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

2015-12-08徐驰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古文康熙文体

徐驰

(郑州外国语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

徐驰

(郑州外国语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本文从文章学的角度,对清代康熙的文化著作《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古文评论》强调文章应该与儒家义理相符合,追求纯雅,强调文章的文体。本文从文道论、文体论和雅论三个方面论述了其文章学的思想和意义。

文章学;《古文评论》;醇雅

《文章评论》一书的作者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其于康熙二十四年选编了一本《古文渊鉴》,并详细的评述了书中所选的古文,由张廷玉汇集了康熙皇帝对这些文章的评论并集成一书,就是《古文评论》一书。该书共1391条,分为十八卷,主要为文论,是其文章学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康熙通过这种形式来对当时文坛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对当时的文章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古文评论》中的文道论及其意义

《古文评论》一书的作者康熙皇帝非常推崇程朱理学,将其推崇为官方哲学。《古文渊鉴》了大量宋代理学家的文章,例如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其中以朱熹的文章收录最多。

根据朱熹的文道观念,其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章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内容,技巧和形式都是次要的。康熙在《古文评论》中也继承了这种观点,将“可以鼓吹六经者”作为文章入选的首要标准。在朱熹的《与刘共父书》一文的评论中康熙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并非可以为文,而是理胜则文自然敏妙。欧阳修曾经提出“道胜”的观点,也就是不仅要在思想上提升自我的修养,还应该积极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康熙对欧阳修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其中的“道”改为“理”,提出文章的“道”不应该超出理学的范围。这与康熙的封建帝王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康熙强调文章的思想主旨应该符合儒家义理,追求文章的醇正,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来巩固统治。因此其推崇《汉书》、贬低《史记》,其理由就在于《汉书》更加符合儒家正统规范,而《史记》则驳而不纯。在《古文评论》一书中他反复强调“典正”“纯正”“醇正”,都是从这一方面来对文章进行点评。康熙统治时期全国政治基本比较平稳,其重视文治,确定官方哲学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后来的官方文章的基调,也对清朝的雍正、乾隆皇帝提出的“文必清真雅正”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康熙也要求士子要积极学习程朱理学和文章,对康熙的文道观进行了反映[1]。

二、《古文评论》中的文体论及其意义

(一)《古文评论》中的得体论。

在《古文评论》一书中康熙非常强调文章的得体,也就是把握好文体特征。《文心雕龙》中曾经对各种不同的诏令提出了不同的文体要求,康熙在《古文评论》中对刘勰的观点进行了申发。康熙强调简洁是文章得体的首要条件,强调实用主义的文章观。康熙对于清朝的统治常怀有忧患意识,认为奏疏过于繁缛会导致失去实用性,也会增大皇帝批阅的工作量,最终造成皇权的旁落和统治的不稳。这种崇尚简洁的观点也从推及到了其他的文体。与此同时朝廷的应用文章还应该做到庄重典雅,才能称之为得体。康熙将政治学和文章学融合起来,对不同内容的诏令提出了不同的得体要求。例如康熙皇帝赞为得体的文章有《蝗灾罪已诏》、《王资深等并除监察御史制》等。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诏书中尤其要讲究得体,避免文辞过于严苛而导致少数民族的民心不稳。这既体现了康熙的文体观,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2]。

(二)《古文评论》中的辨体论。

对文体的辨析被称为辨体,这种风气在元明两代非常盛行。康熙皇帝对此非常重视,通过圣旨的方式要求翰林院做好辨体的工作。辨体的意识在《古文评论》一书中随处可见,这也体现了康熙能够精要的把握各种文体的特征。与此同时他还能够把握文体风格变化的趋势,以此来点评历代的文风。例如在对汉文进行评论时,康熙不仅对当代著名的文学家董仲舒和贾谊的文章多加点评,还高度评价了与贾谊同时期的贾山的文章,认为其开启了西汉文风的转变。在文体风格演变中,前后时代往往具有剪不断的联系,因此康熙也非常重视辨析文体风格的渊源,能够发现一些能对后代文风进行影响的文章,例如其认为《罢初陵县邑诏》虽为汉文,具备汉朝文章的沉郁风格,但其华美的文辞已经开启了唐代文风的先河。

(三)《古文评论》中的骈文观。

骈文在唐宋古文运动之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体,不能承担“文以载道”的任务,清初仍然承认这种观点。尽管康熙具有非常强烈的文道观念,但其对骈体文这种文体本身却并不反感。康熙比较重视章表奏议这一类的应用文体,为了宣读的方便,这一类文体常用骈文。因此康熙认为只要骈体文能够起到经世的作用,就不应该拘于格式而对其进行贬低。康熙虽然反对骈体文的浮靡,但只要能做到言之有物、运之以情,骈体文也同样能做到自然雅健。康熙在《古文评论》中选择了八卷骈体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骈体文的地位,也影响了当时的古文观念[3]。

三、《古文评论》中的雅论及其意义

醇雅一直是康熙文章学思想中推崇的一个观念,并将其作为作文的基本目标。其在《古文评论》一书中对《郭逵自致仕起知潞州》《评选寺监官诏》等文章的评论中都对其“古雅”的特点进行了肯定。在康熙的文章学思想中,雅首先指的是内容之雅,也就是与儒家义理契合;其次指的是风格之雅、词令之雅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醇正。

与此同时康熙认为文章的简洁也是一种雅,因此文辞简洁又可以成称为文辞之雅,命意简洁以可以称为命意之雅,这也体现了当时的官方文章政策。康熙尤其推崇西汉文章的雅,例如其对刘向《条灾异封事》提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做到了辨而裁,雅而赡”。在对其他朝代的文章进行评价时也会以西汉文章作为借鉴来评论文章之雅。康熙的这种观念对同时代学者的影响很深,也使清朝后世一直将雅作为一个持续性的文章政策,提倡“尊雅之风”。

四、结语

本文对康熙的《古文评论》中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康熙是一个封建帝王,其文章学的思想强调实用性,对应用文体的关注程度较高,强调文章的思想主旨要符合程朱理学的观点,并推崇文章的醇雅,能够把握文体特征,其文章学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整个清代的文章风气。

[1]黄湖滨.文章科学发展观:曾祥芹对文章学事业的战略性贡献[J].焦作大学学报.2010(03)

[2]吴承学.中国文章学成立与古文之学的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

[3]祝尚书.关于文章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3(01)

I206

A

1671-864X(2015)11-0012-01

猜你喜欢

古文康熙文体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康熙朝南府、景山机构的设立与演变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康熙下象棋
康熙隐忍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