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015-12-08王媛媛

人间 2015年3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诚信中华民族

王媛媛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浅议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王媛媛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蕴涵着优秀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备受关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其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这将会有效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传统文化;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对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通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以便来维护、发展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其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缺失。当代的大学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涌入,在校大学生常常会因为受到自身经历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而出现盲目认同的问题,对于西方文化充满了向往,盲目的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比中国的亮”,吃着洋快餐、穿着洋服装、用着洋电器,却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经典典故一无所知,他们不以此为耻,反而觉得自己很时尚。不重视传统文化认识,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会因此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质疑或是持否定的态度,一些学生缺乏责任感,诚信意识缺,道德滑坡,缺乏礼貌与教养,过于关注眼前与现实,急功近利,进而存在着各种社会冷漠、见死不救的现象,这些都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明礼诚信”等传统美德相背离。致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扬,长此下去,将导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灭亡,甚至导致本民族的衰落,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积极的人生理想、宝贵人文思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定要受到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养分。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当今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主义意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在目前情况下对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意识加以改造、升华,将有利于加深在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提升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大对在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有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学生的信誉度,提高其诚信意识。古往今来,诚信一直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得之基。当今社会,诚信亦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则不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对诚信的功利化解读不仅致使诚信严重流失,而且使诚信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多的人缺失了其最基本的素质---诚信,人与人之间缺少最基本的信任,人们在猜忌和防备中生存、在无尽的博弈中虚度,社会信用的缺失换来的是运行效率的低下、改革创新的不作为、交易风险和成本的加大、投资营商环境的极度恶化,造假事件严重,各种事故频发,言而无信频频出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学术研究造假严重:为发表论文在数据上造假,剽窃抄袭他人论文,伪造证书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高校学生“借贷不还”:想办法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拖欠欠款,不按时进行偿还,甚至就不打算还,就此“消失”。还有的学生拖欠学费,把家里人按时给的学费挪作他用,甚至用来去吃喝享乐。这些问题积重难返,势必成为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极大阻力,势必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势必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诚信意识的准确判断。在诚信资源流失严重、诚信机制亟待重建的当今社会,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极具紧迫性和现实性。呼唤诚信,重建诚信的价值体系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世界已是当今高校思想道德素质工作的重中之重。让传统文化“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来引导我们大学生树立准确的社会诚信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诚信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说为人处事一定要以诚信为根本出发点,以诚为基础。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道德。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所倡导的求实、求真、守信、重诺的精神,也是今天高校校园的大学生们所应终身追求的崇高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教育途径。我们一定要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1]孔凡芳.略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5):176-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38-02

[2]孙翠.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1)

[3]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98-99

G641

:A

:1671-864X(2015)10-0153-0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诚信中华民族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