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传说
2015-12-08中国新时代
《中国新时代》
编辑部
牛仔传说
《中国新时代》
编辑部
牛仔,作为美国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余年来,美国小说、好莱坞影片、西部电视剧和商业广告,共同为“牛仔”打上了“神话”的烙印。“一群牛仔纵马在大草原上驰骋,驱赶浩大的牛群从一个牧场迁移到另一处,永无止境,勇往直前……”这样的情景似乎成为一个标志型画面,仿若牛仔就应该是自由浪漫、粗犷野性的聚合体,是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的化身,是“英雄救美”浪漫故事中的主角。
然而,现代化把牛仔送进了博物馆,原汁原味的牛仔几乎见不到了。事实上,“牛仔”一词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初期,在墨西哥与现今的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地区,农场主们雇佣vaquero(西班牙语,意为“牛仔”)帮他们驱赶和照料牲畜。而牛仔们则终年劳作在巨大的牧场上,与枯燥、单调、孤独同行。繁重的工作、野性未脱的“得克萨斯长角牛”、巨大的牧场、简陋的食宿几乎是牛仔们生活的全部,但比这些更难耐的是,“巡边牛仔”有时在茫茫草原上好几天都遇不到其他的人……
19世纪,牛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的影响力甚至贯穿了整个19世纪,尤其美国铁路向西扩进的路上,牛仔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私有化的出现使得牛仔的发展止于这个巅峰。19世纪70年代,带倒刺的铁丝网将适宜种植和放牧的农场圈了起来,而这同时也限制了牛仔的生计。一个辉煌就此进入了下坡。
毫无意外,20世纪晚期,牛仔们迎来了最艰辛的时光:食品分配与生产方式在变化,城镇化在推进,严重的经济困境使得土地在变卖、农场主在破产,牛仔与美国那片土地上所有工作着的人们一样,为生计而焦虑着。正如弗恩·赛吉尔在《最后的牛仔》中所言,“似乎不那么公平,一个人辛辛苦苦才挣那么一点点,却都交给了银行。”
现代化来了,很多新兴的行业在崛起、在发展,而牛仔却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不过,在牛仔没落的21世纪,美国劳工部仍认可牛仔是一个公众分类。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称,2003年,从事牛仔工作——属于工种分类中的“为畜牧生产提供辅助性劳动”——的总计有9730人,平均年收入19340美元,主要就职于牧场、饲养场以及牛仔竞技表演会场。在这些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的工作被列在“观赏性体育运动”这一范畴内,主要靠牛仔竞技、马戏以及杂耍表演中驯养牲畜为生。
牛仔仿若最终成为了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一个大屏幕上闪着金光的浪漫主义化身。
然而,今天,仍有一群原汁原味的牛仔存在着。他们的现状“并非终日在小镇上策马或在荒野中决斗的经典电影画面,而是一种以自然为背景的质朴生活,一段牧场彼端,正在消逝的真实童话。”
尽管现代生活逐渐淹没了曾经惊世骇俗的场面,他们固守的,“却依旧是最纯净的声音,最原始的色彩,最赤裸的生命力,和一群仍旧活跃着的牛仔,与他们的魂灵。”
本刊观万象栏目,将带您走进原汁原味的牛仔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