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5-12-08王娟娟张亚南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精神体育

王娟娟 张亚南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王娟娟 张亚南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教学不仅是育人技能,更是丰富人的内在世界。文章从精神教育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高校体育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精神教育;体育教学;特点;策略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的意义

在日常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文化课的课程教育,其中精神教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科目。尤其是通过精神教育的指导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情激趣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

(一)精神教育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人的内在精神决定人的外在表现,通过精神教育,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意识,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好奇心强、热情度高、表现力强的群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性格特长和学习方式出发,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学生的这些优点都充分的展现出来,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来,体育的教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活泼,这在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到体育学习与锻炼带来的享受。这也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精神教育拉近师生情感关系。

体育作为一门互动性较强的学科,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里既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的关系,通过实施适当的精神教育,一改以往单纯枯燥乏味的围着学校操场打球、跑步、跳高等运动和体育课寥寥无几学生的现象,增强双方的了解与理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以此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高校体育精神教学必要性分析

(一)体育精神教育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

高校体育教育是融合了多方面素质教育的过程。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加强精神教育,既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中,良好、端正的精神,不仅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同时也可以给自己提高动力,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精神变化,比如课前、课中、课后都要注意观察和调整学生的心理,引导与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精神,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体育的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教育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学生的精神教育时,应当时刻善于创造体育运动情境,以体育精神鼓舞学生、关爱学生、身教言教,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把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的。

三、新时期高校体育精神教育建设策略分析

(一)提升教师开展精神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力量。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开展精神教育的能力。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培训与教师自我学习提高这两种途径,来实现教师掌握科学的精神教育方法,其次,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培养教师影响和改变他人精神的能力,体育。

(二)在精神教育中充分实现交流互动。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沟通,更要在课前和课外时间都要对学生进行交流,尽量避免隔阂的出现,只有这样才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根据学生特点深层次的发现学生的潜力,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比如,在选择体育项目时,一改以往单调乏味的跑与跳,多选择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本身也是精神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制定科学的精神教学方案。

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制定体育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地在学生中间征询意见,将精神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还要调动学生参与方案设计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案制定后,要专门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集体培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找出方案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并加以修改,评选出优秀体育教师,并传授以相关工作经验和心得。

(四)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由于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家庭背景、风土民情、生活习惯等都各不相同,加之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造成群体之间差异较大,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增强精神教育的渗透,首先教师要有认识到差异性的良好心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的与之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入了解学生,不能带有变色眼镜对待学生,针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方案“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努力通过精神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积极营造出适合于精神教育的教学环境。

适合于精神教育的教学环境的营造,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掌握大量的精神教育素材,这项工作可以由专门的体育教学教研室从体育教材中深度挖掘精神教育素材,配合体育教师的实践教学共同完成,并将这些经验细化具体,不断总结精神教育的经验,由教研室收集,统一整理指导教学环境的设计。此外,还要鼓励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如日常多看一些关于心理、社会学的书籍等,从中积极发现促进精神教育的理论及方法,并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完善。

四、结论

精神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理念中不可分割重要环节,因此,精神教育事业当前我们所缺少和所提倡的。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扩招政策,高校学生数量越来越过。未来如何完善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策略,进一步融入精神教学理念,大力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发展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

[1]邓毅,冉文青.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精神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2]任延峰.精神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

[3]李斌.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

[4]陈小艺.精神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3.

[5]那海波.高校体育教学中精神教育渗透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0,14.

G807

A

1671-864X(2015)11-0148-01

王娟娟(1983,3-),女,汉,本科,职称:讲师,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张亚南(1988-),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学历:硕士,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精神体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