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元教育有效途径初探
2015-12-08■陈洁
■陈 洁
小学多元教育有效途径初探
■陈 洁
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为了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多元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广泛宣传,树立多元教育理念
(一)以“了解天性,幸福成长”为主题,强化老师们的意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正是我们作为人而存在下去的价值,正因为每个人不同,所以我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据此,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身边选择一位或几位学生作为研究个案,撰写研究案例,推进多元化培养意识的形成。
(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与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炼相关的基本观点。
1.教育观: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要达到的三维目标;多元化教育,个性化发展。
2.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就是高能力的人。
3.教学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才是关爱生命;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开发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研究教法要注重研究学法,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4.学习观:学习在于凭借原有知识的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开发潜能;学习是学生运用智能强项,自主选择、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过程。
5.评价观:评价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就多一批好学生;智能档案夹,帮助教师利用教学活动达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的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判断自己的进步;评价要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从“谁聪明”到“每个学生哪方面聪明”。
6.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连续体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策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唤醒学生的潜在智能,运用多元智能解决问题,在师生合作中构建新知;即时纠错,即时转化,即时激励,即时强化。
二、科学引导,对学生进行八个维度的测试
我校与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积极联系,在王礼桂教授的帮助下,用加德纳教授制定的多元智能量表为学生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家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测试,我们发现:
(一)学生的智能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大多数孩子比较突出的有2~3个方面,个别学生甚至更多。
(二)学生的智能类型与家长的期望并无太大关联,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逻辑思维或音乐智能方面有突出表现,但调查发现,孩子在自然观察方面比较突出,与学习成绩相关的智能类型呈分散分布。
(三)家长对测试结果的关注度较高,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帮助。
三、积极探索,开展多元课堂实践活动
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我校在多元智能理念的主导下,构建了“双主”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
“双主”教学模式是指: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以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作为提升思维品质的载体,反应数学实践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亲身实践、课外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发现和探究问题,从而深切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并最终实现知识建构和获得丰富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
(一)数学学科以“综合与实践”内容为突破口,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构建高效课堂,探索“双主”的教学模式。“双主”数学教学模式强调:在思维模糊处,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让孩子们主动置身于实践之中。在思维发生处,教师要敢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孩子们大胆投身于实践之中。在思维深入处,教师们要有意设置障碍,让习惯了思考的孩子们,善于施展才能沉迷于实践。在课后延伸处,精于实践。课后延伸,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每节课必须留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培养能力;二是努力将数学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二)语文学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枯燥的文字变得形象直观,采用图片刺激、音乐创设等手段,为孩子们提供声、文、图、动的学习环境,多方位调动学生在课堂的关注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建了新的评价方式,试卷只是检测学生的成绩的一条途径,还可以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丰富性、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我校在测试时改革试卷题型,加入“画画、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渗透着多元智能的理念。
(三)英语学科注重五大过程: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教学、课程评估。力求建立新型的多元课堂:语言学习=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语言学习=学习+交际;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对语言实践活动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美术学科从作业评价入手,通过对评价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美术团队不断探索寻求一种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快速提高的方法。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早已不满足最初的甲乙等级式评价方式,因为笼统的评价不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明确美术作业的优弱区。于是教师们将低中高年段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由我校三名美术教师带领,进行评价模式的改革实验。
其他学科也在多元理念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四、大胆创新,开设特色课程
(一)开设外教特色课程
根据家长的要求和建议,我们今年实现一年级全覆盖,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提供新途径。在外教课上我们要求教师进行浸泡式的英语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听说训练。
加德纳对语言智能的定义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文法、音韵学、语义学、语言实用学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比如:阅读材料、录音带、写作工具、对话、讨论、辩论及故事等。
(二)开设特色培训课程
针对教师和家长,我们开设了多元培训课程。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在学校和其它学习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优势。
学校为每一位班主任配备,向家长推荐了《你的蜜糖,他的毒药——认识禀赋天性的差异,做聪明的家长》一书,作者泡爸借鉴美国奈德·赫曼博士的全脑概念讲述了亲子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大脑有多种思维偏好,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引发父母更多的思考,给家长更多理性的方法指导。从接受孩子的不同,认识孩子的思维偏好,如何做孩子的导师,清除错位的沟通等4个方面,帮助教师和家长理性看待家庭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我们告诉父母、老师:请别要求孩子向某某学习,向谁谁看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特长,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优势,就让孩子做好自己,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并帮助孩子的自我个性得到发展和延伸,就是我们作为大人对孩子最好的爱与呵护。
五、因材施教,开展特色活动
加德纳曾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对于一个孩子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发挥的地方。
(一)通过提供给孩子一些有趣并能让他们兴奋的经历,让孩子走过反复和成功、挑战和失败并重的一段历程,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各种才能。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潜力,所以家长能否保证孩子有机会探索和寻求每一种智能(并不仅仅局限在那些家长可以轻松提供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
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分年级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科技、英语、信息等六大类包括足球、电脑、舞蹈、科学、美术、声乐、英语故事、羽毛球、七巧板、篮球等,计42个走班,要求辅导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班主任和家长向学生推荐,由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体验的平台。
(二)要求每位教师在身边至少选择一个孩子作为潜能开发的对象,为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鼓励和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成长,并对个案进行研究、记录,目前已收到案例57篇。
教师们从艺术类特长、人际交往特长、空间智能、逻辑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培养,收得较好的效果。
六、系列活动,初显成效
(一)达成初步共识
1.人有多种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打破了我们原有的人才观,主张用全面的标准去衡量人的各个方面,而非像以往一样,衡量人的标准仅仅局限于(或说主要局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这样,我们就不应再以学科成绩来给学生进行有意无意的分等了。也许这种观念的建立,才算是真正触及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本质内核。
2.智能是实践性的、动态的
多元智能理论将智能定义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它将智能定位于一种实践能力,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认为智能是一种素质,是所谓的“智商”,是先天形成的,静态的。智能是动态的、发展的,它的形成既有先天的成份,又有后天教育的痕迹。但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都是相当重要的,先天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因而我们要对儿童的智能倾向进行观测分析,以寻找适合其先天智能基础的后天培养发展方向;同时,后天的教化,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强化其优势智能,弥补其弱势智能。当然,这二者并非同等重要,作为学校教育,其主要任务就是要设计并实施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教育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潜能。
3.人有不同的智能优势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不是智能的高低,而是智能的类型。它将智能分为8种相对独立的类型,每种类型内部又都有不同的分支。客观上说,每个人都拥有这几种智能,并都有一定的层次,每个人的各智能之间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因而不同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特长。如此一来,我们考察教学对象和交往对象时,就能避免以一人的优势智能去与另一人的弱势智能相比,很大程度上能改变我们对学习后进生的看法和评价。
4.各智能类型间可以相互促进
各种智能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种思想在教学上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此智能发展学生的彼智能。例如,可以运用图画、动作、音乐、数字、符号、色彩、文字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他的语言智能比较弱的话。这样,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使我们得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所选择的方式应适合学生的智能类型和智能水平,否则仍然难以被学生所接受。
5.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
因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对学习内容敏感性的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就不应始终运用一种方法,采用一种形式。研究证明,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适合每一种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分析班级成员的智能差异及构成,以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来消解这一差异带来的学习效果的不同。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组合运用的,切合了每一位学生智能类型状况和智能发展水平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都可以在该理论中找到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其作为理论支撑,就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教育价值论、教育理念体系建设方面的借鉴,而且还可以直接指导我们进行教育策略和方法的革新。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建立了“双主”课堂模式。
该模式入选武汉市“高校课堂模式”,数学学科进行了全国十城市展示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并在《成才》2013年第9期杂志上发表了我校撰写的《聚焦课堂兴研立新寻路学科建设》一文;美术学科在武汉市开展了作业评价改革专题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徐皓参与撰写了《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技能研修》一书。
2.形成走班培训机制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现在已经形成六大类、42个走班,今后还将根据需要进一步调整。
通过多元培训,我校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2013年在楚才作文大赛中,共有98名学生获奖,一等奖居硚口区首位,突破我校该项比赛历年最高人数;在楚天英语大赛中,有96人获奖,其中特金奖5人,创下历史记录。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发掘与培养孩子的潜能,创造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一直以来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这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及长期的探索,更需要所有教育学者、教育主管部门、父母共同的努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