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与团队一起奔跑
2015-12-08李学梅
□ 文/李学梅
用“心”与团队一起奔跑
□ 文/李学梅
编者按:李学梅当选为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论及个人时,她更看重团队荣誉。从她身上,可寻觅那一代新闻人的敬业轨迹:从被帮被带,到自己“传帮带”,与团队共同进取,收获满满。
说起“传帮带”,我不禁想起25年前我刚进报社时,一篇百字简讯被带我的老编辑改成了“大花瓜”,老编辑并没有把改后稿扔给我誊一遍了事,而是一处一处给我讲为什么要这样改。
这就是“传帮带”,这是《北京日报》的优良传统,因此,从我当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下去。
一位年轻记者的成长案例
8年前,我通过竞聘成为《北京日报》社会新闻中心科教卫部主任,我把跑了多年的医疗卫生口交给了部门里的年轻记者方芳。
交接“口”时,我跟方芳说:“卫生领域是一个新闻富矿,就看你怎么去挖。报社几任跑卫生口的记者都获过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我会给你时间成长,但你不能以一名普通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把目标定得远一些、高一些。”
后来方芳告诉我,这句话,她记了8年,直到今天。她说,每当她倦怠犯懒时,每当她觉得稿子这样写也能对付过去时,这句话就像钉子一样让她警醒。
开始的几年,我手把手带着方芳跑。2008年7月30日,离奥运会开幕还有9天,《北京日报》一版一篇近6000字的重头通讯《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座健康城》,署名李学梅、方芳。
这是一项指令报道,要把北京在7年筹办中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全景式地展现,还要深入浅出、生动可读。接“口”还不到一年的方芳对此非常头痛,全景式的采访怎么做?稿子结构怎么搭?首先采访谁?方芳一头雾水。
“走,先让疾控中心把他们几个主要所的所长都召集起来,给咱们捋一捋线索。”我开车带着方芳奔赴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主任一听我们要来采访,立刻召集人员,专门为我们开了个座谈会。方芳埋头狂记,我的采访笔记也写满了十几页。后来写稿时方芳有拿不准的数据或细节,都会来问我。
从摸线索到搭框架,到海量采访,再到精心写作,我让方芳一步一步了解熟悉重大选题是如何操作的。
2011年9月,同仁医院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砍伤。短短几天,事件持续发酵。当时正值“走转改”之初,报社领导指示,在舆论热点出现时,党报不能失声。要求我们到同仁医院深入采访,告诉读者,医护人员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
新闻贵在神速,留给记者采访和写作的时间只有不到3天,虽然当时的方芳已经对医疗卫生口比较熟悉了,但面对这样的“大活”,心里还是有点儿没底。我选择和她共同承担。采访前一天,我们俩一起讨论至深夜,确定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
第二天清晨5点多,我到医院外的过街天桥上暗访倒号的“黄牛”。
采访中,我与方芳分工合作,方芳采门诊、病房、急诊,我奔向挂号处、手术室、保卫处。我们还换上厚厚的隔离服进入手术室,体验大夫与护士的忙碌和压力。
一分钟工作人员要处理多少单据、一天下来手术室要做多少台手术、一顿饭食堂要消耗多少斤粮食……一个又一个细节,被记录在采访本上。这些生动的细节,把同仁医院的高负荷运转、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跃然纸上,令人信服。
成稿后的《同仁一日》将近4000字,十余个小时,采访的人物多达数十个,这样的饱和式采访让方芳觉得很累,但又十分兴奋,她说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最终,《同仁一日》获得中国新闻奖。
给年轻人搭平台,让他们奔跑
如果说“带”是手把手地教,当方芳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记者的时候,我又选择了逐步放手,给她更大的平台,让她再次成长。
2013年,我向北京日报社建议为方芳开专栏,得到报社领导全力支持。当年1月,《方芳看急诊》专栏出现在报纸一版。
这不再只是简单的一天体验,而是为期3个月的挂职蹲点。为了这个专栏,方芳以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的身份,和医生护士一起上白班、值夜班,记录下急诊室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并配上记者短评,写下新闻人的思考。这个栏目不仅让方芳找回了入职时的激情和记者的本色,还让方芳学会了策划选题。
凭借这个栏目,方芳再次赢得中国新闻奖,且从第三作者变成了惟一作者。
培养团队需要个性化培养方案
4年前,我成为《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这是目前《北京日报》编辑部里人数最多、发稿量最大的一个采访部门,18个人的团队,全年发稿量近5000条,肩负着编辑部最多的采访领域和战线。
15名记者的新闻年龄有长有短,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给每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目标。
对于优秀记者,我复制了《方芳看急诊》的成功经验,陆续推出了《刘冕跑地铁》《东亮盯治污》《小童走社区》。以自己的名字开专栏,这对部门里的几位优秀记者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不用督促,几位“尖子生”主动寻找选题,收获成就感。其中一位记者对我说:“学梅姐,我又找到了刚入职时的激情。”
对新入职的记者,我的目标是不让一个人掉队。2013年以来,雾霾是高热度话题。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洋洋洒洒三万字,涉及84项任务。报社要求社会新闻部在3天内做两个整版的解读文章,而跑环保的记者骆倩雯入职不足3年,接口也只有几个月,压力可想而知。
我带着她通读文件,反复琢磨,按照北京最主要的四个污染源拆分材料,请专家分别点评,晚上又带着小骆一起上夜班盯版……
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一笔财富
回顾这些年带团队的一些得失,我有几点突出的体会。首先,要重视对刚入职记者的培养,从他们一进报社就要手把手地带,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要求记者做到的,带头人要首先做到,“传帮带”者要有真本事,年轻人才会服气;第三,发现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为他们订制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第四是处事要公平,只有尽可能公平公正,团队才可能有良好氛围;第五,带头人不要摆架子,要与记者做朋友;最后是甘当幕后英雄。
我很幸运,这支团队非常好。历任《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已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我接棒时,正好幸运地赶上了这支团队的成熟期,多位优秀的记者正处于他们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他们满怀新闻理想,不求回报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激情。让我特别欣慰的是,他们能够感受到我在用心带着他们奔跑,他们也用出色业绩回报着我们的付出。
我认为,越是在全社会都在唱衰纸媒的今天,我们纸媒人越不能自暴自弃,越应该重视“传帮带”等优良传统的传承,用感情带出一支队伍。未来,新闻传播的介质可能会变,但是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采编队伍,到什么时候都是一笔财富。
(作者是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