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2015-12-08山林林

人间 2015年30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心理

山林林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山林林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依据当前所提倡的在各个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根据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的结论,希望为培养全面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必要

目前,我国各阶段学校都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也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竞争力极为激烈的时代,社会人才需要拥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还需要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

一、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目前正在推行以学生的健康为主要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活动的素质教育,健康体魄是全面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表现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将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教学效果。高校学生正处于由校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时代竞争的影响,导致其个性心理发展不平衡,造成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叛逆、自责、依赖、孤独、焦虑等心理。这些心理形成主要是学生的心理、生理、成绩或个性等存在缺陷所导致。例如,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其他方面残疾的学生,在练习时会害怕因动作失误被其他同学嘲笑,进而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心理失衡。又因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开始自暴自弃,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或在参加集体项目时,无法肯定自己,但情绪又无法得到排泄,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定,形成重大的心理负担等。

有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不甚良好,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疾病。面对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有些心理较为脆弱敏感的人会出现害怕竞争、不上进的情况,且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这一情况下,学生会因社会需求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出现阴暗、烦躁等不稳定情绪,长时间无法得到开导就会产生心理疾病。有资料表示,有一半的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 43% 的学生对竞争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不信任他人,怀疑自身的心理。很多学生都存在意志力较低、为人处事太过自我的情况,只愿别人关心自己,却不懂得关心他人。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表现出偏激、自私等性格。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严重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学习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在体育课堂中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

学校的体育教育集合了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属于一种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采用一种公开、共同认可的方式进行竞争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其自制力,让其拥有坚毅的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很好地锻炼了其心理素质,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让他们感受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力与失败的滋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心态。

教师可以在运动中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观察,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然后对其进行体育训练,以此来减轻其心理障碍,并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让学生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获得一个宣泄口,在运动中宣泄出来,恢复轻松愉悦的情绪。心态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采取的行为、表情和意志等外在表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其心理状态。相关研究指出,运动和锻炼能够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并对心理疾病治疗起到帮助。

(三)促进学生机体健康。

健康身体以及良好的神经系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持人类生命正常活动的前提条件。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在人体生理和心理处于平静的状态下进行改变是体育运动的一个特点。体育运动能够让人体各项生理机制进入一个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并将激活人体毛细血管、肺泡、纤维和神经细胞,让各器官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学生机体的健康。

三、结论

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分析,有较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类似消极、 懈怠等精神状态来从事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必然受此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出现的大环境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跨过心理障碍,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享受体育活动中的乐趣,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所以,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

[1]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融合统筹促发展[J].节能与环保,2014

[2]吴来凤.体育教学大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演变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周遵琴.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毕节学院学报,2010

[4]王美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G807

:A

:1671-864X(2015)10-0146-01

山林林, 男,汉,1982,3,学历:本科,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心理小测试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