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轨车辆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5-12-09赵鹤
赵鹤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城轨车辆课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经验,对城轨车辆课程进行深入挖掘,探索课程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城市轨道;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的英文为:Rail Transi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环保、节约资源及能源等有点的特有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范围其实很广,包括我们常见的地铁、轻轨、快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相比较公交系统、私家车出行等传统的交通工具,运输能力大大增强,运转密度非常高,由于在专门的有轨线路上运行,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人员的专业性强,其运输能力远远超过现有的公交车。
二、城轨车辆课程的定位
城轨交通需要涉及多个专业相关知识。城轨交通的组成通常涉及到轨道路线、车站、车辆、维护检修基地、供变电、通信信号、指挥控制中心等。我院原有铁路方向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及铁道车辆两个铁路专业,在此基础上,铁道车辆专业发展为铁道车辆系,在铁道车辆系基础上,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城轨车辆课程,主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当中的车辆、车体,及车辆附属装置。此课程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要求,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三、城轨车辆课程建设着眼点
(一)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了关键。在本科生阶段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是专门方向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而高职生既兼顾了本科生学术的特点,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背景做支撑,但是主要还是重视应用,即应用型本科发展。学生学习理论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因此理论知识基础,并不会太深入研究,知道用什么,怎么用,怎么查资料就够了。更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为此城轨车辆的课程目标一定要和现场实际相结合。为此,我们特别设置在高职的第三年整年为实习期,学生有长达一年的时间吃住在现场,顶岗实习,为的就是学生能尽快适应现场环境,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以《车辆检修工》所附的“在岗培训作业指导书”为基础,此教材为与企业合作编写的紧贴现场实际的工学结合教材。紧紧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思路编写。
(二)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1)以老带新制度的实施。以前都讲究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现在学院出台了以老带新制度,有多年丰富的讲课经验及现场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与新晋教师签订师徒协议,结成对子,老教师一方面传授自己的讲课经验,另一方面把现场实际东西传授给新教师。(2)教师不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对学校环境有进一步的熟悉。(3)重视教师的现场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制定了教师参加定岗实习和生产实践制度。教师一方面在校内参加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外派到各地铁、轻轨单位参加生产实习和实践。
(三)创新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利用搬迁新校区的优势,每个教师都安装了多媒体演播设备,应用此设备,教师可以播放自制的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由单一的讲解变为全方位立体演示,这大量减少了老师板书的劳动性,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实行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把原来的知识理论体系打破,按照现场实际分成多个项目,按照项目式教学,每个兴趣小组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各组之间也相互讨论渗透,教师由原来的教授变为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一个项目,不知不觉间把理论知识掌握了。这既尊重了学生的特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加了。教师也通过学生思维的启迪,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易错点,有的放矢的把精力放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相长明显。
(四)贴近企业现场的校本教材。为了能更好的和现场实际结合,特别选择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组织编写的《车辆检修工》为主要的参考教材。该教材因为以广州市地铁总公司为合作单位,全面结合了广州地铁的实际需求,包含内容比较全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所应该掌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为了避免一本教材可能造成的结构单一问题,同时辅助以北京交通大学编写的《城轨车辆总体》为参考,使学生的教学内容更充分、全面。
由于城轨车辆课程是一门新开设课程,课程基础还比较薄弱,本文仅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及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几个方面,对城轨车辆课程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今后更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改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突出高职院校职业特点,争取把这门课程保质保量建成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陈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
[2] 杨鲁会、卢桂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