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5-12-08孟静
孟静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白岳学校,河北 保定 072450)
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孟静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白岳学校,河北 保定 072450)
“认知同化论”的观点认为已有的认知结构是造成学生学习影响的重要因素,简单地说,持有这一观点的教育者认为新知识的接受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必须存在关联性,在相互作用下才具有学习意义,最终形成新旧知识的融合,即“同化”过程。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而言,化学概念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充分掌握并理解化学概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认知同化论的原理,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展开研究和实践。
认知同化理论;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教育实践
概念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与一般的理科类学习不同,化学是建立在大量现实存在试剂反应的基础上的,是一门实验性、总结性、自然性较强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通常是以口授脑记形式展开,大量生僻的符号和内容,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概念,也无法直接展开应用,影响现实学习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结合认知同化论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给予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重要的指导。
一、认知同化理论概述
“认知同化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由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这一理论与传统的认知理论不同在于,强调个体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功能。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并转化成自己所有,关键在于已经具备的知识范围、知识结构是否和新知识内容相融合,并实现“同化”。这一理论的提出,同时也强调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相对应地,如果学生不具备完善的认知结构,新旧知识也就不具备同化的意义。
认知同化理论引入国内以后,形成了两个实践中的必备条件。其一,学生必须对已经存在的知识和已经有的知识进行相互联系,并实现这种能力的常态化。其二,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快速联想到以往的知识内容。
二、化学概念的重要性
(一)认识化学基础理论,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概念是任何学科开展中必要的内容,也是了解一门学科的最先接触到的东西。从初中化学内容上分析,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化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当学生克服一切困难,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时,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强化学生对化学理论的本质性理解。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知识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但这些内容以前的学习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学生甚至无法理解化学中的术语和现实中的称谓究竟有什么分别,而理论知识又要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知识。
(三)促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规律。认知同化论的应用,简单地说是要在脑海里有一个体系,用来模拟化学概念的具体形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参照物。将陌生的知识变成熟悉的“知识”类型,这样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记忆和使用。同时,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是科学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性的知识,而学生有效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充分了解、掌握现象和实质的内在关联,能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一)选定适用范例、实现上位概念。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初阶段,而概念的学习则是整个化学课程学习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初中化学中有很多概括性、综合性强、范围广的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前提条件,这些概念能否顺利、正确地构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影响巨大。对于该类概念的教学,教师应该对相同类别事物中不同的多个实例进行反复性的分析和比较,并用归纳和总结法对同一类事物的内在属性进行概括,进而实现对具体概念的掌握。
该类概念的学习所要具备的一个内部条件就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能够促进新概念构成的相对应的下位概念。具体而言,上位概念的思维形式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上位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应用化学演示试验、视频及PPT等方法来讲课,可让学生对概念产生具体、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二)选准上位概念、同化下位概念。概念同化就是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以化学认知结构为基础,把新概念进行分解和构造,让新概念和以往化学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合适的概念关联起来,再使新旧概念间相互影响,然后把新概念归进以往化学认知结构中。在初中化学概念学习中,大多数是下位概念的一次同化。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找出和新概念相关的上位概念,并将新概念转化成下位概念。
(三)全面消除混淆、协调组合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概念的学习中容易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化学知识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初中阶段学习的是简单的基础反应知识,需要记忆大量的元素表、反应原理和一定的计算。但是一股脑地将知识传给学生,在学生的认知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参照物,所以学习起来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开展。
从现实角度分析,化学概念是由于通过认知结构中既有的信息进行再分解和再组合得到的。该类概念的学习和掌握,需以学生化学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的同位概念为基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区分及归纳等能力。另外,还需要教师指出全面消除概念混淆的有效方式,进而实现相关概念的协调和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外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进而有效消除概念上的混淆。
四、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概念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同化理论,加深学生的转化能力和理解能力,并科学、恰当地得到运用。就目前来说,我国初中阶段针对认知同化论的应用并不广泛,现实操作中还有一些的问题。因此,要加强认知同化论的实践性研究,有效提高化学概念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郑海燕,应桃开.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04:40-42.
[2]温连瑛.认识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151.
[3]陈茜.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30.
[4]付清秀.认知同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成才之路,2015,15:81.
G633.8
A
1671-864X(2015)12-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