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5-12-07林静银
林静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树立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促进其健全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旨在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加强课程教学实践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81-02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综述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呈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一名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才能很好地踏入社会并服务社会,从而体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然而,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社会氛围的不断变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思想、就业等多方面的困惑与压力,倘若无法恰当地自我调节或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正因如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加显现其重要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了高等学校德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并指出“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①
为此,我国各高校也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成立心理咨询中心、设立心理辅导站以及朋辈辅导机构、定期举办相应主题的心理活动等,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中。这些举措也从不同层面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得以可持续发展,大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并树立心理保健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立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心理调适方法,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1]。当前许多高校都将这一课程设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可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不合理,缺少对学生积极心理的探索与培养;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在教学中体验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学时较短,教学进度快;教学方法单调,主要以讲授方式进行;教学理论滞后,缺乏本土化的分析。[2]对此,有学者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要让心理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形成合力;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理论研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专业化轨道。”[3]
二、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我校于20世纪90年代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程考核这三大部分组成。校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颜农秋教授于20世纪初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一书,此著作于2005年被评为首届广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优秀教材。在书中他提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心理调剂方法。”[4]颜教授带领一支专职及兼教的教师队伍不断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改进、实践,从而也建立了一套相对稳定且颇有收效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即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上课。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结合所教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主题内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团队合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5]笔者在“人际交往”这一主题教学上,事先准备好标有类别不同的卡纸,课上要求学生随机抽取卡纸,在茫茫人海中去结识和自己同类的朋友并组成一个团队;按照规定时间认识所有的队员并选取队长;给自己的团队取队名、口号,设计团队的代表姿势;每支队伍都要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队名、口号并摆出他们自己设计的姿势。在这个任务抛出—情境引导—活动开展—感受分享及评价的过程中,笔者充当的角色是一名团队合作的组织者、协助者、监督者和指导者。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很活跃。而少部分表现为比较安静、被动参加的同学,则需要靠组织者的协助,引导并鼓励其融入到团队中去。学生在这一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每个队名、口号、姿势都很独特、创新,焕发着青春活力。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满足了自身的情感需求。
2.体验学习。体验学习要求教师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身体力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进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实践性、情境性、互动性及反思性。[5]笔者在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时,通过学生的实践及反思,及时对教学设计做出改进。例如,在“情绪管理”主题教学中,笔者根据心理学对情绪的分类,设计出若干组的情绪名词,每支团队派出一名队员随机抽取一组名词,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且结合自己对该类情绪名词的理解进行相应的表演,其他队员在规定的时间猜出对应的名词。通过这种团队游戏竞赛的方式,学生发挥团队精神的同时也亲身体验每一种情绪的特点,寓教于乐。赛后,笔者邀请参加表演的学生和大家分享他们体验过后的心理感受,并道出他们对每一种情绪的理解。最后,笔者协助每支团队对体验学习作出评价并梳理、总结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endprint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中,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之外,还有问题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单一的某一种教学方式不一定能满足实际课堂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及时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它的受众面更广,基础性更宽,实践性更强,强调的是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的技巧来解决实际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有能力作自我心理调适。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课程里,我校对课程的设计有的放矢,既有统筹安排的心理活动,又有让任课教师灵活处理的实践教学。
1.心理特色活动。该实践环节由任课教师结合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学校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是:“量体裁衣”式地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情况、专业特点的特色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有一个愉悦、实用、合乎自身情况的自主实践的课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因此,笔者结合自己所教专业学生特点,组织过“健康网络、绿色生活”原创漫画比赛、“我的大学生活”原创朗诵比赛等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原创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相应主题的理解,对大学、对生活的切身体会,从而主观能动地建构知识意义,促进其培养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观看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影片,进行动态教学,并让学生尝试分析影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
2.户外心灵拓展。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含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四个部分。户外心灵拓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参与、监督把控现场,由学生团队进行合作与交流并共同完成各个拓展项目,从而令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的最终目标及意义。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挑战自我极限,挖掘自身潜能,在获得高峰体验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
3.心理剧表演。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剧表演活动,具体的活动安排则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及排演,并给予指导与协助。在此过程中,笔者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句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剖析其心理活动,让学生联系切身实际,更深层次体会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更好地掌控、调节自身的情绪。
(三)课程考核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我校课程考核采用开卷形式,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心理知识的实际掌握及运用程度,检验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结束语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任课教师肩负着培养、促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任,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策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注:
①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19422.shtml
参考文献:
[1]段元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4,(9):115-116.
[2]谢智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2015,(2):78.
[3]马红霞,杨绍清,王晓一,陈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改革及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报),2013,15(1):134-135.
[4]颜农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5]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