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做人 学做事
——我眼中的新华社国内部青年导师制度

2015-12-08黄小希

中国记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李斌新华社导师

□ 文/黄小希

学做人 学做事
——我眼中的新华社国内部青年导师制度

□ 文/黄小希

“以老带新”有了新机制

今年是我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的第7个年头。2008年盛夏,在大街小巷飘荡着的“北京欢迎你……”的歌声中,我走出校门进入新华通讯社。记得办理入职手续时,有一栏内容是参加工作时间。人事局同事说,就填今天的日子,2008年7月1日。当我写下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时,心里顿时生发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在这个名记者名作品辈出、新闻界高手云集之地,作为一名“新兵”,我将向前辈们好好学习,努力做好一名新华社记者。

事实上,记者这份职业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让社会阅历尚浅的年轻人快速上手,确实有难度。在我工作的新华社国内部,随着业务分工细致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突发事件、战役性报道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毫无经验的年轻记者承担起报道重任,已经成为队伍建设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我入社后不久,国内部就推出了青年导师制度。这项制度旨在通过资深记者对年轻记者一对一的帮助、指导和影响,迅速提高年轻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战斗作风。按照制度安排,导师的选择首先尊重青年记者自身意愿,不仅鼓励同室、同组新老搭配,也鼓励跨专业、跨组室互相学习;在导师范围的确定上,除部务会成员外,任何一名国内部的编辑记者都可供青年记者选择,无论是组室主要领导,还是普通记者编辑。听部里的老同志们说,以老带新是国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不过相对于过去小范围、动态化的“以老带新”,青年导师制打破了身份和组室的界限,采取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明确了导师和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更具针对性、约束力,更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我选择的业务导师是国内部资深记者李斌。李斌老师年长我一轮,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的他,经常开玩笑自称“武大郎”,而在我眼里,他更适合“工作狂”这个名号,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有一触即发的灵感和热情。早在上学期间,我就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名字,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同事后,亲眼目睹他每天的工作状态,我才知道那一篇篇稿件中,饱含了怎样的付出和心血。

勤奋、敏锐、有心:从导师身上明白的品质

勤奋,是我的导师通过以身作则,教给我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的“秘籍”之一。李斌老师的办公桌上,码放着几十本采访笔记,工位周边的空间,被各种各样的书籍填满。他曾是一名科技记者,在这样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报道领域,正是不断学习的态度以及对行业的熟悉程度,让他得到了领域内的认可。国家海洋局一位负责宣传的同志曾对我说,只要给李斌几个关键的数据,他就能很快完成一篇内容准确、角度独到的新闻稿件。

保持敏锐,是记者的职业本能。一个报道活动,无论大小,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能够发掘出抓人眼球的新闻点。刚参加工作时,我报道的活动都是些小活动,写出来的稿子看上去也是“小鼻子小眼儿”,给人一种可发可不发的感觉。李斌老师看到这些稿子后,总会向我提出一系列问题,每个问题的指向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渐渐领悟到,要么从活动本身寻找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佐料”,要么带着人们期待得到答案的问题到活动现场采访政府官员、专家、业内人士。无论哪种方式,感知社会、发现问题的“雷达”都要时刻开启,才能以足够的敏锐度捕捉到好新闻。

做一个有心人,是李斌老师传授给我的又一个“法宝”。记者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有机会前往一个个普通人难以抵达的现场,这是历练,也是宝贵的人生财富。记者,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也要当好自己的记录者。2011年11月,我有幸跟随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采访报道科学考察。出发前,李斌老师不仅借给我大量关于极地考察的书籍,对我的报道计划提出诸多建议,还反复提醒我在工作之余坚持记日记,争取能把这段经历写成书。将近半年的报道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我的邮箱里就能收到他发来的邮件,一方面提醒我哪些内容可以加强报道力度,另一方面也是给我“上发条”——别忘了记日记。说实话,从天津出发时,我身边好几个队友都信誓旦旦地要坚持记日记,可是出于各种原因以及生活日趋单调,日记慢慢成了周记、月记甚至不记。我也难免产生懈怠,却因为有导师“小鞭子”的追赶,不敢怠慢,每天都想着寻找点新鲜事儿写成日记。100多天坚持下来,20万字的日记成了我的资料库。正是在这些文字的基础上,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书《别辜负了南极》,也算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留下了些许印记……

跟随导师,对青年记者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回顾成长故事,我认为,对于年轻记者而言,能够师从成名已久的老记者、老编辑,接受他们的悉心指导,是一种难得的鼓励和鞭策。业务导师不仅是领导、是前辈,更是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目标。一方面,担任业务导师的记者、编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从繁忙紧张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在业务上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在年轻记者遇到困惑、困难时挺身而出,关心开导;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年轻记者珍惜这样的机会,虚心求教,遇到急难险重的报道任务时积极请战,在一次次锻炼中自信心更足,战斗力更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也让年轻人更有归属感,团队更有凝聚力,整个部门的气氛更加团结和谐。

令人感动的是,国内部资深的记者和编辑的传帮带,并不狭隘地局限于“师门”,只要年轻记者好学好问,他们都无私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拿出来分享、探讨。一件发生在两年前冬季的故事,至今令我倍觉温暖。2013年的最后一天,我接到国内部记者张严平的电话,提及我在一本人物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追忆性文章。严平老师肯定了我在文章中流露的真情实感,鼓励我多写一些能够展示个人独特文风的文字。有了她的鼓励,我陆续写了几篇个性化文章,通过国内部“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发表,都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优良的传统、辈出的人才,是一个单位事业前进的动力源泉,这两方面因素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继承与发扬。青年导师制打造了一个培养人、爱护人、成就人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为人与做事的智慧火花充分绽放,为人才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开辟了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猜你喜欢

李斌新华社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再创新高
World Wetlands Day
The Wizard of Oz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V eraW an g
导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