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研究
2015-12-07胡红兵詹玉兰
胡红兵 詹玉兰
摘要:重学科专业知识轻教师教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地理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地理教学技能是卓越地理教师的基础性特质,本文就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进行了阐述,对促进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达到卓越教师计划的预期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教师;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8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许多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在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前地理师范生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1.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师教育教学类课程。传统地理师范生教育强调构建地理专业知识体系,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学科专业类课程与教育教学类课程在学时、学分、师资、投入上严重失衡。专业课程学程长、课时足,地理教学论和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学程短、课时少,教育实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大打折扣。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后,没有实践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2]。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需要较长时间进入教师角色,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我国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为“3.0+0.5+0.5”的模式,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学科理论知识,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在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教育实习一般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分散式实习缺少统一要求和专业老师指导,中小学也只是把实习生作为学校老师的助教,承担备课、改作业等工作,实习学生缺少系统正规的教学实践锻炼,使得教学实习大打折扣。集中式实习在整体设计有所改进,但实习环节不完整,学生实践不足的情况仍大量存在。另外教育实习与考研复习备考在时间上严重冲突,为了考研,学生往往牺牲教育实习时间,其效果可想而知。据调查约有95%的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应加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并贯穿师范生学习的始终[2]。
3.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很大,师范院校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呼应度不够,行动上不积极,步伐落后于基础教育。地理师范生学习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这“老三门”课程,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教育实习、三笔字、普通话等,很少有机会进行教学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更不用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中学校本课程了。地理师范生教师培养和职业成长课程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的来说,当前地理师范生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技能训练严重不足,阻碍了地理师范生的快速成长。
二、地理教学技能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教学规范,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外教学技能[3],地理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运用地理教学技能的娴熟程度。目前对“卓越教师”标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但普遍认为卓越教师理应业务能力突出,擅长教学艺术,由此可见教学技能的训练在卓越教师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模式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训练,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能够不断得到提高的[5]。实践证明有效的地理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摩训练模式。观摩训练是指让师范生通过观摩优秀地理教师的现场教学或教学视频,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从中受到启发。观摩训练模式往往以优秀地理教师的某一节课为观摩对象,教学过程完整有始有终,通过授课教师和参与观摩的师范生之间有效对接,可以训练地理师范生对课堂总体把握的能力,是师范生积累实践知识的有效途径。
观摩训练模式的基本流程包括:观摩前制订详细的观摩计划,确定观摩的主要行为、角度和程序,观摩中做好详细观摩记录,观摩后进行有组织的分析、讨论与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目前实施卓越教师计划的师范院校普遍实施双导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制,并建立了“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模式,即所谓的UGS模式,在该模式下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研修等工作,广泛采取观摩训练模式进行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
2.同课异构模式。同课异构模式是指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不同地理师范生就相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听课的学生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就自己对该节课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课异构模式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地理师范生得以探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切磋教学艺术,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多维的视角,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同课异构模式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3.分解训练模式。分解训练模式是指将地理教学和讲解过程分解为若干小环节,按步骤分别进行单项训练。该模式主要包括:(1)对整个讲解过程进行的总体安排,形成清晰的讲解框架;(2)使用准确、科学的语言对知识进行剖析和揭示;(3)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与地理新知识联系起来;(4)运用归纳法或演绎法等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由“地”推“理”或由“理”推“地”地讲解,其中“地”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理”是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5)强调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6)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7]。endprint
4.纠错训练模式。纠错训练模式是指对地理师范生在地理教学中容易出错的技能进行专门训练的模式。通常情况下地理师范生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人却很少意识到。通过纠错模式,教师、其他同学可以在现场指出,学生本人则可以通过观看微格教学录像了解自己的不当之处或值得改善的地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范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通过发现和纠正错误或失误,地理师范生会明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会知道如何去纠正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5.以赛代练模式。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师范生容易产生疲乏与懈怠,甚至感到效果不明显而半途而废,“三字一话”的训练即是如此。通常师范院校在大一期间会对师范生进行三字一话的训练,但训练时间短,缺少专业指导与督促,学生只是应付练习,一旦开设的三字一话课程结束,训练也宣告结束,三字一话的训练最终也流于形式。
对地理师范生来说,三板(板书、板图和板画)的训练也是如此。板图、板画是以示意图的方式揭示地理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发展过程。板书是各专业师范生的通用技能,板图和板画则是地理师范生特有的专业技能,利用三板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绘,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审美情趣、强化记忆效果、锻炼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能起到显著作用,三板技能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是指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如粉笔字板书现场表演、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得教学技能训练变被动为主动,促使地理师范生加强技能训练。各种形式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可以从大一开始,一直延续到大三,促进地理师范生长期坚持地理教学技能的训练,从而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6.综合训练模式。综合训练模式是指模拟实际教学情境而进行地理教学的训练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要求全面而严格,即要求地理师范生要像真正的地理教师一样,完成一节完整的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之前的试讲,就是这种训练方式。综合训练模式能够提高地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之处是受众为老师和学生,不能提供一个真实的由学生组成的教学场景,备课、讲课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用具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周海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地理教师[J].地理教育,2011,(11).
[5]张永铃.卓越教师及其成长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董玉琦.“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7]胡再.新课程下的高校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