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之间: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嬗变历程探源

2015-12-08林瑞双

关键词:文化观传统文化

李 涛,林瑞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学教研部,浙江杭州311121)

中西之间: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嬗变历程探源

李 涛,林瑞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学教研部,浙江杭州311121)

毛泽东一生革命实践活动,都受其早期文化观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毛泽东早期文化观,除受其家庭环境影响外,还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思潮及湖南本土的潇湘文化。围绕着对“中西”、“古今”文化的认知批判,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经历了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质的先进文化观。

毛泽东;文化观;中西之争;传统变迁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并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1]纵观近百年中国人民进行变法救亡图自强、建设改革谋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无论是毛泽东、邓小平,还是当代中国领导人,都高度注重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并赋予其现代意义。可以说,毛泽东早期通过对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学习比较、批判借鉴而形成的文化观,初步奠定了共产党人最本源的中西文化观和文化自觉。

一、中西之争下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思想来源

百年前,近代中国恰遇“两极相逢”,中西之间的文化冲突成为这次相逢的“主旋律”。恰如费正清所比喻为“两出巨型戏剧”:“第一出是中西文化间的对抗,第二出是这场对抗导引中国一场最巨大的革命中所发生的基本变化”,因而他把中国近代史理解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2]。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将中国轰出了闭关自守的中古世纪,两年多的中英战争,中国调军十余万,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两名都统及数千士兵战死疆场,而英国侵略军阵亡不足百人[3]。一片朦胧的“泰西”用大炮震醒了中国,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开始缓慢而又艰难的孕育嬗变。革新求变的种子最先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生根发芽,传统士大夫开始向近代知识分子艰难转型。知识分子在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之间左冲右突,在囫囵吞枣式的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却不能从传统文化的心理枷锁中挣脱出来,于是一种浓郁的文化困惑感也油然而生[4]。而生于这一文化变革时代的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嬗变也体现着中国社会中世纪到近代的艰难变革。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西学东渐之风已是风气,无论是求学东瀛,还是问道西洋,都不在遥不可及。既是在闭塞的湖南韶山地区,新思潮冲击依然如水银泻地般地进入。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开始通过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接触到了新思潮洗礼。纵观少年毛泽东的文化教育历程,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国,利用西方近代先进文化拓展视野,在潇湘文化的熏陶下投身革命实践,三种不同的文化因子成为其早期文化观的重要思想渊源。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性积淀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是在安静的故乡韶山度过的。在没有外来文化干扰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韶山冲岁月中,如饥似渴地拜读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一大批思想家的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广泛深入地学习,不仅使他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渊博的历史知识,让他对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艰苦勤奋、富有智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人生目标。在韶山期间,通过大量诵读《孟子》、《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让他具有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更为重要的是,此间他还私下里阅读了《岳飞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很多民间小说,其勇于抗争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发芽生根。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以史为鉴”的人生经验。“以史为鉴”是中国历朝历代撰写史书的重要目的。早在韶山故乡时,毛泽东堂叔毛钟楚就教他读《史记》。到东山高小后,毛泽东更是如饥似渴地读各种历史,不仅有中国历史,还有其他国家历史。周恩来曾经说过:“毛泽东是中国土壤孕育出来的巨大人物”,“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系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5]。对于少年毛泽东来说,为了改造中国,必须了解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现在,还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少年读史,奠定了毛泽东一生“以史为鉴”的基本文化思维模式。忧国忧民情怀与勇于叛逆的结合,使毛泽东形成了自己富民强国的人生目标。

(二)西方先进文化的点滴性启迪

毛泽东早年接触到的近代西方先进文化,都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物翻译的西方先进理论。严复薄薄6万字的《天演论》,风靡一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成为救亡箴言,影响一代知识分子。梁启超的《新民说》文字通俗易懂、文质并茂,极富感染力,使人“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极大地开拓了毛泽东的视野,直到晚年还谈到梁启超和《新民丛报》对他的影响:“受到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的影响,觉得改良派也不错,想向资本主义找出路,走西方富国强兵的路子。”[6]此时毛泽东对文化问题主要还限于书斋式的接受和思考。但这种思考显然己感受到西方文化气息,并逐渐远离了旧传统,体现出一种在文化上除旧布新的急迫追求[7]。

(三)潇湘文化的区域性熏陶

少年毛泽东成长于拥有独特学风气质的潇湘大地,其文化观明显带有潇湘文化的烙印。从“朱张会讲”到岳麓师生抗元殉国、从经世致用到反对科举利禄之学,潇湘文化哺育了无数仁人志士。魏源、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等人务实求简、济世忧国的地域文化传统,在毛泽东身上都有所体现。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给黎锦熙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并认为他是近代独得“大本大源”之人[8]。

处于大变动时代的青年毛泽东,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和潇湘区域的文化在其身上粗暴地结合,虽均有所体现,却不是水乳交融,更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是整个社会的局限,也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在文化观上非新非旧,非中非西的过度化特点。1910年,毛泽东去东山高小之前留给父亲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探索创新的倔强性格跃然纸上。他强调文化平等就是普遍的平民化,并且表现出鄙视髙责者,拯救卑贱者的心理结构[9]62。探索中西、新旧文化的平衡点、并通过文化来救国救民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讨论的沉重话题。

二、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嬗变历程

分析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嬗变历程,其显然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主要围绕着“古今”、“中西”两个问题展开,其嬗变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笃信到怀疑:传统文化观的解构否定

1910至1913年,从私塾到长沙求学时期。童年时代的毛泽东接受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从学习《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到诵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接触的都是传统文化,笃信的也是传统文化。晚年毛泽东曾回忆说:“上私塾的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10]1910年秋,毛泽东辍学两年之后,重新走进了学堂。这一次,他来到一所新式学堂——东山高小。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文化,开始崇拜梁启超和康有为。此间,毛泽东对传统文化开始有所怀疑,他曾在《商鞅徒木立信论》中写道:“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不开,国几陷于沦亡之惨也。”1912年下半年,毛泽东开始到长沙定王台省立图书馆自习,接触到了大量西方思想文化著作,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宾塞的《逻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毛泽东当年很受《天演论》的影响,在《伦理学原理》的批注中,经常引用进化论的观点。此时,毛泽东逐渐开始接受进化革新观点、民主思想和天演思想,在辛亥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夜,毛泽东大胆地提出由孙中山出任总统,康有为任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的革新建国想法[11]。这种异想天开组合说明毛泽东已经突破传统文化束缚,身上具有了从改良到革命的思想萌芽。只不过在没有领会西方论点的精髓时,他还暴露出向往传奇式帝王业绩的幼稚观点[12]7。

(二)从西化到回归:全新文化观的探索追求

1913至1918年,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在这段时间里,走出韶山的毛泽东,在接受新思潮、新学理的洗礼后,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于传统经籍版本的热衷与执着逐步让位于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据当时毛的同学周世钊回忆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是思考《新青年》上提出的各种问题[13]。毛泽东不仅阅读《新青年》,还直接参与《新青年》工作。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3卷2号上,毛泽东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8000字文章,可贵之处不只是就体育论体育,而是向反民主与反科学的文章“开炮”。在同《新青年》打交道的日子里,毛泽东决心同封建主义思想决裂,尤其赞同陈独秀提出的共和立宪制的原则——“自由独立平等”,而对传统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嗤之以鼻。由此,毛泽东的文化心理中引进了更多西方文化因素。

在毛泽东求学第一师范的时期,杨昌济对毛泽东的人生和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杨昌济学贯中西,不仅中学功底深厚,而且深谙西方文化,衷心地钦佩西方文明。然而,杨昌济并不同当时许多盲目崇拜西方的留学生,他认为学习西方要结合本国实情,只有深通中学之人,再学西方,方能有所成。这在其《劝学篇》中可以得到佐证:“善治国者,必审国家之特意情形。无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纸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时候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受老师影响,毛泽东没有选择出国留学。此间他重点研究学习西方文化,但是亦没有抛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从现存的信件、文章和读书笔记来看,毛泽东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古文和中国古典经籍。所以当《新青年》“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早已响彻整个华夏知识界,毛泽东却并没有像早期《新青年》那样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他虽坚定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和奴化的部分,但依然把“尊孔孟为得大本之圣贤、以儒家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强烈主张批判地对待中西文化,虽然还无法精确把握改造东西方文化的方法,但是其文化观质的飞跃已然具备坚实的基础[13]。

(三)马克思主义洗礼与选择:革命文化观的全新重构

1919至1921年,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此间,在十月革命成功、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下,毛泽东自觉地参与到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潮传播的浪潮中。1919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41篇长短不一的战斗檄文响彻湘江两岸。在这一时期,康梁对毛泽东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毛泽东开始放弃哲学革命,转而重视社会实践,以改造社会为己任。一方面,积极投身驱逐张敬尧和湖南自治的运动之中。另一方面,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开始接触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并逐渐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0年底,他对蔡和森关于“俄式革命”的远见给予肯定,但是对萧子升“温和革命”的意见持保留态度。青年毛泽东文化观的成熟与其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他“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找什么是真理”,呼吁“最强民众的联合”的文字洋溢着敢于理想、敢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至此,毛泽东开始放弃了对中西文化优劣的简单比较,而希望通过革命来改造旧世界文化,创造新世界文化。

三、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时代特征及其意义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在中西文化之间不断徘徊、取舍,从一开始笃信中国传统文化,到接受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的洗礼,并对中西文化的优劣进行比较,直至信仰社会主义新文化,其思想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解构与建构的过程[12]9。回顾毛泽东的文化嬗变历程,我们会发现他的文化偶像从孔孟到康有为、梁启超,再到陈独秀、李大钊,在笃信一个同时又否定一个,如浪层相逐、交错出现。

(一)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探索

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近代文化的过程中,长期没有找到一个总准则,直到“五四”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14]。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通过共同努力,在古今、新中西和一端一节的纷争中,找到了一个衡鉴近代文化的共同准则。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自暴自弃。”[15]对于中国文化涵盖古今、体用兼备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毛泽东日后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有着明确的表述:“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相一致。……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6]青年毛泽东的文化观已不再局限于思想领域的简单改造,而是着眼于民族自身文化的改造,在对中西文化进行不断地比较和借鉴中,探索寻找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文化。努力探寻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文化形态与路向,也集中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艰苦探索。

(二)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影响其一生实践和中国革命文化方向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共和国、以及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革命实践贯穿其一生,所以他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分子,更是一个革命者。青年毛泽东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促成了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进步,这是毛泽东的巨大贡献。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经过革命实践淬炼,逐渐上升到具有理论高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共产党人坚毅不屈文化性格,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者沃马克认为,形成于毛泽东早期活动中的基本政治价值,对于未来的中国政治将有莫大的指导意义和长远贡献。作为一个实质的而非有争议的贡献,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了其一生,并在延安时期以后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共产党的政治塑造了一个公认的文化前提框架。正如美国学者迈克·曼斯菲尔德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中认为:今天中国社会是以毛泽东主席的理论为基础的,毛的文化政策仍将继续指引中国的命运[17]。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努力的结果,对维护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对于文革后的改革开放都有着理论上的探索借鉴作用。通过文化革命,毛泽东最终打开了政治革命的大门,[12]13考察他的早期文化观,对了解他一生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当代现实意义

文化问题几乎困惑了中国整整一个多世纪,每一场大冲突总是由文化问题发端,随之而来的便是矫枉过正的文化怪圈[9]65。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都报以尊重和学习的态度。毛泽东的文化观超越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两种文化观,既因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规抚了先进马克思主义,创获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文化观。在深化改革的当今中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杂糅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我们秀传统文化,如何学习和借鉴现代文化,都是当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未来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只有在充分认识和尊重传统文化主体价值的基础上实施“古为今用”的方针,在深刻理解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基础上做到“推陈出新”,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才能打破矫枉过正的文化怪圈,建立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才能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实现百年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9/24/c_1112612018_2.htm.

[2]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4.

[4]张琦.论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3.

[5]周恩来.学习毛泽东[M]∥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1.

[6]刘斐.难忘的教诲[C]∥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集:248.

[7]陈萍萍.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困惑心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1):85.

[8]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91.

[9]张文彪.试论毛泽东文化观[J].学术评论,2013(5).

[10]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3.

[1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郑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101.

[12]陈智杰.论青年毛泽东文化观的建构过程[M].南通师专学报,1993(12).

[13]周世钊.湘江的怒吼[M]∥五四运动在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14]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4:210.

[15]新民学会资料[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8.

[1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9.

[17]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高 锐]

2015-01-21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百年中国社会转型与民族文化自信重建研究”(13BKS052)

李 涛(1972—),男,陕西长安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学教研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A84

A

1004-9975(2015)02-0018-04

猜你喜欢

文化观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