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章句解读老子“圣人之道”
2015-12-08刘怡佐
刘怡佐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
从《道德经》章句解读老子“圣人之道”
刘怡佐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
老子提出“圣人之道”是为了解决“天道”与“人道”之间的矛盾。圣人在老子心目中是上可顺应“天道”,下可辅助“人道”的。老子本身深观宇宙自然变化之道,他所期盼的圣人不仅仅是理想主义的道德仁义的君子,还是要合乎自然之道的人。
道德经;老子;“圣人之道”
《道德经》明确提到圣人之道的有24章。老子的圣人之道是体现“天道”的人道,是整个社会都遵循“自然”的人道,是沟通天道和人道的中间环节,是天道的具体最佳实践之道。理解和把握老子的圣人之道可以从《道德经》章句中得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创造万物纯任自然,不流于偏倚,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施以好恶的感情。圣人不以仁爱之心待百姓,让百姓自生自息。这些都是圣人顺任自然精神的表现。圣人对待百姓正如天地对待万物一样,也是视如刍,任其自生自灭,不加爱护。神人这种态度正是他任自然精神之表现,由于圣人的任自然的精神,百姓才得以保存了他们的自然性情而不失真。这便是圣人的“为无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是效法天地,圣人之道就是有所作为必须效法天地,顺其自然而为。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的运作永恒而无穷尽,天地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无私,不自觉其生,不自贪其生,所以才能长生而长久的存在着。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效法天地不自生的精神,处处谦让,所以圣人虽然把自己置于身后,结果反而居于人之前,圣人虽然把自己的生命置身度外,结果反而保存了性命。这就是无私之人反而能成就己私。圣人之道就是无私无我,兼济天下而不以为私,具有宽阔伟大的胸怀,铲除利己的观念。
“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反对物质上的锦衣玉食,那些物质在他看来都是不必要的。圣人重视内在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奢华享受,老子认为过多的外在欲求,不仅不能真正让人得到快乐,更可能是痛苦失落的根源。圣人之道就是不去注重外在物欲的享乐,而应去追求内心恬淡舒适的精神层面。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圣人无主观自执之心,圣人清净无为,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圣人之道便在于圣人无我,圣人无我,则能舍己从人,顺任自然的规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老子认为圣人治国是“以道莅天下”的,“道”既然是无为的,圣人也要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保持清净、朴素的天真,做到了清净无为人便会有幸福感。圣人之道就是无欲不争,清净无为。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所以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行不言之教,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王邦雄指出:言之下,正是行不言之教,身后之,亦是处为之事。如是,圣人既不贵不尚,天下人民亦不起可欲知心与欲得之志,自可知足知止,素朴自得。此其所以然之故,就在圣人欲上而言下,欲先而身后,正可以维系政治场上的和谐。圣人已位居民上,权在民先,若不知言下身后,以求平衡,则必形成老百姓的重压,而深以为害。[1]圣人之道在于行不言之教,以人所归属的自然醒和社会性看待整个人生,尤其看中人的自然属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真实可信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会争辩,会争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帮助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利万物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老子的圣人之道,具有悲天悯人的仁爱情怀,从大道哲学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和慈爱、人类命运的发展和归宿以及万物的化育都进行了思索,从天下即整个世界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从文明的建构和制度方面进行深层的思考和规范,主张朴治,解决天下人民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和困境,反对背离“道”的原则,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而为所欲为的执意“有为”。
[1]王邦雄:《老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1983,第170页。
B223.1
A
1671-864X(2015)12-0064-01
刘怡佐(1988年-),女,汉族,湖北,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