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台阶”,进入文本
2015-12-07张朝阳
张朝阳
作为一名普通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文佳作,与作品产生共鸣。如果这些作品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远离学生生活体验的,那教师该如何引导他们走进那个时代人物的心灵,理解作品呢?在教学小说《台阶》时,笔者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讲解《台阶》的课后习题时,有个重要的问题:“父亲为了造一间有高台阶的房子,他是怎样准备的?请以课文中的具体句子来回答。”大家经过热烈讨论,很快从课文里找到了答案。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
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造房子有那么难吗?我家造房子,爸爸请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楼房盖起来了,而且建造房子的材料,全是爸爸买来的,用不着一片瓦、一块砖地去捡,而且我们盖房子用了十几万元钱呢!这样的房子盖得太不可思议了!”
课堂一下子陷入沉寂。学生都睁大着眼睛看着我,脸上都有些疑惑不解的神色。接下来,课堂秩序被打乱了,对照他们的现实生活,很多学生对课文内容开始质疑,“文章里说,一个冬天下来,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我家里根本没有草鞋”,“这样造房子也太难了,干脆买个商品房不就得了”,“父亲造好房子后,人也老了,一辈子在造房子中艰难地度过,太不值得了”,“对啊,就算有了高台阶,那又能怎么样呢?”
……
一时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不由陷入深思,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那个时代的艰苦,不了解文中父亲那一代人的想法,因为学生离那个时代太远了。
怎么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必须让学生了解小说《台阶》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特点。于是,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视频资料,是一部介绍老百姓房子居住史的记录片。我一边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影像资料,一边介绍小说《台阶》反映的时代背景。“大家看看片子中,老百姓住的房子都是怎么建造的?那时新中国百废待新,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贫乏,老百姓哪里能拿出钱去买房子……小说描写的地方落后,文中的父亲准备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造一间有高台阶的房子……大家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呢?”
学生们一边看视频,一边听我讲课,都静默了。看完视频资料,我把问题顺理成章地引到了主题思想的探究上,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此时,他们好像真正生活在那个时代了,不仅理解父亲的行为了,更深深为父亲质朴的愿望所感动。
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得失,今天的学生不能接受,不能理解小说中父亲的艰辛,是因为他们离那个时代较远。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文学作品如余秋雨的《信客》、杨绛的《老王》、胡适《我的母亲》等,时代与人物形象都与现今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这类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师必须要想办法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视频去还原时代背景,甚至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渠道(比如影视作品、图画书、戏曲)等去了解那个时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情况。这样,通过消除“台阶”,学生就真正进入了文本。
(作者单位:房县青峰初中)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