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教学设计
2015-12-08陈倩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据此,人教版教材正文只写了大约八百字,正文之前的引言从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说起,介绍苏俄严重缺粮的情况,“历史纵横”栏简述并评价了余粮收集制,插图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旨在说明战时政策中实行的强制义务劳动。在“学思之窗”栏中,编写者引用了列宁的一段话:“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显然,人教版以列宁的这段话作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总结。而后对新经济政策的评论是正文的一个自然段:“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这段话明白无误地表达了编写者的观点,即新经济政策是“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同样内容,人民版教材正文是人教版的两倍多。在起始的“课前提示”,编者这样写道:“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并未成功。”“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在正文的阐述中,编写者进一步强调“由于布尔什维克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手段,把陷于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同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强化”。人民版也用了一个自然段评价新经济政策,但与人教版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样依据课程标准,同一个内容,两种版本有如此差异,教学如何处理?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最低标准。即使按照这个低标准也要解释必要性,正如人教版所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那么,为什么战时政策要加入共产主义的特色?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就无从谈起,因为新经济政策是逼出来的,并非是为恢复经济而预先设计好的。这不仅是认识问题,而是尊重基本史实。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还关系到向斯大林模式的转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的高考海南试卷早在2010年就在这个节点上命制了一道大题,因此文科班教学还应深入一些,即:两次政策转变的原因,也就是主导思想。这是本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内在联系。
其实,无论使用人教版还是使用人民版,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历史,教师必须抓住因果逻辑关系,政策的制定和转变实质是列宁的主导思想问题,也就是说,这节课必须分析主导思想才能达到理解的程度。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史实的细节和故事,高中教学不能停留在史实层面,应该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这是培养终身学习的唯一途径。现在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没看过《列宁在1918》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不了解苏俄历史,也不能以初中学习为基础,权当他们一无所知或许更接近实际。另外,以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教材,学生手里的教材要利用,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可以利用。都是教材,阐述却不同,让学生发现教材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式。《历史教学》曾刊登过的以问题贯穿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高中教学,那么,问题设计就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的思想决定了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转变,因此,在了解史实之后,提出的问题必须涉及主导思想才能使课程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展开。这节课虽然讲的是苏俄,但很容易联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道路及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邓小平理论中很多就是借鉴苏俄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就是“去苏联模式化”。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流程,可以预想学生的反映,但不能完全肯定师生互动的效果;可以预设教学目标,但能否实现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本设计将目标问题放在最后讨论,拟以教学设计论证目标的可行性。本设计采用PPT课件辅助教学,但课件的动态效果书面看不出来,只能略作说明。每个环节以“意图”说明设计思想及其对课堂反映的预估。
师:我们在必修1中了解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的地点是彼得格勒,有谁能够指出地图中彼得格勒的位置?
(展示地图,图中地点空白,等待学生反映后,加入图中地点名称)
意图:一节课的开始首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外国史必须看地图、熟悉地图,用地图从地理进入国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估计学生不知道彼得格勒的具体位置,展示彼得格勒的位置后,解说此图。地图取自《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制成动态,先添加地点,再添加1918年苏俄国界。后面还要用这个地图,添加1918年国内外武装干涉苏维埃及1921年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国界。
师:革命前的俄罗斯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土面积和当时的中国差不多,但人口只有1亿5千万,农村人口占86%,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没有拖拉机和其他新技术,农民中文盲高达70%。一战期间,农村有一半男劳力应征入伍,马、牛的数量因被征用而大幅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大幅下降,粮食减产导致食品短缺,不仅难以供应城市和军队,农村也出现粮食危机。因此,在十月革命前,“要面包,不要战争!”(PPT板书)成为各种游行示威的一致口号。十月革命前的10个月,莫斯科每人每月只能领到8公斤口粮;(PPT板书)货币贬值了90%,工业减产近40%。十月革命后,苏俄虽然退出世界大战,但又面临国内外武装势力的干涉,仍处于战争状态(上述地图,添加协约国及国内白军进攻苏维埃政权黑色箭头)。形势很严峻啊,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很快组织起50万人的红军,到1919年底,红军数量达到400多万。军队打仗是要吃饭的,本来就缺粮,怎么办呢?苏维埃政权不得不实行战时政策。这些政策在我们的教科书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被称作“军事共产主义”,它的内容包括:
(PPT展示政策内容,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1:这些政策中哪些是应对战争必须实行的,哪些可以不实行?为什么?
意图:分析政策中的共产主义因素是理解的关键。一战中欧洲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战时临时措施,比如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国家直接控制军工及重要的工业生产企业,等等。苏俄不同的是,余粮收集制扩大到各种农产品,企业无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强制义务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使用人民版让学生阅读教材即可;使用人教版要略加补充。估计学生应该想到企业无论大小全部实行国有化、不劳动者不得食,都已超出了战时需要。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单一公有制,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将所有企业改变成公有制,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西方国家虽然也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但不是强制所有公民参加体力劳动,没有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人教版虽然叙述简略,但也包含了这两层意思。无论学生回答结果如何,教师要总结指出其中的“共产主义因素”。余粮收集制是引发苏维埃政权危机的关键,因此要重点关注。学生可能对余粮收集制有不同看法,教师要有意回避,将其放到下一个环节中讨论。
问题2:余粮收集制是不是战时必须实行的?或者说,以当时苏俄国内形势和条件,布尔什维克别无选择?
意图:人教版、人民版都肯定了余粮收集制。人教版引用了列宁的话,学生阅读教材可以给肯定地回答。使用人民版借用人教版列宁的评价(PPT展示):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估计学生看了这段话都会认为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必须实行的政策。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要追问史实依据,不要评论其正误。
师:战时需要粮食,控制粮食是争取胜利必须采取的措施。一战中,欧洲参战国大都实行了粮食配给制。苏俄的余粮收集制有他自己的特色。
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的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这样“粮食专政”就具体化为“粮食征收制”。“粮食征收制”一般译作“余粮收集制”,不过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直接指征收(摊派)粮食,并且在实践中征收的也不仅仅是农民手中的余粮,所以准确的译法应是“粮食征收制”。
——郑异凡:什么是军事共产主义,
其后果如何?
(列宁后来承认)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其中大部分,我们是借来的,付的都是纸币。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
这里有两个环节的问题,一是怎么征收?二是纸币能够买到什么?
征粮是强制性的,肉类和其他农产品也在征收之列。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工人武装征粮队。1918年至1920年,全国有2700个征粮队,参加人数达82000人。第一年国家获得73万吨粮食,第二年获得185万吨粮食。军队消耗了40%的粮食,60%的肉和鱼。由于征粮采取暴力夺粮的手段,征粮队员死伤很多。付给农民的纸币形同废纸,因为不允许私人贸易。工业处于停产状态,1919年钢铁生产全部熄火。大量工人参战,工业不仅缺乏原料而且缺人手。1919年卢布贬值3136个百分点,统一货币系统瓦解。1920年初取消了银行,封闭了所有城市的市场,小商贩随即消失,这年底干脆取消了货币。而这年对苏维埃政权的战争威胁即将结束。
前面所引教材中列宁的这段话是在1921年4月。这年10月,列宁进一步反思: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为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
在农村实行粮食征收制,这种解决城市建设任务的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
问题3:列宁说“我们错了”,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错吗?错在哪里?
意图:列宁的话清楚地表明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兼有直接过渡的思想。这里还隐含一个问题:为什么列宁会产生直接过渡的思想?如果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再解释:《共产党宣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取消商品和货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苏俄之前只有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列宁忽视了“发达资本主义”这个前提,所以他反思“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是不能使用共产主义原则的。学生没有提问也可以回避,放到下个环节提问。
师:材料中列宁说“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共产主义”因素不是战争逼出来的,而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在战时实行这种政策有利于集中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如果没有直接过渡的指导思想,战争的威胁解除后应当立即停止这种政策;没有叫停是指导思想问题。看列宁的这三段话还有一个问题:
问题4:1921年4月列宁还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到了10月他承认指导思想错了。什么因素促使列宁深入反思指导思想的错误?
意图: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教材都讲了兵变和农民暴动,政治危机促使列宁思考政策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不能让学生用领袖某一段话作为历史结论。列宁的思想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认识到指导思想的错误才产生了新经济政策。
师:教材上引用的话是列宁在1921年4月说的,是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后来我们又引用的列宁两段话是1921年10月说的,是承认指导思想错了。这是不是相互矛盾呢?了解1921年春天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是解读列宁思想转变的钥匙,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呢?(PPT展示)
1920年,坦波夫州农民起义,组成5万人的军队,提出“打倒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万岁”的口号。到1921年,国内发生了50起以上的农民暴动。1921年春,喀琅施塔得约16000名水兵起义,这些水兵很多是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打出“取消粮食征购队”的口号。
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了,这年1月,由于卢布形同废纸,苏维埃政权干脆宣布取消银行和货币。余粮收集制征购农民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付给的货币买不到东西,形同白纸。农民得不到自己的生产果实,不仅没有生产积极性,而且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反感情绪,这是遍地农民暴动的根源。教材所引的话出自列宁写的《论粮食税》,主要不是肯定余粮收集制,而是要停止余粮收集制。到年底,列宁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得失,才承认指导思想有问题。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
问题5:列宁说“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现在看,这种想法很幼稚吧?但当时为什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会产生直接过渡的思想呢?
意图:深入分析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关系到新经济政策向斯大林模式的转变。要理解当事人是怎么想的,列宁的思想转变了,但其他领导人的思想并没有彻底转变。后来的斯大林模式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导思想的延续,这是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线索,赫鲁晓夫改革也没有跳出传统理论的束缚。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在这里。
师:列宁经过反思认为,在战时政策中加入了共产主义因素,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错误的根源。材料说明,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试图通过战时政策直接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不完全是为取得战争胜利而制定的暂时政策。当时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确实相信,坚持若干年的军事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建设没有地主资本家、没有人剥削人的共产主义制度,指日可待。但事实是残酷的,失败使列宁认识到指导思想错了,政策阻碍了生产力而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列宁总结错误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引以为训,于是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问题6:新经济政策是为了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那么,它“新”在哪里呢?让我们逐一分析,请思考每项政策的后果,发表你的意见。(PPT展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表中的“后果”先空白,逐条引导学生分析后再添加。见表1)
意图:通过逐条引导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了解其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有很多相似性,因此,教师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只有逐条讨论,才能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教师作总结可深可浅,指出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经济适度发展是最低的认识;若能指出打破了姓资姓社的绝对对立关系,则是最佳效果。至于列宁认识到什么程度,中学教学可以不去深究,如果有学生问到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鼓励、肯定,但要告诉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深入研读列宁在这个时期的论著。
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承认市场机制,允许资本主义适度发展,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剩余产品意味着允许买卖;后果是必须允许自由市场存在。将部分小企业转让私人经营,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后果是允许私有制、开放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后果也是承认市场经济。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废除配给制,实行工资制,就是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一定程度地恢复市场经济。虽然国家仍然掌握着经济命脉,但已不是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念有很大不同。那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成效如何?请看数据:
实行粮食税以后,1921年度农业虽然遭到灾荒而歉收……国家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37亿9324万公斤——笔者注)……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70亿零40万公斤——笔者注),1923——1924年度为3.97亿普特(64亿6316万公斤——笔者注),1925—1926年度为4.96亿普特(80亿7488万公斤——笔者注)。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增长,1921—1922年度到1925—1926年度,油料籽增加3.2倍,动物油增加2倍,籽棉增加27.5倍,畜皮增加1倍,麻类和其他工业原料都有增加。(1普特=16.28公斤)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
这些数据表明,新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水平,鼓励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是农民在国民经济恢复期间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俄(共)布中央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成果。请看教材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用PPT展示人教版和人民版的不同评价)。
人教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人民版:“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问题7:你们看,两个版本的教材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意图:学生能否看出两个个版本评价的不同,要看课堂反映。都是教材,说法不一,显然人民版的评价很高,人教版含有恢复经济后理所当然要重建社会主义的意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最直接的就是不迷信教材,因此要用两个教材的差距,促使学生思考,教师不必给出结论。
师: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我们不做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应该是长期政策,而不是权宜之计。但是,新经济政策只实行了两年多。列宁在1922年第二次中风以后就基本退出政治舞台,1923年第三次中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1924年1月列宁逝世。1925年新经济政策基本停止。那么,斯大林及其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为什么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按照人民版的评价,如果说列宁找到了一条过渡的正确途径,那么后来斯大林为什么放弃新经济政策?这是下节课我们要探究第一个问题。
(如果是文科班教学,可以让学生预习2010年高考海南试卷的主观题。)
笔者认为,本课知识目标的难度不大,教材的表述学生不难理解。深入到指导思想,已不是知识问题,而需要具备历史解释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教材已经陈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和转变的史实,但为什么在战时政策中要加入共产主义的因素?为什么转变为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又抛弃新经济政策?教材没有解释。而解释这些问题需要充分理解指导思想,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指导思想不是混乱的,本身就有逻辑,那么,理解他们的思想就需要逻辑思维。本课中有一个问题没有涉及,即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农民阶级的看法。他们认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小生产者是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理由之一,就是消灭小生产者。高中教学是否可以深入到这个层次,可以讨论也有待实践。笔者认为,本课设计的问题已经形成逻辑链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性思考。本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用教材教”的精神,同时充分运用了学生手中的教材,所选择的史料也简短易懂,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理性精神、独立思考精神。
笔者理解,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在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体验当事人的思想感情,从当时人的思想和历史环境分析问题。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探究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才能逐渐进入到苏俄历史中来,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认识。探究式学习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分成小组,热热闹闹的讨论未必真实。而用问题将学生带进历史情景,通过资料展开思考,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可能更实际。本课设计的7个问题由浅入深,逻辑清晰,可以充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就情感目标而言,本课设计没有空洞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拔高,但是在学习苏俄早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及教训的过程中,实际可比的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及其改革开放,因此这节课如果成功,学生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笔者一直坚信,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而教学设计也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各位老师及专家多多指导。
【作者简介】陈倩,女,1982年生,四川攀枝花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