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探究及应对措施
2015-12-07姜晓琳
姜晓琳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探寻当前大学生就业取向心理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大学生能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对岗位、薪酬、区域等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理念、就业教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取向;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73-02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的大幅度提高,大批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下重大的社会难题。从大量的调查数据以及社会新闻来看,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看起来没有岗位可就业,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无人可就,即工作需求与工作岗位之间存在“脱节”。那么,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有哪些?面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才能缓解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本文从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原因入手,提出建议。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原因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大致有以下几种:就业报酬趋向于高薪金,就业地点趋向于城市化,就业岗位趋向于办公环境的安逸,就业方向趋向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就业方式趋向于自我创业等。在上述就业趋向引导下,一部分大学生顺利就业,一部分大学生忙着“跳槽”,还有一些大学生处在求职的“路上”。
大学生“天子骄子”的“荣耀”早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自身原因不仅与其自身能力与素质有关,还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
1.兴趣取向。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兴趣取向。比如,有的大学生不顾一切地往演艺圈里“钻”,也有些大学生热衷于播音主持专业等,当然,有些大学生对其所热衷的行业确有特长,不仅使个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也实现了自身的梦想,但更多人却是确实平庸,没有特殊才华,也没有遇上可遇不可求的所谓“机遇”,终于一无所获,不仅自己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浩大的失业群体中的一员,还为父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从兴趣取向出发寻找就业机会,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脱离了个人现实状况与物质基础,那不得不让人考虑到就业思想教育的缺失。
2.高薪取向。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将高薪与精英联系起来,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名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有等毕业,就被大企业预定了,高薪也在意料之中。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往日的“人中之龙”,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以及升学率中的本科比例,想出许多非主流的升学思路,建议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所谓的艺考培训班,让没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学习绘画,鼓动长相尚可却没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学习表演等。大多数高中学生并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以为通过这种渠道顺利提高了“学位档次”(本来的文化考试成绩只够上大专的上了本科,只够三本的上了二本,只够二本的上了一本),之后,就可以提升其生存和就业能力,其实其缺少真正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偏偏“精英情结”却束缚了学生和家长的思维,认为只有高薪才能配得上自己的文凭。这样的供需矛盾不可避免地使一些眼高手低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
高薪的工作很多,但必须有相应的能力相匹配,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迷信于那张含金量并不高的文凭,不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却盲目地追求高薪待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
3.地域取向。每一个国家的区域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就业环境与生存环境也较为优越,因此,不仅是生长在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想留下,西部地区的学生也不愿回到本土,希望留在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并进一步立业成家,由此造成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工作岗位更是一职难求。而能够成功地留在发达地区发展的,往往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这就使得更多东部发达地区的本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而现在的年轻人,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这些学生的家长情愿孩子待在家里“啃老”,处于长期失业的状态,也不愿让孩子去西部地区就业,这就使得一些依赖性较重的学生未能有效地就业。而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虽有大量的岗位空缺,却少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就职。还有一种极端的现象:国家培养了多年的高端人才,最终却远赴欧美国家,只是为了更为优越的“回报”,如上所述的原因,造成了人才供与需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区域上存在地域取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失业这一社会问题。
4.家庭的取向。每一个大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薪资高的“铁饭碗”,有些家庭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利用“潜规则”为孩子谋得一份好的工作。由于不同大学生家庭情况的不同,影响到大学生之间在择业期间的心态和标准不同。
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建议
1.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无形决定有形”。要想改变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取向,首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意识。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首先要让大学生放下“精英情结”,让大学毕业生明白,大学文凭,只代表过往,不能证明现在与以后,在这信息与数据可以瞬间改变世界的新时代,在这知识快速推陈出新的大时代,作为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地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能将学习的知识付诸实践,不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那么,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被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因此,作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不要盲目高估自己,要树立扎扎实实扎根于基层的思想意识,保持踏踏实实从零开始的工作态度,坚信“行行出状元”,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在基层中锻炼自己,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挖掘自身潜能,从而将看似平常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当所从事的工作成为别人无法超越的专业时,那么,高薪与名誉将是自然而然的回报。endprint
对于兴趣爱好,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你所擅长的项目,也往往不能维持你的日常生活开支,所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妨将兴趣作为业余爱好保持下去,如果有一天,兴趣爱好发展成为超乎常人的特长,并已经足以支持日常生活之后,再去从事,也为时不晚。当然,如果家境富足得足以支持你以兴趣为生,那另当别论。
2.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应从现实出发求职。“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大学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求职与就业中掌握主动权。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刻不容缓的首要工作。提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必修课,也是作为大学生教育部门——高校的重要功课。例如作为应聘的第一环节——面试,有些大学生虽然功课学得很好,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在应聘时若是怯场与紧张,那么,将不能够充分展示出自身的优势而错过就业机会。如果,当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针对大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及因人制宜的指导与培训,让学生参加面试礼仪训练,提前了解并熟悉求职面试的主要流程,并给予每一个大学生以充分的关注与了解,与他们积极沟通,就能使他们在毕业之前,对自己的将来的求职道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对于将来的择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此外,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以就业为主要导向,摒弃重知识理论、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强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从而依靠自身的实力,发挥特长,找准商机,开展创业实践。
3.学校、用人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有:其一,空缺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匹配;其二,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才的流动;其三,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比较苛刻(有的单位尤其是企业要求求职者具备二到三年的工作经验)等。鉴于此,学校作为高等专业人才的教育职能部门,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具备市场意识,使得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仅从供需上相对应,从结构上也要相匹配,尽量避免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而导致的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其次,用人单位应不拘一格录用人才,适当地去掉人为的就业羁绊,降低大学生的就业门坎,而政府部门则可以从就业市场规范化与法制化入手,采取必要的宏观干涉,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纳入政府管理。例如,从待遇上消除就业歧视,从户籍上消除地域限制,通过必要的行政与经济手段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建设等等,从而促进人才的良性流动与合理配置。
学校、用人单位与政府部门的共同作为,将形成良性共振,以达到促进学生就业,保障社会安定的目的。
年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失业大军,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因此,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灵活而有效的策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从而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妥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促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活跃而有效的强大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上官凤.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90”后离职率居高不下思考,消极面应引起社会关注[N].中国广播网,2010-10-03.
[3]李西彩,付俊贤.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引导方略[J].教育与职业,20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