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意向性—写意雕塑的比较

2015-12-08郎济明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雕塑创作艺术

郎济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中西方意向性—写意雕塑的比较

郎济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本文从中西方“写意”性雕塑的发展历程入手,对二者存在的区别进行详细的分析。

中西方;“写意”性雕塑;比较

一、“写意”性雕塑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写意”性雕塑的历史。

所谓西方,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中国版图之外的环宇世界。相对于中国的艺术发展体系而言,西方艺术的发展进程更为复杂。具有写意性情感的作品非常常见,针对“写意”或着与“写意”相类似的阐述也有不少著作,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写意”的概念,更没有发展成中国那样比较系统性的、承前启后的理论体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西方艺术的一些作品,只能充其量说具有一定的意象感觉。

在西亚地区的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中,保存着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王萨尔贡一世的青铜头像。这位自命名为“世界四方之王”的王者雕像,表现出了一种粗犷豪放而且剽悍的气势,极富个性并充满生气。其面部塑造简单而逼真,胡须头发的装饰手法独特而又有力度。随后的古巴比伦文明中,约建成于公元前1800年汉谟拉比王的《法典柱》。

(二)中国古代“写意性雕塑”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与我们民族的孕育与发展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就是主要通过雕塑作品来传达的。这些石刻、陶瓷的雕塑作品,借助他们强大的生命力,穿越历史来到时下与我们交流,体现出一种永恒的存在。当我们的祖先在制造第一件石质工具时,用泥巴塑造出第一件陶罐的时候,他们就具备了最早的审美感知。虽然他们当时制作工具的用意是为了生产、生存并不是为了纯粹的审美。

西方的写意性雕塑,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写意雕塑,与中国写意雕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本来可以不作比较。但是从文化形态的角度来看,对二者的比较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可以为深入了解中外雕塑艺术的早同拓展另外的渠道。

中西方写意性雕塑相同之处,很明显,就是都为精神活动的产物,都是由于感情的抒发所生。还有一点,就是在创作时不受规矩约束,自由夸张,任意所适,在于大无外、于小无内的空间里自由尽情地抒发情感。中西方写意雕塑的相同之处显而易见,故无须多言。相反,二者的不同之处才应是所要关注的重点。

二、形而上的比较

(一)世界观之异。

第一是意识文化内涵的不同,所形成的思想认知的异同。这种世界观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写意雕塑不同的最重要因素,不但只有雕塑艺术,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西方人的哲学思想对起源问题的追问向“神学”与“科学”两个方向延伸并探究;中国人却在“神学”与“科学”之间发出声音。

这两条主线穿越了西方雕塑,当然也影响了西方的写意性雕塑。西方的雕塑深具神性本体的超载,从而具有崇高、悲剧的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即人与天和谐、天与地和谐、万物和谐归一的“一元论”。这个“一元”文化,靠礼乐制度来维系。

(二)艺术价值取向之异。

西方的雕塑重“人工”,追求艺术的酷似、真实感,讲究再现和忠实描摹,运用解剖、透视等科学观念用青铜、白石等无生命力的材料,把制作的雕塑,推敲的细细入微,让观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我国古代的雕塑作品以内在的精气神为创作的灵魂,以形神兼备,以意托形为追求的高标准的追求。在制作过程中会尽一切可能利用材料的外形,把材料的形体特点运用到极致。以“应物象形”、“因势造型”为造型手段,追求稍加雕琢便意趣十足的审美趣味。

(三)艺术境界之异。

西方的写意性雕塑注重的是刻画对象的生理特征和形体,注重的是在石头、青铜、泥土里注入生命。所表现的内容几乎完全是神话故事和对象的生活场景再现,是用雕塑来叙事。

中国的写意雕塑艺术则追求意的阐发,注重神和韵,讲究气和势,更注重对所塑造对象个性与精神世界的挖掘,追求诗意,追求化外之境。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进入角色。中国的写意雕塑主要是以意言情,当然也有叙事的成人。中国人以含蓄、朦胧得有些暧昧的意象手法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并将自己的情感与之紧紧相连,追求“天人合一”之境。

三、形而下的比较

(一)形式特征之异。

西方传统的雕塑多以团块手法来展现力量之美,以坦率得近乎直白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对自然造物的讴歌与赞美。

中国古代的雕塑以线和圆为典型特征,与书法、音律和绘画相通,具有很强的书写性、绘画性。绘、塑结合是中国雕塑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创作主体之异。

西方世界尊重人,人是世界的真正主宰,而人所造出的“神”是为人服务的。故西方的雕塑多出现具有肖像性质的作品。

而中国人却重“神”,认为“神”可通天,具有无上的超自然力。所以中国的古代雕塑几乎没有出现为生者塑的肖像,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20世纪初期。故在中国雕塑史上,佛像、动物像居多,人物像则居其次。被塑造的对象(物或者人)是被看、被欣赏、被把玩的对象,原来主体性的人居于退守状态。士兵、杂技艺人、农人的人像之多,却是大多失去了主体人格,成为陪葬的器物,当然也缺失了人作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力。中国是在“造神”不休。

(三)雕塑作者的身份不同。

在西方,从事雕塑创作的人具有自由之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古代中国,因为主流社会不重视,所以雕塑从来都被视为雕虫小技。雕造者隶属于“百工”之籍。其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身自由,为宫廷宫府服役而创作,创作时多受限制与约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雕塑家有幸留下名姓者少,雕塑理论几乎成为空白。

雕塑艺术的创作,创作者、创作思想、创作形式、创作主题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简单阐述中,可以大致了解中国西方写意性雕塑的主要区别之处,并由此及彼,可以推见二者存在的其他区别,甚至于相对应的历史阶段中的重要作者或是重要作品的个案差异。综上所述,“写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此,可参与“写意”没有国界,没有疆界,只有因民族和地域而产生的国别,只有国别模式。

J305

A

1671-864X(2015)11-0025-01

猜你喜欢

雕塑创作艺术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