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及作用研究

2015-12-08褚颜魁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意识校园大学生

褚颜魁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公教部,河南 郑州 451400)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及作用研究

褚颜魁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公教部,河南 郑州 451400)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偏失。提出了应该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优化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作用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已成为新型人才的重要内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素材和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的人文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热点,那就是如何培养大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现在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却出现了荣辱判断能力丧失的问题,仅仅按照个人的喜怒哀乐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荣耻不分,甚至混淆是非。在大学里,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的基本准则就要懂得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即“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它包含两层含义:懂得感恩和学会报恩。懂得感恩,是指懂得和领会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情;学会报恩是指要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在大学校园里、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感恩意识却呈淡薄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际交往方面漠视友情。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思考问题多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较少主动理解他人,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交际中往往存在明显的功利心,有利于自己的人才去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过多地在意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而不去思考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较缺乏宽容与谅解、尊重与互爱。

(二)学校生活方面漠视恩情。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虽然有着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却揭示了“师恩”情感的美好。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老师并不尊重,见了面不跟老师打招呼,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旷课,对老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但不少大学生却忽略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意见很大,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三)家庭生活方面漠视亲情。

父母是人生中最大的恩人,他们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是最应感激的人。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父母,甚至还做出了很多让父母伤心的举动。很多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对父母不懂得孝敬、关心,只知一味的索取。

(四)社会生活方面漠视恩情。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国家、社会给予个人的是无尽的帮助和支持,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然而由于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对社会公德不予遵守等。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看法很片面,往往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缺乏使命感,不懂得以所学回报社会,缺乏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受到一些错误思想及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所致。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新的科学技术被引进的同时,西方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形态也涌入我国,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思潮,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致使部分学生凡事以得失来衡量,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另外,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颠覆图谋,他们一直力图通过宗教信仰、文化侵蚀等多种方式,占领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

(二)学校德育的缺陷。

我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现象,中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而高校教育又过多地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强调就业率,致使教学仅以就业为目的,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评价、入党、资助等方面也存在只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现象,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的淡化,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家庭教育的偏失。

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偏差,主要包括:重智轻德、只顾眼前利益;强加自我意识给子女,希望子女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等等。这种功利化色彩过强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是不利的。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不少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不需要回馈。遇到一点不顺,就满腹牢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他们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要加强德育,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见,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一)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高校应以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将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之情,使其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将知恩、感恩作为人生追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

和谐的育人氛围是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条件,它不仅包括浓厚的人文氛围,而且包括感恩氛围。可在学校设立“高校感恩节”,利用党团节日、教师节、母亲节、劳动节等常规性的节日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感恩演讲赛、辩论赛、优秀感恩电影展等多种活动,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氛围,使同学们树立饮水思源、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感恩意识,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增强学习的动力,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三)优化校园文化陶冶学生。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并创造的文化氛围、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的物质形态和活动方式。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弥散性、潜隐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机理,无时无刻不向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导向和规范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被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创造和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如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设布局、人物雕塑等物质载体,将一些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等的名言警句、优良行为、典型人物等“镶嵌”其中,让学校中的草木、墙壁、空间“诉说”感恩的美德;以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为中介,将知恩、谢恩、感恩的观念和行为渗透其中,利用健全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和规范学生,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孕育知恩、谢恩、感恩的文化氛围,形成忘恩为耻的舆论环境,陶冶学生的感恩情感。

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感恩教育。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德育中,经常出现单项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原理理论的灌输轻学生情感的培育,缺乏“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而感恩教育立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也正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感恩教育。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人却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亮过、爱过自己的人,感恩之心严重缺失。我们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清醒认识到: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当有恩不报的现象越来越多时“,谁帮人谁就是傻子”、“硬起心肠来做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由此可见,感恩教育不仅是高校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在大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感恩为人生精神支点,自觉践行荣辱观,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构建校园和谐的人文环境需要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是社会的主体,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因此,培养具有感恩意识的大学生,营造一个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尊重他人就是肯定人的人格、价值和尊严;会感恩的人,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领悟关爱的真谛,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尊重他人,知恩图报是以人为本、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志。反过来,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同样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有利于学生传统美德的形成和提升,有利于学生人格内涵的优化和思想品质的升华。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校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人文环境,从而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四)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行为。

感恩意味着感恩者对对方行为的肯定。这种肯定会强化做善事的人的心理。反之,做好事者的行为如果得不到肯定,会弱化他的类似动机。感恩意识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养循环的幸福感,进而有助于形成更加和谐的共享社会。

大学生只有懂得了感恩,才会铭记友情,感朋友相助之恩;才会铭记恩情,感老师、学校培养之恩;才会铭记亲情,感父母养育之恩;才会铭记社会培育之情,以所学回报社会。只有懂得了报恩,才会勤俭节约、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热爱祖国,才会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所学回报社会。

G641

A

1671-864X(2015)11-0160-02

褚颜魁(1985-),男,河南滑县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意识校园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