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15-12-08祖文成,苏郡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703.1718.017.html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0
“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祖文成1, 苏郡2
(1.山东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有力举措,辅导员家访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家校联系的重要途径,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分析构建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必要性着手,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期为推动辅导员家访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群众路线;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
收稿日期:2015-01-09修回日期:2015-05-07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317:18
作者简介:祖文成(1989—),男,山东沂南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2.46文献标志码: A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Four Three Type”
of Councilor Home Visits:Tak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U Wencheng1,SU Ju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As a powerful measure of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selors′ home visi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spirit of eighteenth congress, to practice the mass line, to link the school and home closely, and i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to do the people′s satisfactory univers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periodic achieve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four three type” of councilor home visits i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acting and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counselor home visits.
Keywords:mass line; counselor home visits; long term mechanism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群众路线提出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更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武器,为辅导员家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有力指导。山东农业大学辅导员家访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服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家访形式,密切巩固家校联系,坚持以生为本、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灵活多样四个基本原则,突出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三项基本内容,逐步探索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为拓展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有机结合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构建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现了由点对点到点对线和点对面的转变,信息占有的海量性、传播的飞速性等增强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而以个性鲜明、思想独立、自律性差等为特点的90后大学生群体,更是对传统金字塔型灌输式、说教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2011年北京大学朱令铊中毒事件、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重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新形势下,构建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有利于创新教育理念,增添人文内涵,提升家访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是增强践行群众路线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内在要求
在全国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高校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自觉的行动,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切实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辅导员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家访,走出办公室、走进家长、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掌握家长对学校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意见建议,了解最真实、最实际的需求,切实将群众路线转化为关爱学生和沟通家长的自觉行动。同时,通过认真梳理和总结家访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思考,将行之有效、学生认可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对不适应新形势下家访要求的机制,及时废止;对存在制度空白和漏洞的,抓紧制订新的制度,切实用制度规范行为、沟通家长、关爱学生,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
(三)是切实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客观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高校来说,学生是最大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实不实,是否做到了不虚、不空、不偏,内涵发展得力不得力,是否走在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正确道路上,学生最有发言权。通过辅导员家访,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学生期待,广泛听取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掌握社会对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二、“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四个构建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构建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首要原则[4]。开展辅导员家访要以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原则,在家访前期准备、过程开展、后期总结以及各项制度建设中,心里时时装着学生、事事为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紧紧围绕学生开展家访各项工作,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度建设和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时刻牢记学生利益无小事,始终把保障民生、促进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断强化服务学生的宗旨意识,主动服务、贴心服务、跟踪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效果;从学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学分制改革、创新创业、考研就业等方面着手,贯彻落实好上级政策,真心实意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项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实,让学生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5]。
(二)重点突出原则
重点突出原则是指辅导员家访要根据学生工作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精心筛选家访对象,突出重点学生群体和学生问题,力求做到“剖析典型、把握规律、以点带面”。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庞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但是高校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后勤设施却不能立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诉求,学生心理危机、荒废学业、打架斗殴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辅导员家访要重点选择经济困难型、心理问题型以及家庭突发重大事故型等学生群体,重点突出大学生存在的抑郁、网瘾、自卑、学习困难等问题,从而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建立家访信息资料数据库,逐步健全完善家访动态跟踪和日常监测机制,并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具体情况时时更新数据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统筹兼顾原则
在现代信息社会,高校处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中,高校的改革发展无不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兄弟高校等支持和配合。辅导员家访也需要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社会关系系统的沟通与交流,统筹兼顾,汇聚一切正能量,共同浇筑学生成才梦。构建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走进家庭,认真细致地掌握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家访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家访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另一方面,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主动走进基层第一线、走进用人单位,充分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争取校友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支持,特别是在吸纳学生就业、捐资助学等,不断扩大家访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灵活多样原则
目前,高校多数是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地分散、学生众多,但家访人员有限,实地面访可能性不大,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创新家访模式[6]。高校要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创新形式,搭建载体,丰富内容,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工作,激发内生活力、形成持久动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源头活水。坚持多样性、多手段、多渠道,以家访的灵活性、创新性和人文性吸引家访对象,增强家访工作的生命力。对于省内部分市县(区)的家访对象,可以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形式进行,这是传统的家访形式,也是了解家访对象最全面、最直接的一种形式;对家访对象聚居地比较集中的地方,采取座谈会或茶话会等形式,集中家访,提高家访效率,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于在假期不能正常开展的家访,可以充分利用辅导员出差、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的机会,深入家访对象,开展深度交流。同时,建立“虚拟化”的家校互动平台,进一步密切辅导员与家长、用人单位、校友的联系,及时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三项主要内容
为巩固和扩大家访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在坚持四个原则的基础上从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探索构建了“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确保了家访活动持之以恒,不断发展。
(一)制度化——构建辅导员家访保障机制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辅导员家访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以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有力举措,学校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紧紧围绕家访中学生和家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迫切需要,不断强化建章立制,初步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了辅导员家访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联系人制度,班子成员共确定11个联系点和33名联系人,联系点从学校基层教学单位、学生组织和服务部门中选取,联系人从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中选取;建立领导干部兼任学生班主任制度,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教育指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这些制度为辅导员开展家访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提高了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出台了寒暑假期间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辅导员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意见建议。同时将家访纳入辅导员个人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先优评选等,不断完善辅导员评价和考核办法,激发辅导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专业化——提升辅导员家访工作水平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90后大学生群体,这个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同时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强度大、面临的形势变化快、需要迎接的挑战多。因此,学校按照“高进、明责、动管、精培、优用”的原则,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把辅导员作为两课、职业生涯设计、形势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的骨干教师加以培养,鼓励和支持一批热心、志向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7]。
学校开展学生工作课题研究和创新案例评选,引导辅导员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学生工作基本规律,每年立项课题40多项,投入研究经费10多万元,严格进行评审,凡验收合格的课题,可申请优秀学生工作研究成果奖,对于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学校结集出版发行,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围绕学生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岗前入职培训、在职定期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坚持长期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统一,不断拓宽辅导员知识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艺术;举行辅导员技能大赛,开展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等七部分测试,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打下坚实基础[8]。同时,优化出路拓宽发展机制,积极选派优秀辅导员校内校外挂职锻炼,促进辅导员队伍多渠道、多层次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与外部借鉴”相结合,在自我探索、自我研究、自我创新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积极借鉴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划拨专门经费,支持辅导员到全国各地高校学习取经,不断吸收正能量,当好大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三)常态化——拓展辅导员家访工作内涵
辅导员家访是细化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因子,是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的工程。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为主题,以辅导员家访的常态化推动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化。
学校明确提出“大家访”理念,不断提升家访内涵,并将其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建立家访学生后续动态跟踪机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拓宽家访范围,将用人单位、校友、重点中学等纳入家访对象,逐步构建“大家访”长效机制;通过面对面家访、网络家访、电话家访、集中家访以及邀请家长、用人单位、校友等来校参观交流等形式开展家校互动,思想碰撞,为促进大学生成才凝聚共识。
学校坚持家访工作与辅导员其他工作相统一,全面做好网状结合工作,以此促进辅导员家访的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家访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统一,学校在家访的同时,向学生家长介绍当前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危害,督促学生家长时刻关注、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潜在心理问题学生,与家长合力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导,共同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在规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坚持家访与资助相统一,通过家访全面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信息,及时为困难学生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让困难学生充分享受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家访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统一,通过家访及时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压力以及为促进就业所采取的措施,特别是建议学生家长督促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就业、率先就业,使学生家长了解、理解并支持就业工作,共同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四、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阶段性成效
“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的构建为学校与学生、家庭、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推进了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紧密衔接,提高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辅导员家访,以及给家长、优秀学子高中母校的一封信,家校之间增强了联系,形成了教育合力,学生的表现,学生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问题,家校之间共同解决;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学生到课率明显上升,由2010年的93%提升至2014年的99.2%;近三年学生课程不及格比例下降了4个百分点。2014年,毕业生考研率达32.6%,考取人数2178人,其中考取中国科学院、211高校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所1224人。
(二)推进了学生资助工作
辅导员家访摸清了学生情况,提高了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有效资助,他们在辅导员家访的激励和感召下,励志学习、全面发展。2013—2014学年,有6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经济困难学生40人,占获奖人数的66%;有19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其中经济困难学生12人,占获奖人数的63%;有2000余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校级先优表彰,占获奖人数的75%;有近100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省级以上先优表彰,占获奖人数的69%,均明显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三)促进了学生就业创业
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注重就业创业教育,向家庭、企业等宣传介绍学校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方法措施,鼓励学生竞相创业、尽早就业。近年来,学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由2009年的1096人增加至2014年的3193人,参与创业实践学生人数不断提高;有大学生创业创新团队260余个,会员1万余人,依托学科专业的创业产品百余种。2014届毕业生中,8人志愿服务西部,48名毕业生参加组织部选调到村任职,52人申领《自主创业证》,正式就业率达89.7%,总体就业率达93.3%。
(四)提高了队伍建设水平
辅导员家访活动增强了辅导员对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入了解,拓展了辅导员工作空间,提高了辅导员工作水平。2014年,学校学工队伍立项省级课题10余项,校级党建研究及学生工作课题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40余人次获校级以上表彰、20余项获校级以上科研奖励。
五、结束语
学生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学生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辅导员通过家访这个平台,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学生,广泛听取社会和学生的意见,了解家庭和社会心声,在具体实践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增强了服务学生的本领。今后,学校将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四三式”辅导员家访长效机制,切实以辅导员的“辛苦指数”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使辅导员家访与教育实践活动一道成为师生群众满意、社会广泛支持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崔少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党建研究,2012(12):78-82.
[2]吴衍涛,李广松,许盈.“四五三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模式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2(8):52-54.
[3]吕信伟,赵子俊.以“学有良教”奠基“成功之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中国西部,2012(36):25-29.
[4]赵敏.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11):36-37.
[5]吴衍涛,李广松,许盈.突出以生为本理念,深化“山农精神”学习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8-30.
[6]宋琼.高校辅导员家访创新模式研究和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2):94-95.
[7]李广松,吴衍涛,许盈,等.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1):52-55.
[8]白雪峰.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2(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