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令世界瞠目

2015-12-08张东王君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武力自卫权自卫队

张东 王君

2015年9月19日凌晨,安倍内阁罔顾各界反对,在该国参议院全体大会上就安保法案强行进行表决,并凭借其领导的执政党议员人数优势以148票赞成、90票反对“闯关”成功,从而使日本战后安保政策产生重大转变。新安保法案获得通过意味着日本已突破了现在的和平宪法可以对外用兵,这无疑给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地区增添新的不确定性。日本此举不仅使和平宪法名存实亡,还为日本能否继续走战后和平主义道路增加变数,必须引起各国人民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人民的警惕。

一、安保法案到底是何货色?

安倍政府在国会强推的系列安保法案旨在扩大自卫队海内外军事活动,共有11个具体法案,其中包括1个新立法和10个修正法。

1个新立法是随时允许为应对国际争端的他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援的《国际和平支援法案》,其实质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据这一法案,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在此之前日本在诸如派兵支援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时,需事先在国会通过有一定时效的“特别法”。

10个修正法则统一打包并冠名《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包括《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重要影响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船舶檢查法修正案》、《美军等行动通畅化法案》、《海上运输规制法修正案》、《俘虏对待法修正案》、《特定公共设施利用法修正案》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设置法修正案》。

一系列法案修正主要围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和扩大自卫队海外行动自由度展开。在此之前日本仅限于本国遭直接武力攻击,即发生所谓“武力攻击事态”时才能行使个别自卫权。2014年7月安倍政府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即在日本未受攻击时也能行使武力。为了将这一内阁决议落实到法律层面,安保法案修正案中提出了“存立危机事态”和“重要影响事态”两个新概念。

所谓“存立危机事态”出现在《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指“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受到武力攻击,日本的生存处于明确危险境地”时,日本也可出动自卫队行使武力。

所谓“重要影响事态”,即“海外发生威胁到日本和平与安全的事态,放任不管的话,或将发展到对日本的武力攻击”。《重要影响事态法案》突破了现行《周边事态法》中对自卫队后方支援行动的地理限制,将使自卫队向美军等外军提供军事支援的范围从日本周边扩大至全球。

其他修正法案也如此。例如,《美军等行动通畅化法案》中,新增在“存立危机事态”下对美军和其他外国军队提供各种方便措施的内容。在《船舶检查法修正案》中新增在“重要影响事态”下,对日本周边以外的可疑外国船只进行临检的内容。《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案》则允许自卫队除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外,还能参与类似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等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海外军事活动。

二、安倍内阁为什么要推安保法案?

自2012年12月上台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一直致力于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转变“专守防卫”政策,使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鉴于通过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难度大,安倍政权于2014年7月1日通过内阁决议,以修改宪法解释的手段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自卫队海外派兵解除宪法束缚。此后安倍政权致力于修改相关安保法制,以确保集体自卫权合法行使。安倍政权之所以如此不懈推行新安保法案,不外乎要达成以下目的。

一是使解禁集体自卫权合法化。所谓集体自卫权是指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尽管不是对日本的直接攻击,日本可以动用武力进行反击的权利。但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日本放弃行使武力和交战权,不得拥有军队。而为了给自卫队的存在“合法性”提供依据,历届日本政府对宪法第9条的解释是,日本遭到直接武力攻击时允许行使最小限度的武力反击。根据这一解释,日本不得行使集体自卫权,否则涉嫌违宪。此次安保法案表决通过后,突破了日本现行宪法的限制,使日本自卫队一定程度上可以行使所谓的集体自卫权,即在日本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可以同其它国家采取海外军事行动。

二是把日本牢牢地绑在美国战车上。新安保法案不仅使日本获得了集体自卫权,而且还与美国绑定在一驾战车上,从而使日本成为未来最具有攻击性的军事力量之一。该法案授权日本自卫队可以和美国军队不受地理因素限制的在海外联合作战,向美国等盟友的海外作战提供后勤支援,还可视情况进行攻击和反攻。今年4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美国和日本在纽约联合发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将日美军事同盟的覆盖面从日本周边为主辐射到全球。而要贯彻指针内容,就必须修改诸多安保法律。因此韩国媒体对该事件评论说日本已成为“可能发动战争的国家”。

三是为行使武力和向海外派兵提供法律依据。安保法案涉及日本防务法律体系方方面面,内容零碎散杂,其实质就是从法律层面解禁集体自卫权,扫除法律体系中限制海外派兵的条文,为日本未来出兵海外铺平道路。比如,《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新增所谓“存立危机事态”概念,即满足一定条件后,日本未受直接攻击,亦可向海外派兵动武。《自卫队法修正案》允许自卫队为美国等盟国提供护卫等支援。《国际和平支援法案》本质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据这一法案,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

四是推进安保政策由“专守防卫”转向“先发制人”。从内容看,安保法案实为“战争立法”,其核心是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扩大日本自卫队在海外的军事活动,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转折,意味着日本彻底抛弃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的基本国策,转向“先发制人”,其背后是安倍政权重塑军事大国的野心。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今年8月29日强调说,通过这部安保法案可提高日本的遏止力。新安保法案意味着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重大安保政策调整得到法律层面的保障,也宣告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基本国策遭彻底颠覆,日本战后的“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开始转向“先发制人”。今后日本将放弃“专守防卫”政策,以各种名义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打着积极维护和平的旗号“以攻代守”,干预地区和国际事务。

五是使日本实现“正常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之后,摆脱战败国地位,获得“正常国家”的身份就成为日本右翼的目标。新安保法案通过,也终使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向所谓的“国家正常化”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因为安保法通过之后,安倍政权就可以达到拥有“国防军”和扩军备战的目的。安倍首相一定会按照他自己的志向进一步加强自卫队的改造,并按照安保法给予的权限扩展自卫队,就像他在上一任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一样,接下来的三年他会依据安保法,依仗这个执政联盟,努力地把日本的自卫队改成国防军。而当自卫队的名字一改之后规模肯定会扩大。事实上在新安保法案获得通过后,日本的和平宪法已被架空,未来被修改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试想美国在背后推动并支持,而美国没办法进行有效遏制,日本国内越来越右翼化,这样的情况和平宪法岂能不被修改?可见新安保法案为安倍内阁进一步推进日本向“正常国家”转变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新安保法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安倍充分利用了在国会多数席位的“窗口期”,以迂回的方式实现了日本安保战略的大逆转。虽然安倍没有修改和平宪法,但是和平宪法第九条已经名存实亡。安倍以内阁决议的方式解禁了集体自卫权,此后又重新修订了日本防卫合作指针,最终将这些政策打包变成安保法案,成为国家法律。这也是安倍上台之后最大的政绩,也就是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获得介入地区乃至全球军事安全事务的权力。安倍内阁追求“正常国家”身份给日本带来的是畸变,也让地区邻国感到疑虑和不适,必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将导致亚太地区军事局势走向紧张乃至破坏世界和平稳定。安保法案是日本战后在军事安全领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举动,很有可能引起亚太地区军备竞赛,使亚太地区军事局势走向紧张。安保法案的目地不在于加强东亚稳定,而在于巩固为制衡中国的美日同盟。日本安保法案不仅改变了本国的安保政策,也会重塑日本的国家权力机构,进而引起地区安全格局的变动。日本战后受和平宪法的影响,主动或被动地坚持了和平主义道路。但现在其主动成为亚太地区的不和平、不安全因素,引起亚太地区安全环境巨大变化,给亚洲乃至全球未来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安倍政府此次不顾众怒强推新安保法案,堪称是日本在二战后迈出的最危险一步,这不仅可能导致日本坚持了70年的和平主义成果毁于一旦,甚至将破坏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其次,將名正言顺地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封堵中国。有日本媒体公开报道称,日本政府之所以极力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就是针对中国。有保守学者认为,中国军队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而日本的经济实力下降,无法大幅投入资金增强军事实力,因此只能摆脱一些以前的束缚,来增强对抗中国的实力。新安保法案将允许日本和美国开始规划保卫“第一岛链”,这个岛链从千岛群岛向南通过日本群岛、台湾和菲律宾北部到婆罗洲,“把中国沿海围起来”。新安保法案使自卫队同美军更紧密结合,这不仅开启了扩大和平时期在南海地区巡逻与演习的大门,还打开了冲突的窗口。日本将与美国更加紧密合作,也能同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其他美国盟国更加密切交往。由于日本舰队具备优于美国的海上巡逻与反潜能力,而这些优势将被特别用于美日制衡中国的战略中。因此有英媒体称,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届时日本与盟友美国可以开始为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制定计划。

再次,使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日本民众、宪法学者、在野党普遍认为,安保法案缺乏施行细则,不仅动摇了日本的法制基础,更可能将日本卷进国际纷争,是违宪的“战争法案”。新安保法案包括《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援法案》两部分。前者为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发动武力攻击打开方便之门,后者允许自卫队随时向盟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援,其实质是允许自卫队拥有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允许自卫队在全球范围内向盟友提供弹药补给、燃料补充等战斗支援。这是对和平宪法第9条规定的“永远放弃发动战争”的彻底颠覆,将极有可能造成自卫队员伤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援助盟友的过程中一旦遭袭,将迫使日本政府做出战争决策,事态一旦失控,会再次给日本国民带来巨大的无妄之灾。《朝日新闻》今年5月初的民调显示,近9成日本民众担心,随着日本自卫队扩大对美军等其他国家军队的军事支援,日本今后会卷入战争。

再有,将影响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稳定。日本安保法案是对战后秩序的颠覆,让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冲突,加剧世界“暴力多边主义”。日本因发动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而被限制使用武力,但现在却自行取消国际秩序对其限制,恢复发动战争的能力。日本右翼势力认为,战后的宪法阉割了日本的所谓民族精神,因此需要修改。而五角大楼一直希望日本修改现行安保法,在追随美军扩军备战上更加积极。美国作为战后秩序的建立者之一,却允许、纵容日本改变这个秩序。究其原因,日本集体自卫权解禁后恰好有利于美国。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美国自然也乐于支持日本通过该法案。

此外,将导致日本国内的政治分裂将进一步加剧。自出炉以来,新安保法案一直遭到日本国内爱好和平力量的强烈抵制。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高达68%的日本国民明确表示反对新安保法案,而支持者不足20%。而自推出新安保法案以来,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也一路跌至36%(8月23日支持率还为38%),为第二次组阁以来的最低点。另外,在反对该法案问题上,日本民主党、维新党等6个在野党空前团结,甚至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部分成员也对该法案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安倍政府此次无视大部分国民和所有在野党的反对,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显然是对日本国民政治权利的漠视与架空,无疑将给日本政治带来巨大创伤。

最后,日本的国际形象将进一步恶化。通过新安保法案的举动自行揭穿了其所谓的民主、和平形象,更是对日本国民政治权利的漠视与架空。由此可见安倍标榜的“积极和平主义”与和平道路背道而驰,是为达到政治目的而寻找的牵强借口。自上台以来,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坚持“修正主义”路线,极力美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殖民统治的丑恶历史;在外交上奉行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以深化美日同盟关系为核心,解禁集体自卫权、强化日本对外政策中的军事功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上主动挑事,激化与中俄韩等国的领土矛盾。凡此种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强烈反感与警惕。安倍政府和自民党此次不顾和平潮流、无视国内民意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自行揭穿了所谓的民主、和平形象。由此看来,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实则是“反和平主义、不和平主义”。

(张东、王君,总装陆军科订部沈阳军代局)

猜你喜欢

武力自卫权自卫队
安倍暗示为自卫队修宪
自卫权延伸视角下的跨境武力反恐问题
三人行
项羽“非战之罪”辩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遭激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