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2015-12-08陈光伟
陈光伟
摘要: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多年来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尝试,为在大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掌握军事技能、储备国防力量打下了基础。随着军事课建设的不断深入,逐步凸显出军事技能训练效果仍不理想、需进一步适应国防教育发展需要等问题。文章对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顶层设计、实际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增加军事技能训练的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利用军事课进行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事技能训练;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77-02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自1985年在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已经走向正轨,初具规模,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军事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军事课在带给大学生新的课程学习和体验的同时,近年来也凸显出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训练,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尚显不足。如何让军事技能训练真正走近大学生,让军事技能训练从弱势地位走向与军事理论课教学并重,使高校军事课建设得到不断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我们亟待正确认识和深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军事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场地条件单一。目前军事技能训练仍然依靠组织学生进行2~3周的军训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为重点内容,在校内集中进行。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住宿、餐饮、日常管理及训练场地保障等问题,但在客观上也使军训流于一般意义,没有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军营环境体验。特别是涉及到《大纲》中的“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行军宿营”、“综合训练”等内容时,多数高校受限于场地条件限制而无法真正有效展开。
2.落实内容单调。大学军训模式较高中军训普遍创新力度不大,有些高校结合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人身安全问题,拓展引入了防身术、军体拳等训练内容,受到了广大新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总体来看军事技能训练仍是组织大学生进行基本队列动作训练,强度和实战意义都比较有限。学校、承训部队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当国内其他高校被曝光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更加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造成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安全效益永远大于实际训练效益的认识和现状。大学生对军训持消极态度的占比不在少数,部分同学会感到排斥和反感,军事技能训练内容没有吸引力是主要因素之一。
3.保障条件不足。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仍较薄弱。有军事专业教育背景或有过军队经历且满足高校要求的人员还较少,主要专任教师来源表现为其他专业人员改变专业从事军事课教学、武装部人员参加短期培训任教、思政人员兼职和聘请军校教员代授等几种途径,存在着专业不对口、职称晋升上空间有限等现实矛盾。
二、原因分析
1.保障机制还不够规范,部分课目在设置上可操作性不强。军事课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联合印发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重要文件。但要真正全面落实和执行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却比较困难。例如“轻武器射击”,文件规定了由地方军事机构提供枪支和弹药,但射击场地通常情况下难以保证;“军事地形学”课程的学习重在识图用图,基本的教学保障是军用地形图,而实际上军用地形图密级较高,难以满足保障条件。而且“全国高等学校在地理范围上分布很广,而识图用图所需要的地形图要与现地一致,所以要保障教学的用图需要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几乎没有可能性”[1]。受制于保障条件的限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军事技能训练的严肃性。
2.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决定了训练难于取得突破性效果。军事技能训练通常被安排在每年夏季的8、9月份进行,由于易受酷暑、雨水、台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时间上往往不能得到全部保证。部分同学因身体素质确实较弱,或者对军训兴趣不大,以身体不适等各种原因请假,从而也难以保证参训率。在考虑学生身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等顾虑情况下,学校和承训部队都主观或客观地给予包容,对纪律表现和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强制要求有限,使军事技能训练几乎流入形式。在学校和承训部队的共同负责下,整体军训立足于安全第一、立足于完成任务,缺少有效的强化管理措施。没有军营氛围,使军事技能训练实践难以全面地、符合标准地执行。学生对一般意义上的军训缺乏热情和全身心投入,也必然造成军事技能训练难以取得突破效果。
三、推进军事技能训练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军事技能训练模式。从顶层进行设计协调,赋予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新的组织实施方式。“学校毕竟是一个国民教育机构,很难完全承担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的教育与训练任务”[2]。所以要在军事技能训练的场地、时间、组训方式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细化调整,使军事技能训练增加军味。场地单一转向多元化入营。积极创造条件,使军事技能训练入军营、军事基地、军事院校。充分利用军营训练场地资源,使大学生深入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军营氛围,提高思想觉悟、磨炼意志品质。在真实的情境环境下进行严格规范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养成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结合部队的接待能力,在阶段上可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短期内形成部队营区、学生军训基地、预备役民兵训练基地和高校校园并存的多种模式,逐步发展到向完全进入军营过渡。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比较完善,逐步形成更实效的机制办法。时间集中转向全局性调整。高校新生应在第一年完成军事技能训练任务。但在同一时间组织入军营,会带来众多难题。普通高校可以分批、分时间段实施。通常情况下,军事技能训练可集中选择在开学初或者假期中进行。逐步论证把集中训练的2~3周时间进行调整,在全年周期内组织完成。大一原则上不再放寒暑假期。也可以结合部队驻训、演习等时机根据具体条件到部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教官固定转向教官与退役大学生士兵双结合。从制度上确立在各高校退伍大学生士兵中优中选优,担负军训骨干,参加对下一年级新生的军事训练工作。由于退伍大学生士兵成绩优异、军事素质突出,能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大学生走得更近,在训练时也会更加务实,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无论在个人经历还是军事技能训练方面都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涉及到的学业冲突可以由学校给予适当补课。
2.加强训练力度,确保军事技能训练质量。大学生普遍对军事技能训练有更高期待和要求。所以在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时,要积极改变军训的组织形式,增加训练内容的实际操作性,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力度,确保军事技能训练质量。要完成所有课目训练。“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在实践性课程的培养。因此军事课应把军事技能训练放在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同等甚至高于理论课的地位高度,用训练实践强化理论理解,最终实现技能、理论两条腿走路。大学生必须完成“轻武器射击”、“战场自救互救”、“综合训练”等军事技能训练课目;重视唱国歌军歌、轻武器分解结合、站岗执勤、拉练、紧急集合等常规训练;严格落实《大纲》规定的“战术”、“行军宿营”等内容,学会野外判定方向,如何在紧急状态下找到食品和水源等技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利于促进集体团队精神的拓展训练内容。要独立考核,确保质量。所有军事技能训练内容都要在各训练部队完成考核,每项单独计入考核成绩。实行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考核分解,军事理论课在返回学校后单独进行。所有成绩与军事课成绩要求相同,未能通过的不能予以毕业,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3.完善对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军事课教师队伍。高校军事教师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适当增加有关国防、军事选修课的比例,辅助完成军事技能训练任务,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在军事课教师的配备上广开源路。根据军事课教学任务的需要,编制和聘任相应数量的专职军事教师。畅通各种渠道,广开源路,在满足相关从事高校教师资格要求的基础上,多途径遴选优秀人员作为军事课教师。结合专业特殊背景,提倡军转干部进高校,提高转业军人在校安置比例。部分非军事院校经历军转干部但具备成为地方高校教师基本素质的,要建立完善职称对接和认证的相关政策。在军事课教师职责上进行拓展。军事理论课教师除了担负或配合完成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工作外,可以参与学校的消防演练、防空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技能训练水平。在职责上还应正确引导带有军事技能训练性质的社团活动。目前许多高校建立起了带有军事技能训练性质的社团组织,军事课教师要加强指导,充分利用这部分同学的资源,有序地在不同阶段组织一些正能量的训练项目,比如周末的校园、近郊定向越野、徒步拉练,利用网络发布通知,组织不定时的周末白天紧急集合等活动,锻炼大学生军人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形成浓厚氛围,对学生们从根本上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发挥不间断的作风养成作用,形成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教育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郭忠禄.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军事课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7).
[2]万成海.我国高校军训的特点及功能发掘与实现条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