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高山蔬菜
——大白菜栽培技术
2015-12-08张艳春
张艳春
(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梁河 679200)
梁河县高山蔬菜
——大白菜栽培技术
张艳春
(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梁河 679200)
高山蔬菜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优质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今后蔬菜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山区农户经济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厂乡属于云南省梁河县,地处南亚热带,平均海拔2 050 m,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 800 mm,无矿产资源。全乡国土面积52.8 km2,其中常用耕地总面积 392 hm2(水田 298.2 hm2、旱地 93.8 hm2),人均耕地0.038 hm2,主要种植水稻、马铃薯、玉米、蔬菜等作物。这里农业落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处于比较传统的自然经济,但土壤土层深厚,空气清新,夏秋季雨量充沛,是发展生态型高山蔬菜的理想之地。
高山蔬菜栽培技术与低海拔山区、平原地区的大棚及其它设施栽培均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是小厂乡连续2年从试验到示范推广,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来的高山蔬菜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青华76:中熟品种,株型直筒,叶色翠绿,外观似青菜,较耐寒,抗病性中,口感较好;德抗117、希望、亚菲4号皆抗根肿病,均是中熟品种,商品性好,耐贮运;兴滇4号、兴滇12号不抗根肿病,但产量高、口感好、商品性好。
2 育苗
传统蔬菜种植育苗均为简易撒播、裸根移栽,育出来的菜苗长势差,病虫害严重,移栽后成活率低,长势参差不齐。种植管理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收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以高山可移动育苗钢架大棚搭建、蔬菜集中盘穴育苗、简易山地蓄水池建设为主体的一整套高山蔬菜育苗技术措施。
集中蔬菜盘穴育苗,出苗整齐,壮苗率高,省时省工,同时有利于品种结构调整。幼苗带土移栽,成活率高达98%,缓苗期短。
2.1 山地蔬菜育苗可移动钢架大棚建设
选择相对平整的山地建造可移动育苗大棚,棚宽5 m、长6 m(或6 m的倍数),30 m2可育苗1万株,单棚或连体棚均可,大棚拱杆间距1 m。棚的一头挖一个长3 m、宽1.5 m、深1 m的水坑,坑里铺防渗布,坑的一边利用山地斜坡铺普通塑料膜3 m×4 m,将雨水引进水坑。也可将大棚雨水接进水坑,可解决苗期及日常用水问题(坑的长宽可根据需要调整)。也可以用竹杆等建小拱棚,但管理稍有不便,仅适合种植面积小的山地。
2.2 山地简易蓄水池建设
影响夏秋高山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水源问题。小厂乡在每年5月以前雨水较少,且山地坡度均较陡,寻找一个固定水源较为麻烦,所以须建蓄水池,位于山坡地下坡位,积水面在上,蓄水池在下。蓄水池为深度0.7~1 m、底面积1~2m2的土坑,大小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整个土坑坑底、坑壁完全用一整块的防渗布覆盖。防渗布露出地面部分用石块、木条等材料压实,防止滑落。
2.3 穴盘选择
育苗穴盘选用黑色盘最佳,吸光性好,有利于种苗根部发育。穴盘的规格有72孔或128孔等。穴格体积大的装基质多,其水分、养分蓄积量大,水分调节能力强,通透性好,壮苗率高,但成本也会增加。
清洗、消毒穴盘。穴盘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并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2 h或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还可用甲醛溶液、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消过毒的穴盘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洗净晾干。
2.4 播种育苗
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周围没有病虫害的田块作为苗床。大棚内苗床面要耧平,平整摆放穴盘。
装盘:先将基质拌匀,调节含水量至55%~60%。然后将基质装入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一方与盘面垂直刮向另一方,使每穴中都装满基质,且各个格室清晰可见。
压盘:用相同的空穴盘垂直放在装满基质的穴盘上,两手平放在空穴盘上轻轻下压,最好一盘一压,保证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播种:直接将种子播于穴盘内,每个孔穴播种2~3粒,多播几盘备用。
覆盖:播种后覆盖原基质,刮平,使基质面与盘面相平。
浇水、覆盖:穴盘摆好后,用带细孔喷头的喷壶喷透水,喷水后补盖露出来的种子。然后覆盖遮阳网或其它覆盖物,保水保温。
2.5 苗期管理
播种后注意保持水分,播种后3~5 d可全部出齐,当种子露头时及时揭去遮阳网等覆盖物,并注意棚内的通风、透光。苗期管理重点是水分,应避免基质忽干忽湿。浇水掌握“干湿交替”原则,即1次浇透,待基质转干时再浇第2次水。苗龄20 d(5~6片真叶)定植较好。苗期如长势较弱可浇施苗肥“苗强葆”,每包20 g兑水20~30 kg。也可头天浸泡复合肥,然后用0.3%的浓度浇施。
3 整地理墒
选择交通方便的地块,便于菜苗以及各种物资运输;土地应相对平整,便于搭建大棚以及苗盘摆放;场地周边适当围护,防止畜禽危害。
育苗后15~20 d挖好菜地(挖地早了,容易滋生杂草,定植前2~3 d挖地效果最好),理好种植墒,方法:用宽3 cm、长1.3 m的竹片作尺度,拉线捞沟理墒,即墒面连沟宽1.3 m。实际墒面1 m,沟宽一锄(约宽30 cm),深10~15 cm。
4 定植与田间肥水管理
夏秋天环境多雨潮湿,选择雨天定植,5-10月种植,适逢雨季,不用浇定根水,整个生育期也是靠天然雨水灌溉。定植前要先整地施基肥,将优质复合肥(N∶K∶P=15∶15∶15) 450 kg/hm2、腐熟农家肥30 t/hm2(或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依次施入塘内,再用小条锄将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待种。一般为株行距45 cm×45 cm,种植密度49 500苗/hm2。
除草:高山上杂草滋生很快,种植15 d左右,晴天用手或小条锄划拉墒面,以降低墒情、增加土壤氧气、消灭杂草。
追肥:追肥2次,移栽后15 d追第1次肥,施优质复合肥225 kg/hm2加尿素150 kg/hm2,打洞干施盖土。莲座期施第2次肥(一般距第1次追肥15~20 d),施复合肥450 kg/hm2加有机肥3 000 kg/hm2,打洞干施盖土。
5 病虫害防治
5.1 根肿病的防治
根肿病已成十字花科蔬菜的第一大病害,由于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途径多,危害损失大,防治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的蔬菜生产与发展。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实行轮作,用瓜类、芹菜、莴笋、葱、蒜、玉米等进行轮作,效果较好;三是改良土壤,结合整地施生石灰750~1 500 kg/hm2,中和土壤酸性、增加钙含量,并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四是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深沟高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五是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在病窝撒石灰,禁止将病株留于田中,防止病菌蔓延;六是化学药剂防治。播种前可用多菌灵、福美双或百菌清进行土壤消毒,移栽后可用金雷多米尔灌窝,移栽后2~3 d 灌1次,10 d后再灌1次,幼苗期可用百菌清溶液浇施,每7 d浇1次,共浇2~3次。
5.2 大白菜黑斑病的防治
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或在播前用50℃温水浸种10 min;注意清洁田园,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收获后深翻土地,加速病残体的腐烂。
化学防治: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莲座期喷洒阿米西达(醚菌酯)1 000~3 0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2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7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隔7~2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
5.3 大白菜虫害防治
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一般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菜螟及夜蛾科幼虫,可用25%快杀灵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菊酯类农药2 000~3 000倍液喷雾,或用1.8%阿维菌素与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混合喷雾,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6 及时采收
山区病害爆发时间短,对品质影响较大,种植40 d以后,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上市,能够增加收入。
7 效益分析
到2014年10月底,小厂乡发展高山大白菜种植27 hm2,总产850 500 kg,菜价以1.6元/kg计算,产值136.08万元,扣除物化成本、工时费36.45万元,实现利润99.63万元。
发展高山蔬菜种植,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大意义。夏秋季节,由于高温多雨,一直是梁河县蔬菜最易缺乏的节令,高山蔬菜具有“短、优、快”的特点,通过提高复种,增加了蔬菜种类和产量,增加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通过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良种良法推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固基石。
2014-10-11
张艳春,女,汉族,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