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充满快乐—评校本课程《走近斜拉桥》

2015-12-08韩肖璇周健华

成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斜拉桥拉索大桥

■韩肖璇 周健华 肖 薇

让课堂充满快乐—评校本课程《走近斜拉桥》

■韩肖璇 周健华 肖 薇

大家好!我是弘桥小学教师韩肖璇。我是周健华。我是肖薇。

【周健华】弘桥小学因桥而建,应桥而名,大多数孩子与大桥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学校处处留下“桥文化”的身影。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开发出以“桥”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系列丛书——《桥之窗》《桥之韵》《桥之魂》。今天吴老师执教的《走近斜拉桥》是中年级《《桥之韵》》(一)第九课的内容。

【韩肖璇】这节课凸显我校“快乐教育”理念,践行着“快乐小班”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下面我们就选取课堂中的几个精彩环节进行品析。

一、观察比较,快乐入境

【肖薇】开课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五幅桥的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发现了斜拉桥的外形特点。这个环节,只是让孩子们初步感知。

(PPT三座桥)

【韩肖璇】当学生了解斜拉桥的主要构成及分类后,吴老师顺势提问,“关于斜拉桥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探究的欲望被点燃,纷纷质疑,刚才我认真聆听孩子们的提问:

(有的说)斜拉桥的承受力大吗?

(有的说)斜拉桥的拉索有什么用?

(有的说)斜拉桥的建造困难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却点亮孩子们思维的火花。

这是什么境——这就是探究的快乐之境。

二、猜想验证,快乐探究

【周健华】而探究的过程,首先是让孩子们猜想。吴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呢?能不能直接做实验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韩肖璇】我想:吴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实验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所以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格外投入。我们来看看吧!(学生实验图片)

【肖薇】你们看,无论是放置砝码,还是填写表格。孩子们都那么认真。这是多么严谨的科学态度啊!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不谋而合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三、展开想象,快乐建构

【周健华】今天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们小组合作,自己设计制作一座斜拉桥。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构想,精心设计。听,有的孩子想设计武汉长江十二桥,有的孩子想设计追逐梦想的逐梦桥,有的孩子想设计有趣的气球斜拉桥,还有的孩子想设计夜色中闪闪发光的金色鲤斜拉桥。我们相信,想象有多远,孩子们就能走多远。

【韩肖璇】接下来,小组成员大显神通,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充分享受创造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欣赏他们的杰作吧!(展示学生成果物)

【韩肖璇】简洁大方的筷子斜拉桥,

【肖薇】充满童趣的薯片罐斜拉桥,

【周健华】宽阔平坦的纸板斜拉桥,

【肖薇】精致小巧的纸管斜拉桥。

【韩肖璇】这真是童心飞扬,创意无限。

【周健华】这节课,孩子们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体验了快乐。

【韩肖璇】以上三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每一节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课堂因缺憾而精彩。这节课,我们也有一些思考:学生做实验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放置砝码很随意,并没有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摆放,教师如果在实验前提出相关要求,实验的过程也许会更有序,更科学。

【周健华】今天因为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老师直接为孩子们提供了做斜拉桥的资源包,这适当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如果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摆放材料,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这样的创作一定会更精彩。

【韩肖璇】我们的桥本课还处于探究阶段,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为了走得更稳,更远,我们期待专家们的指导。

教案展示:

走近斜拉桥

吴丽华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各式各样的斜拉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斜拉桥桥型结构上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探究了解斜拉桥的特点。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斜拉桥的主要构成及分类。通过实验来探究了解斜拉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探究了解斜拉桥的特点。

【适用年级】

中年级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快乐入境

1.课件出示:武汉的桥的图片,配乐欣赏。

2.截取其中三张斜拉桥的图片,请学生找出相似之处,。

3.揭示课题,并板书:走近斜拉桥。

二、观察比较,快乐探究

1.课件出示武汉的天兴洲大桥的图片。简介天兴洲大桥,并出示缩小的桥模,请学生观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师相机讲解。

(板书:斜拉索索塔主梁)

2.观察天兴洲大桥索塔的数量,介绍分类。

(1)数量不同。

(板书:单塔双塔多塔)

(2)形状不同。

A型、H型、Y型、独柱型

3.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斜拉桥。关于斜拉桥,你想了解什么呢?学生质疑,师归纳。

三、小组合作,快乐探究

1.出示第一座斜拉桥,了解斜拉桥产生原因。

2.出示二战前的一座平桥——查理大桥。

观察比较:相对于查理大桥,第一座斜拉桥在外形上有什么变化呢?

预设:(1)桥墩变少了。(2)增加了斜拉索。

3.教师讲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动手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教师小结:通过你们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同样跨度的桥,斜拉桥的承重力的确比平桥的承重力大得多:是斜拉索代替了桥墩的作用。

6.观看动画:桥墩制作过程。

四、展开想象,快乐建构

1.自从第一座斜拉桥诞生后,斜拉桥的发展突飞猛进。欣赏斜拉桥图片。

2.桥梁不仅跨越了江河湖海,还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请用你独特的智慧,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制作一座你心目中的斜拉桥吧!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组长上台来选做斜拉桥的各种材料,合作完成制作斜拉桥。

4.小结:今天同学们了解了斜拉桥,欣赏了斜拉桥,还自己设计、制作了斜拉桥,现在和斜拉桥已经成了好朋友了。关于斜拉桥还有很多奥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走近斜拉桥

主梁

斜拉索

索塔

单塔斜拉桥双塔斜拉桥

多塔斜拉桥

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斜拉桥拉索大桥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112+216+112)m部分斜拉桥设计
斜拉桥断索分析中破断拉索位置的参数分析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VOF法在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采用向量式有限元的斜拉索振动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