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研究
2015-12-08李晓明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师资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因此应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使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
关键词: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15-03
近年来,体育校本课程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地域特点和优势,将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虽然民间民族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但由于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时间比较短,发展还不够成熟,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诸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师资等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现象。鉴于此,通过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不规范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提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策略与途径,有助于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有利于民间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就当前的研究而言,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地方乡土知识和地方特色知识,而体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侧重于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和运用,所以近年来很多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很多民间民族体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对浙江省丽水市老竹民族学校、缙云县团结小学、龙泉市茶丰小学、遂昌县三仁小学、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等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学校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丽水老竹民族学校的畲族体育项目多次在旅游景区进行表演,缙云团结小学的民间民族项目大课间活动成为缙云县的示范项目,龙泉茶丰小学的民族体育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教科研奖项,遂昌三仁小学2011年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民族体育特色学校,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畲族体育项目多次在浙江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与现代体育课程相比,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仍不规范,很难形成常态教学。
二、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缺乏规范的原因分析
1.课程方面的原因。在对浙江省丽水市老竹民族学校、缙云县团结小学、龙泉市茶丰小学、遂昌县三仁小学、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等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学校的领导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都非常重视,而且还将民间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本校的体育特色来建设。然而,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从课程方面来看存在以下几点不规范:一是这些学校仍缺乏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包括课程生成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管理,从而导致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比较薄弱,很多喜闻乐见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没有开发形成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三是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保障不足,主要表现在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器材开发经费和教学设施经费不足,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培训经费。
2.教学方面的原因。(1)缺乏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是指学校工作人员运用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和教学总结等环节,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协调和组合,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教学管理包括对教学准备过程、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通过对5所学校的教学管理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多是参照其他课程的管理模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较差,课程教材建设管理不够完善,教学评价作用性不强,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反馈等问题。(2)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通过对5所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调查发现,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资源的适切性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性分析,除此外还缺乏师生的需求分析。在教学模式方面,大多都是搬用现代体育项目的教学范式,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等进行设计,所以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缺乏针对性、教学评价不完善等多方面的不规范现象。
3.师资方面的原因。5所学校负责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一共有7位老师,这7位老师都不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在大学所学的都是清一色的现代体育项目,没有接触过民间民族体育的内容。因此这些老师并不懂得民间民族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应用,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又缺乏有针对性的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师资培训,从而导致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师专业水平低下,严重影响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教学实践。
三、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民间民族体育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军事、宗教祭祀、民俗活动等有着紧密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和国内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民间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民间民族体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是受到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二是民间民族体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三是民间民族体育的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能促进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教学,是民间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
2.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级各类文件中都提到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开展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学校体育教学仍然是清一色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项目,很少涉及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我国拥有众多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鲜有开展,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既能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又能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通过对5所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现行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和竞赛规则进行规范,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的兴趣和需要,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四、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策略分析
1.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课程组织管理属于课程生成系统的管理,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结构的管理。有效的课程组织管理能够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应该在实施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从校长到课程委员会的课程管理体系,完善课程组织管理。通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高整个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一是可以使教师的民间民族体育教学技能得到培训;二是为提供教学设备提供保障;三是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经费保障。因此应该通过不同途径争取政府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争取多途径的校本课程建设经费来源,保证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2.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1)进一步提高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很多现代奥运体育项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在其理论、技战术、教学等方面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和完善了。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十分落后,没有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战术体系、教育教学体系,而当前开展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老师都是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学,没有可借鉴的完善和成熟的教学资源。如果老师在进行民间民族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有据可循,学生又能轻松地接受且主动积极地参与,就必须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研究。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使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更能适应现代学校体育的教学,使得民间民族体育的理论体系、运动技术体系、战术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逐渐趋于完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内容健康,具有显著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体育特征。理论知识应该着重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进行介绍,技术方面应该着重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战术、运动规则进行整合,使其更加规范,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规范化的教学内容,适合老师的教学,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健身锻炼。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动力,而学习动机就是对所学素材的兴趣。因此,应该注重提高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是学生在学习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时候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提高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所以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真水平。(2)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是人类的智慧和知识的结晶,教材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校本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较为滞后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建设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编撰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根据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接受能力情况选择教材内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所选择的项目,除了具备民族性外,还应该具备现代体育所具备的健身性、竞技性、观赏性、普适性等特点,应该具有成熟的动作技术体系、完善的比赛规则、规范的比赛器材,且内容要健康向上,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和观赏性,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的建设,应明确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民间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对项目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理论教学、技术教学、战术教学的体系,对运动技术动作附上动作插图,对成为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为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3)形成完善的民间民族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所调查的5所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发现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不完善,容易忽视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影响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规范化。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形成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形成有效的管理和评价。(4)开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我国存在着形式多样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各个地区因地理、气候、人文、经济、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所形成的民间民族体育文化各有特色。因此各个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地域优势,选择适合在本校开展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规范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3.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我国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学内容是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基本上没有涉及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内容。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又是以武术为主,以舞龙舞狮为辅,适当地介绍传统养生的内容,很少有涉及民间民族体育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都缺乏民间民族体育相关的教学技能,阻碍了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影响到了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教学。通过对5所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得知,这些体育教师强烈要求能进行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师资培训,用以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因此,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教师的校本课程的培训。可以派教师到校本课程做得好的学校进行培训,也可以引进校本课程专家和民族体育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知识,掌握民间民族体育的历史文化、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等知识,提高教师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4.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保障。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教学器材的购置和改进、校本教材的编写、师资培训等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因此,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
五、结束语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师资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要走向深入,必须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地方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郑杰.高校民族体育舞龙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7):124-125.
[2]李晓明.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