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挂的传说
2015-12-08刘江波
刘江波
顺治十五年,因为“南闱科考案”,吴兆骞等举子被流放到苦寒之地宁古塔。吴兆骞住在村民毛老四的隔壁,贫穷的毛老四对他礼敬有加,吴兆骞心存感激,闲暇时就教毛家的几个孩子识识字,和毛家结下了情谊。
这一天,毛老四神色慌张地告诉他,分在头人茂良家的杨举人要吃亏了!茂良对读书人有成见,没少刁难大家。吴兆骞急忙赶过去,只见茂良正破口大骂,原来杨举人不小心把农具弄坏了。
吴兆骞上前施礼,茂良冷冷地看着他:“罪人还要为罪人求情吗?”
吴兆骞向他解释,读书人熟悉农活还需时日,但是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茂良冷漠地挖苦道:“即便读成了江南才子,不一样被流放吗?”
吴兆骞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纵使流放,才学足可支撑脊梁!再说,头人也不希望治下全是目不识丁的人吧?”
茂良被他的气势震住了,便顺水推舟把杨举人放了,但提出农活不能耽误,教书也不付报酬,而且,他的儿子茂顿要吴兆骞亲自来教。
吴兆骞在茂家上完第一课,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他黑灯瞎火地在山道上走了一段路,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微弱的火光,一闪一闪的,似是暗夜里的幽灵鬼火。吴兆骞吃了一惊,叫了一声:“谁?”却见那火光循声奔了过来。
来人是毛老四,手里举着个残破的灯笼,灯笼里点着一小截蜡头。宁古塔物资奇缺,除了茂家,普通百姓是没有蜡烛的。这是毛老四前年帮茂家杀猪,茂良赏了他一支蜡烛,今天他看吴先生这么晚不回来,便出来迎迎。
吴兆骞心里感动,他一低头,吹熄了灯笼,拉着毛老四的手,边走边聊。快到家门口时,吴兆骞踩到了冰上,重重地跌倒在地。毛老四急忙把他搀进屋里,点燃灯笼一照,脚踝又红又肿。毛老四硬是把蜡烛留了下来,让他照着亮揉揉脚。吴兆骞等他走后,又把蜡头吹灭,多么善良的百姓啊!举子们白天干活,晚上教书,天黑路滑的,没有灯笼怎么行?吴兆骞决定去找茂良,要几盏灯笼照亮。
茂良虽然蛮横,但茂顿却是个好孩子,一听说先生夜里行路摔伤了,赶紧跑去找父亲。吴兆骞怕茂良难为孩子,便不顾脚上疼痛,快步来到前庭,果然,听到茂良正在训斥茂顿:“这儿的百姓天黑从不出门,又用什么灯笼?不能为这些人破例,他们都是朝廷的罪人,不是来当大爷享清福的!”
吴兆骞不由暗暗叹气。茂良骂骂咧咧地出来,正好和吴兆骞碰了个对面,他不但没有歉意,反而冷笑了几声:“听说你要灯笼?这儿不比江南,不是想要什么都有。不过,再过些日子就冬至了,到时候,我送你一挂灯笼。”
冬至到了,吴兆骞暗想,若在江南,一家人会吃汤圆,而今时过境迁,自己还在为早饭发愁。“笃笃笃……”雪地里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只见毛老四的妻子一手拄拐,一手提着个瓮,艰难地走来。吴兆骞急忙跑上前把瓮接过来,瓮里竟然是几大棵腌酸菜。他激动地抱怨着:“四嫂,你腿不方便,怎么不叫四哥来?”
毛四嫂喘了口气:“他又病了,浑身无力,直冒冷汗。”
吴兆骞叹息道:“四哥常年劳累,吃得又差,如果能吃几回肉,他的毛病就没了。”
毛四嫂苦笑着说:“宁古塔就头人能吃着肉,听说今天杀了五口猪呢。”
毛四嫂蹒跚着走了。吴兆骞捧着这瓮酸菜,心中酸涩。他猛然想到茂良答应他的一挂灯笼,今天正好冬至,非去讨要不可!当然,他最想要一块肉,一块能让毛老四好起来的肉!
这时茂家来了几位客人,有一位还是黑龙江将军手下的幕僚。茂良已经竭尽所能,奈何这些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又怎么会对几块猪肉感兴趣,所以言谈间就有些瞧不起他。茂良正在尴尬间,只见一位衣衫虽破却整洁、面色微黄却气定神闲的人走上堂来。客人们有些惊讶,茂良恼怒起来,寒着脸说:“今日冬至,不必授课,先生何故来此?”
吴兆骞淡淡一笑:“索要一挂灯笼。”
茂良心中冷笑,他当日说的“灯笼”可不是照亮的,而是喂野狗的!他扯着吴兆骞来到庭院中,院内血迹尚存,几串猪下水和一桶猪血都堆在地上,这些东西茂良从来都是扔掉的。他提起一串猪下水,猪心猪肚全挂在肠子上,倒真有几分像是一串串的小灯笼连在一起。他斜着眼睛说:“这就是我许给你的一挂‘灯笼,再送你一桶猪血如何?”
吴兆骞知道黑龙江的百姓把猪下水叫作“灯笼挂”,只是当地人并不了解,往往随手扔掉,想不到茂良给的竟是这种“灯笼”。茂良虽然可恶,却无意中帮了自己一把,吴兆骞轻轻一揖,伸手接了“灯笼挂”和猪血,欣喜地走了。
茂良见他受此冷落仍不忘礼节,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却见儿子鬼鬼祟祟地往外走,他大喝一声:“站住!”茂顿吓得一哆嗦,一个油纸包从怀里掉出来,里面赫然包着两块方肉。
“是不是要拿给姓吴的吃?”茂良气得举起了巴掌。此时,屋里的几位客人已经被惊动,连忙过来阻拦。那位幕僚很奇怪地问:“为何偷窃家中食物给别人?”
茂顿虽然害怕,仍然大着胆子回答:“天地君亲师,老师尚饥,学生安敢饕餮?”茂良听了一呆,这几句话他还是懂的,只是从幼小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很是意外。几位客人连声称赞,那幕僚更是抚掌大笑:“今天的酒喝得有点意思了。来,咱们入席!”
大家的酒兴被激发起来,齐声称赞茂良教子有方。茂良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尊敬,他受宠若惊,又是欢喜又是惭愧。当大家问及这位老师的名字时,他不由得脸上一烫,支支吾吾说出了“吴兆骞”三个字,却见桌上的人全部停了筷子,那幕僚更是两眼放光:“江左第一才子!”
酒席上热闹起来,客人们的话题全部围绕着吴兆骞,喧宾夺主,茂良根本插不上话。酒足饭饱后,几位客人定要前往拜会吴兆骞。
茂良带着大家到了吴兆骞住处,未到近前,就闻到一阵香味。此时吴家门外支了一口大铁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附近流放的举子们,再加上左邻右舍的百姓,全都端着碗围着锅,不时地从锅里捞出些菜肴上来。
茂良等人走上前一看,锅里炖着酸菜和肠肚,另有些黑乎乎的东西,却不知何物。吴兆骞递过来碗筷:“多谢东家的‘灯笼挂,请你尝尝我的‘猪血肠吧。”原来,吴兆骞拿回来猪下水,按照南方做灌肠的做法,把猪血加入热汤搅拌,放上葱末姜末灌进了洗净的肠子里,用细绳扎紧,制成了“猪血肠”。再把猪心猪肚切碎,连同猪血肠一起炖,开锅后倒入酸菜,立时芳香四溢。举子们循着香味赶来,大家又喊来附近的邻居,虽在寒冷的室外,也吃了个热火朝天。
几位客人一开始还犹豫,一看茂良吃了一口就停不下嘴了,他们也跟着吃了起来,越吃越香,似乎胜过了所有美味。茂良既有了面子,又吃得高兴,一回头,只见茂顿领着几个小伙伴,正吃力地抬着几挂“灯笼挂”过来。茂良一瞪眼睛,责备道:“怎么光抬这些下水,给先生拿些好肉来啊。”
“灯笼挂足矣!”吴兆骞又递给他一根猪血肠,“白肉酸菜烩血肠,灯笼一挂到寒家。”
从此,用灯笼挂灌制血肠的方法在宁古塔附近流传起来,几经衍变,慢慢地成了东北的特色菜肴,人们又称之为“杀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