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中和”思想探究

2015-12-08曹阳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中和中庸君子

曹阳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 100081)

孔子“中和”思想探究

曹阳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 100081)

先秦儒家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孕育了中华美学思想的胚胎,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主流和导向。历代文论家、美学家无不从儒家美学中吸取养料和继承传统,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革新和创造,形成颇有儒家色彩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同时,儒家美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遗产,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始终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铸就了我们民族独有的审美特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一直到独特的审美语言、审美范畴、审美表达形式。

孔子;中和;文质

一、以中和之美为审美核心

“中和”一词最早见于《中庸》。《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子释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中庸乃伦理根本原则,中和为美学最高标准。中和、中庸,均以无过、无不及为标准,秉执厥中、和谐统一。中和思想在儒家美学观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儒家孔子美学观之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旨所在。因而,弄清孔子美学观中的“中和”思想,无疑是理解和把握孔子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西古典美学都崇尚“和谐”,以“和”为美是西方古希腊美学和中国先秦美学的共同追求。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在于以“中”的方式来达到“和”的目的。孔子在《论语·八情》中指出:“《关雎》乐而不淫,衰而不伤,”就是要求审美必须适度,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走极端,也不过份。因为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认为过度与不及一样都是片面错误的,既要反对“过”,又要反对“不及”,不能各执一端,走向极端。要克服“过”与“不及”的毛病,最好的方法是使两者相互调节:“过”则节之,“不及”则补之,断其“过”而补“不及”,从而使其合适相宜,恰到好处。《礼记·经解》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具体对“中和”提出规范和要求,在艺术中和审美中就具体表现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

“中和”思想也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中,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艺术观、审美观,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中和之美”成为中华民族所普遍遵奉的最高审美境界,成为一种审美模式、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中国艺术可谓是“中和之美”型的艺术。

从总体上看,唐诗的温和、典雅,宋词的婉约、缠绵,元曲的委婉、平正,说明中国诗词一贯崇尚含蓄美、蕴藉美、端庄美。中国古典戏剧一贯追求“大团圆”结局,满足观众的平衡、和顺、圆满、自足的欣赏心理,深受“中和之美”的影响,中国画追求宁静、淡泊、高雅、平和的意境,正是中国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境在审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是一种“中和之美”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如此,中国文化亦如此,都浸润透“中和之美”的意蕴。

“中和之美”不惟作为一种审美模式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审美思维方式而存在。强调“中和”就是强调朴素辩证法,对后来的艺术辩证法大有启发。它主张辩证处理对立双方的关系,反对极端,提倡互济互补,取长补短,有利于校正审美导向和辩证处理审美和艺术中的各种关系,诸如文质、因袭、言意、形神、道技、礼乐、善美等等范畴。以“中和”的思维和方式来调节、调整这些关系以使趋向和谐。

二、文质相和

孔子的美学思想里有两个重要的范畴,即“文”和“质”,孔子曾着重论述了二者矛盾统一的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就是文采,华饰。质就是实质,指事物的本质。文、质的关系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辞藻,就显得粗野。文采辞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所谓“华而不实”,“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韩非子难言》)就像祭神的颂词一样,有漂亮的文词而无实际的内容。朱熹曾解释:“彬彬,物相杂而适均之貌”。“文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孔子认为,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彬彬”、文质兼备,“文”与“质”的统一,是孔子“中和”思想的具体论述,也是孔子文学艺术审美的标准。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充分理解了他的意思,就把这两个方面概括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把“质”与“文”的内在统一关系就更加清楚明确的表达出来了,即是“质”与“文”的高度统一。

另外,孔子又是很注重一个君子的外在形象的,《论语·颜渊》中记录了一段孔门弟子与棘子城关于外在形态之美的争论:“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不同意棘子城对“文”的价值的否定,认为如果没有“文”与“质”的区别,就好像把虎豹的色彩斑斓的毛色去掉以后,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也就没有区别了。无独有偶,另以为证,刘向在《说苑》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由是观之,孔子并不是只注重内在而忽视外在,亦不是只注重外在而忽略内在,而是一个坚持内在与外在高度中和的论者。

三、美善相和

美与丑应该从艺术标准来判断,善与恶应该是属于伦理的或政治的范畴。孔子往往把美与善混同起来,甚至认为善即是美。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这里“斯为美”就是指“礼”“和”这些道德、礼仪、制度而言,“美”就是美好的意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这里美恶对举也是善与恶的同义词。又如: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这里的“五美”完全是从政治、道德的标准讲的。除了说君子应该衣冠整齐,目光端正,仪容矜庄,使人见而生敬畏之心,是说君子的容貌、仪表外,其余讲的都是为政的作风、道德问题。“五美”与“四恶”对举,也表明这里的“美”就是“善”的同义词,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正因为这样,所以如“以仁为美”。(《里仁》)郑玄注“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就直接用善来解释“美”字。以仁为美,完全是就道德意义上讲的,不仅与善同义,并且“里仁为美”这个“美”字在日本天文本、高丽本等就作“里仁为善”。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这里“美”指的是才能,骄、吝则是从道德品质、作风上讲的。一个人的道德、作风、才能,都属于“质”的方面,心灵美、行为美,这些都属于内在的美。孔子把美、善混同起来,也可以说他重视这种内在的美,与他注重“质”的思想相一致。内容和形式是相为表里,不可分割的;美与善也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也注意到美与善是有区别的,但认为美和善又是统一的。《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孔子在齐国专心致志地学《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就是说,《武》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为什么呢?朱熹解释说:“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让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朱熹把舜之德说成是天生的,武王之德是恢复的,显然是继承了孟子“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尽心下》)的说法,这是唯心主义先验人性论的错误观点。但他认为美是声容表现于外的形式,善为美的实际内容。从形式和内容上区别美、善,则是有价值的,也把孔子对美善的区别讲清楚了。

孔子认为美和善是有区别的,但美和善又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美是审美的标准,善是为政,道德的标准。《韶》《武》这两篇乐章在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的标准,所以说两者都是“尽美”的。

就政治、道德标准来衡量,舜以揖让而得天下,并且达到了“太平”,这就是《礼运》所说的“选贤与能”的“大同”之世,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所以说是“尽善”,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以征诛而得天下,正如吴季札看到演奏商汤的舞曲《韶》就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圣人之难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汤、武是一个类型,汤有“惭德”,武王也如此,并且武王也没有达到“太平”,在《礼运》上属于父子世袭的“小

康”之世。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未达到“尽善”。孔子注意到“美”“善”的对立和统一,这在美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结语

观孔子美学思想之中和之道,不免产生对中国美学的二重性认知。一方面,孔子美学观中的中庸原则,给中国美学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美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持理性的克制态度,不致出现淫滥或不及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庸原则有意识地控制艺术的自然发展或本我发展,这常常成为艺术反映尖锐社会矛盾现实的障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正是中庸这一原则在艺术审美领域的局限性所在。

以上对孔子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透视,远没有揭示出孔子美学观中全部的中和思想。然仅此足以证明,孔子美学观之中和思想如此博大精深,已经达到了先秦时期中和思想的最高峰。总而言之,儒家美学思想以先秦孔子美学作为内涵和基础,已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一种审美模式。而孔子的“中和”思想,则作为其中重要内涵在中国美学史和哲学思想史上得以阐发,地位卓然,对于中国美学史及中国思想史都有深远的影响。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14

[2]李泽厚.[华夏美学之美学四讲].上海:三联书店.2014

[3]李泽厚.[论语今读].上海:三联书店.2012

[4]赵士林.[心学与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赵士林.[中华传统文化开讲——文史精讲].北京:中华书局.2014

[6]赵士林.[美学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9]王国轩.[四书].北京:中华书局.2011

F01

A

1671-864X(2015)11-0054-02

猜你喜欢

中和中庸君子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中和”的大美之学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