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地方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5-12-08神显豪李亚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工程

神显豪+李亚娟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地方需要的具有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其根本任务。通过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表现在对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欠合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等方面。以此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工程能力;地方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64-02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为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工程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工程教育规模远胜于质量,工程科技人员对工程教育体系评价不高。根据2009年对工程科技人才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而现实学校教育中,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严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满足其后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作为工科院校,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其根本任务。作为地方院校,一方面“地方性”是其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应用性”是其目标属性。因此,地方院校如何以地方经济建设、行业发展为依托,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地方理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应当具备4个基本要素:(1)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2)从工程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跨学科合作的协调和合作能力;(4)人文素养、文字表达及应用能力等方面。但现实中对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有许多影响因素。

(一)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

虽然理论上地方高校意识到了工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改革,但许多改革只是流于形式。所谓“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验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和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将实践和动手能力等同起来,但工程能力不仅包括动手能力,还包括实践过程中各种能力,比如与人交流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各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特点等各不相同,每一类高校甚至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相应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着不同的分工。工科院校一直被认为是“工程师的摇篮”,其培养目标是围绕社会所需的工程人才而制定,在许多高校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时,一方面工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院校不断增设工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工科院校自身不断增加了文学类、哲学类等相关专业,使学校的工科性相对消弱。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企业却招不到令其满意,工程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三)工程背景师资薄弱

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但大多数工科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又进学校任教,本身缺乏应有的工程能力,而且就现实而言,把工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具备多种素质或多种能力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这样势必会造成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工程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欠合理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两个主要方面。就课程结构而言,现行的课程结构相对陈旧,部分高校无法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将之付诸实践。就课程内容而言,现有工科院校课程内容一方面仅限于对已有工程理论和原理的阐述,缺少对现实工程实践中热点问题的研究,而且有些院校过分强调教科书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专业性过强,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相关性知识的交叉,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及人格发展。

(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上述讲到的部分院校对工程实践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外,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而且为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开展了工程实践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但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教学计划展开,与生产实习脱节,工程应用性不强。在校外,由于经费、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原因,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初衷有较大差距。

(六)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

考核评价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体系的设立也同时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的考核评价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必然需要具有工程能力的教师,但许多学校缺乏对教师工程能力的考核。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决定了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向。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工科院校必须明确其培养的人才不是科学家,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就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应该致力于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整个教学目标设定时要注重理念和实践、知识与能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endprint

(二)挖掘教师的工程潜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施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地方工科院校教师资源相对薄弱,工程实践经验少,工程意识也不强,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校内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教学骨干,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单位培训、锻炼,参与实际工程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开发教师的工程潜力,努力培养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缺乏拥有实践能力师资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现有地方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的纵向延伸,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相对较弱。首先,要构建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从工程能力的内涵出发,把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并行推进,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就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及工厂参观、生产管理见习;第三学期开设工程制图及基本仪器使用技能实习;第四学期进行生产见习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六学期进行综合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第七、八学期进行专业实验及生产操作仿真实习、毕业设计等。这样,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循环渐进地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和工程环境。与此同时,构建工程能力训练的课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增加了电子电路系统创新设计等课程,并将原来的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增讲了FPGA系统的设计内容,删减了理论学时,增加了上机学时和实践环节。

(四)加强校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工程实践

针对学校内部教师工程能力较弱、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管理、项目运作以及实践型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利用行业协会等平台,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独立完成项目和接受行业专家对成果的检验;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假期通过教师或其他渠道,到企业应聘实习生,参与实际的工程实践;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产学合作的相关政策,通过法律合同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五)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型

学生制作一件集机、电、控制、材料、计算机等诸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竞赛作品,须经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阶段的工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解决各种生产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等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科学知识、技术和经验做出权衡、判断和决策。

四、结语

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现代工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的能力,具有从工程角度出发、跨学科合作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环境等人文素养。教学改革也要围绕现代工程能力的特点,在教育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工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宛蔚.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及成因[J].理工高教研究,2008,(6):34-36.

[2]陶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21-23.

[3]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工程
子午工程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