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鲨鱼 以艺术的方式

2015-12-08刘建珍

中华环境 2015年5期
关键词:艺术展海豚鲨鱼

刘建珍

保护鲨鱼 以艺术的方式

刘建珍

2009年,大学课堂,一部名为《海豚湾》的纪录片结束放映,全班同学面色沉重,甚至有人释放出了压抑的哭声。这部片子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海湾一角,海豚哀声四起,渔民笑谈交流,放眼望去,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

2015年,“鲨鱼与人类”当代中国艺术展上,当我看到充满哲理和张力而又触目惊心的“鲨鱼”艺术展品时,再次被震撼并感到羞愧。

面对杀戮,人类应进行彻底的反思,漠视将让我们成为屠夫,我们必须明白放海洋生物们一条生路就是救赎自己。

保护与救赎,艺术家们一直在努力。

“鲨鱼与人类”艺术展由侨福艺动和国际非营利组织野生救援协会联合主办,自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于摩纳哥海洋博物馆首站展览的9个月间,已吸引近50万游客前往参观。艺术展俄罗斯站将于5月28日携手莫斯科叶卡捷琳娜文化基金会正式开幕。结束国际巡展的第二站后,展览最终将回到北京,并于今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在国家博物馆收官。

“鲨鱼与人类”艺术展的使命在于探索鲨鱼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从鱼翅的过度消费到逐渐理解鲨鱼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升全民的鲨鱼保护意识。

侨福艺动创始人兼侨福集团执行董事黄建华先生表示:“这是一

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环保议题。面对世界海洋环境所受到的根本威胁,鲨鱼保护无疑是至为关键的一环。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诠释,‘鲨鱼与人类’艺术展将直抵心灵,比起科学说教的方式更能引起参观者的共鸣。”

俄罗斯站,“鲨鱼与人类”艺术展将一次性呈现来自中国、俄罗斯、摩纳哥、美国和西班牙的20位当代艺术家的非凡作品。艺术家通过跨领域的艺术媒介,包括装置艺术、绘画、雕塑、视频、摄影、诗歌和纪录片等形式,共同探讨我们与这一海洋世界的重要领主之间紧张而微妙的关系。展览将挑战我们对于鲨鱼的固有偏见,展现保护鲨鱼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意义,以及过度捕捞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叶卡捷琳娜文化基金会的创始人Vladimir和Ekaterina Semenikhin夫妇指出,“‘鲨鱼与人类’项目是基金会第一个聚焦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我们希望这一项目不仅能够向俄罗斯的公众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有趣之处和重要趋势,也能够引导公众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借由艺术的眼光传达自然界需要来自人类的关爱和呵护。”

“本次展览希望告知参观者关于鱼翅贸易的真相,它对过度捕捞的驱动已经严重威胁到某些特定的鲨鱼物种。” 野生救援 WildAid 创始人兼理事长 Peter Knights 先生说道,“唯一的长期解决方案是减少消费需求,中国有许多值得尊敬的意见领袖,例如姚明、成龙,同时,商界领袖和政府都是改变社会认同的关键所在。”

艺术家郑路的作品-荣誉的坟墓雕塑作品是由真实的超大号钢制鱼钩焊接而成的人的心脏的剖面结构,钢钩内向焊接,所以在心脏轮廓外部为光滑的钩体竖向结构,光滑的外表结构和充满危险的钩体内部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艺术家范晓妍的作品-双重庇护“双重庇护”是由一整块金属雕刻出来的作品。黄铜漩涡上布满黄铜带鱼,还有一些带鱼散落在漩涡周围和整件作品的上部,像黄灿灿的丝带或者像水母的须子一样,守护着里面漩涡包裹的仅露尾部的鲨鱼。这件艺术作品背后的想法是呼吁人类为保护自然多做贡献。人的力量很伟大,只要我们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很多生物就有了在地球上(它们的家园)生存的机会。

摄影师梁永光的作品-收获现场

猜你喜欢

艺术展海豚鲨鱼
海豚
鲨鱼
海豚的自愈术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聪明的海豚
国际现代艺术展在釜山
艺术展讯
艺术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