行事,承袭前人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可让相应的社会程序进行下去,但期望他们有何突破创新之举实属非常困难,他们对社会未来的创造性推动速度必将十分缓慢。

3 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的培养

在现有的医学院校中,多数学生对医学高等数学的学习仍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也从中学延续到大学,考核方式与中学时期相比也变动不大。长此以往,学生进入大学后也不会对未来的学习模式有很大的期待,学习的主动探索性也会渐渐萎缩。

为挖掘医学生具备的理科潜质,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我们对医学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重新思考,改变了既有的纯粹教师命题模式。

3.1 学生参与命题活动框架

本教学改革方案的参与对象是随机抽取的作者所在校某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占新生总数的30%),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医学高等数学期末试题命题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介入考核的主要环节,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考核的次要环节,实现让全体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加入到期末考核试题的形成过程中,以期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同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控制每个活动环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吸收学生的信息回馈,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观察选拔分组。从开学第一次课伊始,就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试以及与学生沟通等方式观察学生,并于教学进行到总教学进程的15%时,挑选出热爱并善于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让这些人担任班级的数学小组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成对应的数学小组,如对于微积分部分,可按照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等内容进行分组。由于课程开始不久就要分组,为了避免组间内容重复,即使有的知识教师尚未讲授,但某些小组仍需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命题范畴。每组的成员数目相当,但可以自愿结合。刚进入大学,学习分组出现在医学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学生们既觉得突然,也觉得兴奋,有了某种归属感和方向感。

第二阶段:学生参与命题。允许学生参与命题的形式为选择题和计算题。要求每组同学完成自主命题。命题形式为每班2组选择题和2组计算题(包括医学应用问题),每组出题的数目控制在10个。题目来源可为除教材之外的任何图书馆馆藏资料、校外书店的书籍以及互联网资料等。必须手抄,给出答案并指明题目来源。由小组长和学委控制,在同一班级内部各组及不同班级之间,彼此的题目不能重复和过分雷同。试题提交时间限定在总教学进程进行到75%时。期间各组、各班的同学可采用协作、讨论、与老师交流等方式,最终确定本组的试题。所有学生提交的试题,经过教师筛选、核实,确认答案无误,可作为期末考卷的候选试题。最后,期末试卷的构成是学生命题与教师命题各占50%。在学生命题的构成中,各班命题权重基本相同。通过与学生保持交流沟通,也及时发现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死角,改善了教学效果。

3.2 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的培养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医学高等数学》开设的时间,多数是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甚至有些医学生人生中读大学的第一次课就是《医学高等数学》,其意义不可谓不大。如果入学之前,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只是来自于道听途说,只是来自于校方网站,那么,经过军训后所立即接受的课程学习,才是新生对自己大学的教师风范与学术氛围的真实体验。他们会通过第一学期遇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来逐渐形成自己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识,通过教师对自己学习方式的引导和要求来逐步建立自己对日后学习生活的方法论。如果学生发现大学学习和中学的灌输式模式没有任何差别,那么他们对于知识探索的惰性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再次心安理得地接受知识的单向流动方式。如果教师设法提供学生有别于中学时期的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那么处于思维活跃期的他们会把尚待激活的质疑意识挖掘出来。通过教师合理指导,质疑权威的意识会演变成探索知识内涵与外延的质疑精神。这也正是本课题希望学生达到的一种境界。

实际上,当向学生宣布他们的选题可能入选期末试题时,作者已经能够感觉到学生的惊讶、但谈不上惊喜的眼神。被动惯了的孩子,一旦被赋予主动的权利,往往有着不敢相信的最初迟疑。随着课题的深入,部分对数学仍保有热情的大一理科生率先行动起来,并渐渐带动了周围的人。

由于部分学生选择的命题内容,教师还未讲授,所以就要求他们必须提前自学。随着课程的深入,有些学生难免会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教师有出入,这便会激发他们对知识真像探究的质疑意识。而质疑自己所学的过程,也是他们自身质疑精神逐渐形成的过程。当他们通过网络、图书馆和校外书店等渠道获得相应的资料时,由于资料的编者在编写或审稿过程中的失误,学生们会发现其中一些顾此失彼的小错误,并给出了自己对于可疑之处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思路。而质疑资料所书的过程,也是他们开启质疑意识,养成质疑精神的过程。除此之外,有的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帮助教师发现了教学盲点,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改进的地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学生质疑教师所教的过程,更是他们发挥质疑意识,发扬质疑精神的过程。

从学生们搜寻、确定试题并与教师交谈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自信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从发现错误的最初不确定性,到最后确切地指出相应问题;从全盘接受教师的传授,到提前预习,课后与教师探讨别种思考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无不体现出他们独立思考后养成的质疑意识与质疑精神。当然,这也是让我们教师备感欣慰的现象。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那么为师者的解惑功能也就无从谈起了。

实际上,作者希望学生具有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不属于明言知识,而是属于意会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参加适当的活动,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形成质疑意识、进而发展成较为理性的质疑精神。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越大,所产生思考性的质疑意识就越强烈,质疑精神就越有可能得到升华。

爱因斯坦曾说“对权威未经思考的尊崇是真理最大的敌人”。在参与命题的过程中,学生质疑的内容与质疑正确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并不盲目认同,而是经过独立思考后有意识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自认为有根据地提出了质疑意见,其质疑的出发点是理性的,目的在于明确真理,而不是其他。我们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质疑的对象,也是鼓励他们谨慎地向教材及相关资料学习,并批判性地吸收;鼓励他们要勇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质疑老师所言,积极地思考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与观点;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教材所书,力行地辨析已有人类思维成果呈现出的结论与预言。只有具备质疑意识并秉持质疑精神,学生们才有可能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1]王光明.数学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1):31-33.

[2]冯 娟.浅谈数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50-151.

[3]李晓亮.基于质疑能力培养视角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05-107.

[4]丁晓红.数学教学中的质疑培养研究[J].中国包装,2014(11):77-79.

[5]肖钰士.试论大学生质疑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第18期(总第586期):181-182.

[6]王晓晶.“质疑启发教学”助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7(3)(总第73期):80-82.

[7]李志凤.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神州,2014(15):66.

[8]吴芮凌.培养大学生质疑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3):91.

猜你喜欢

命题意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