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五年,河北要怎样?
——省政协委员建言“十三五”规划编制
2015-12-08王洪海
文/王洪海
下一个五年,河北要怎样?
——省政协委员建言“十三五”规划编制
文/王洪海
[策划人语]2015年6月9日,省政协召开了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专题协商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宏伟蓝图。会议共收到发言材料65篇,大家从省情出发,结合工作实际,为我省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被誉为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智囊大会”。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如何高质量编制“十三五”规划,使之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体现国家战略、符合河北实际的好规划,是摆在全省上下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编制“十三五”规划专题协商会上,我省政协委员通过提交发言材料、进行大会发言、现场交流协商等方式,就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规划是梦想通往现实的桥梁,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我们战略行动的胜败。在众多的规划当中,城乡发展规划列为首位。
根据《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4)》统计,我省115个县中,县城人口20万以上的只有12个,六成县城人口不到10万;我省2014年城镇化率为49.3%,不仅远远低于北京86.4%和天津82.3%,而且与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不小差距。这些数据表明,我省大城市数量少、竞争力不强,中小城市规模小、承载力较弱,村镇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病”问题突出。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近日,中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把河北确定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严峻考验。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冠常委建议,“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做到科学合理、梯度建设、错位发展,尽快走出一条符合河北实际的依托中心城市,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梯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打造住得下、留住人、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希望的城乡格局。
在产业规划方面,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马胜祥委员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以全面科学发展为主题,仍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仍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们不能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要强调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结构调整得快一点。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筑高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环保产业,推动产业集约式发展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打造我省经济的升级版。”
旅游业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特征。省旅游局局长栗进路常委认为,下一个五年,河北必须树立“大旅游”理念,打破行政界限,着力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推动开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争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车网络体系,打造“京津冀公交旅游圈”,集中力量把环京津、太行山、坝上、滨海等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被李克强总理比喻为“中国经济黑马”的快递业,是我省增长最快、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省邮政管理局局长王跃委员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省快递业实现健康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后盾。“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列入京津冀协同示范区、试验区,为快递华北总部以及区域分拨中心落户河北,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创造了条件。”他建议,“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应将快递业列为重点扶持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园区建设、项目用地、车辆通行、末端投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省农业专家、省植保植验站副站长李春峰委员的兴趣一直在家庭农场上。据他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省共有各类家庭农场29,344个,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仅有4388个,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就更少了,只有723个。下一步,我省应从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机制入手,确定其法律主体地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同时,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给予补贴。”
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全面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发展是编制“十三五”规划躲不开的重要话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提出:“贫困不单纯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不足。”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在物质上的贫困逐渐消除,但其精神贫困现象依旧十分突出。
“要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必须走文化扶贫之路,即向农民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科技,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河北金融学院院长汤生玲委员认为,农村的发展,不要光顾着农民的“钱袋子”,也要重视农民的“脑袋子”,发挥好“钱袋子”对“脑袋子”的促进作用。
省政协文史委主任郭翠朵常委认为,在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群众“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上,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功不可没。“‘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有切实措施保证各级政府落实对‘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保证对农民读物配备的持续投入,最终保证实现全民阅读的基本条件。”
启智农民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农村文化。农村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民革邢台市委主委李晓英常委认为,政府应加强“十三五”期间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整理并建立以传统村落为窗口的文化展示体系,包括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用作商业、民俗和文化研究,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此,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边发吉在发言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河北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优化农村文化经济政策环境,构建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他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要编制各市、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具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
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方伟委员态度十分明确,建设文化强省,文化成果是首要的也是主体性的,因此必须重视我省标志性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他具体提出了“六大标志性文化产品”:一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一台品牌化和常态演出的舞台剧;一部能够覆盖全国文化市场的动漫产品;一套全面反映和总结当代河北文化建设发展的出版物;一种常态化、基层化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一个文化艺术展览、展演的中心平台。
“下一个五年,希望每个年度,我们河北都能创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标志性文化产品。”方伟说。
以就业、保险、医疗为抓手,积极促进民生改善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民工总数将达到3亿人。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北的农民工数量也将达到2000万人。对此,省总工会巡视员郭俊苓常委认为,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要充分了解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的各类人才,充分了解农民工年龄、文化程度、就业诉求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双方搭建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平台,减少企业用工和农民工找工作成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金凤凰’落户河北,又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安排就业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用工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人。我省是制造业大省,对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高技能人才,始终有着持续强劲的需求,但人才总量缺口一直比较大。2015年,全省高技能人才缺口达到了90万,而每年我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仅在6万人左右。
“这其中的关键是,我省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唐山市副市长、农工党唐山市委主委高瑞华常委提出,“十三五”时期,河北应当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人才强省提供支撑。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就越重要。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现代保险服务业”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正式文件中,且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了现代保险业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人保寿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孙铁男委员建议,必须将保险机制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之中,加大对商业养老金保险,企业补充工伤保险,农村新农合保险,旅游业、学生和教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意外伤害等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康宁等相关险种的政策支持,对保险公司养老健康、新农合、旅游、教育、小微企业的相关保险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优惠,不断提高运用保险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看病难、就医难依旧是我们身边的顽疾。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日均外来就医人员70万,其中23%来自河北。原因在于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来说,全国平均水平为4.94名,而河北只有4.32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9.48名,天津5.45名。
来自香港的特邀委员、新创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展翔认为,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突破的重要一项,北京“疏解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为河北医疗发展带来契机,河北应抓住机会通过医院共建、技术合作、人员培养等方式让河北医疗资源和北京实现均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