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挫折感及挫折教育探析
2015-12-07梁虹
梁虹
摘要:社会转型以及自身不成熟,使得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挫折感。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感;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79-02
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急剧变革、思想思潮起伏的新时代。由于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教育模式以及社会阅历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社会化等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实现积极过渡,而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挫折教育的重视。
一、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挫折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要实现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提升人的主体性,增强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的能力和改造自然、社会的能力;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处于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的大学生,由于过去接受的多是知识文化的教育,实践和社会阅历尚浅,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他们缺少自我控制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缺少与人沟通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从小父母亲人的溺爱以及家庭条件的优越,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很难理解别人,人际关系不和谐;自主能力差,缺乏独自面对挫折困难的能力,这就使大学生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难以实现。
2.挫折教育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等国家一系列重大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承担着培养综合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关于如何培养、塑造这样的人才,作为高校特别要在注意引领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客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要注意为学生成长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还要培养学生乐观包容的胸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要努力培养大学生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生的成才和成人的过程中,将挫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大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生存竞争压力加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社会期待较高、自我实现的渴望较强,因而承担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变得越来越重。由于从小生活在父母搭建的温室下、过着不需要过多为生活努力思考的日子,缺乏父母从小价值观以及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自身并没有形成正确稳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面对社会中多元价值观、多样生活方式的冲击,一部分大学生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价值坐标偏离、道德滑坡的情况。由于缺乏挫折的体验和教育,因此难以承受其重。社会的发展是丰富多元的、是历经曲折的发展,这也要求作为社会中最有活跃性的人也要有面对挫折的正确心态以及客服挫折的信心方法。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内外因分析
1.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外因分析。①社会外部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在带来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思潮和价值观。其中,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文化思想以及法律意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渐渐地流失,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心态发生着强烈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较活跃、敏感的群体自然首先受到冲击和震撼。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确实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种不健康的价值观一方面使大学生内心产生了冲突,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攀比也使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挫折感,甚至产生了困惑。②学校教育环境。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确实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但同时由于教育体制和考核制度的导向,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就会出现能力、素质、品德不平衡的情况。[2]学校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要更多的承担起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对于困难耐受性的责任。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主要接受老师的课堂说教,实际动手操作、与社会接触的实践操作较少,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事物,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考核的标准强调分数,因而也导致一些学生将学习成绩看得较重、课业压力较大。在理想和现实的冲击中,一些学生难免产生失落情绪;就业体系尚不健全、学生就业能力不强,也让学生产生了就业压力,挫折感增强。③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早期场所。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沟通水平越高、情感和行为引导控制越好,对于儿童的智力和情商发展越有积极作用。家庭的教化和组织功能能否充分利用和发挥,直接影响到儿童社会化的方向、进程。在一个父母关系良好、家庭和睦友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心理上可能是有安全感、乐观积极的。反之,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内心会孤僻,缺乏安全感。此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培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面对挫折的态度方式。溺爱、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社会化都是不利的,而开明民主的教育却可以赋予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
2.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内因分析。①自我评价偏差。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心性、性格、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对于个人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一些人挫折感的产生,也许与客观环境关系不大,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无时无刻不在,有些人稍遇不顺就产生挫折感。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个人的评价往往不全面、客观,当取得一点成功时,就会沾沾自喜,自我评价偏高;而当遇到挫折与困境时,就会产生挫败感或苦恼焦虑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产生自我怀疑。②事物认知偏差。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以及社会经验的匮乏,会对于很多事情发生的规律不能正确掌握和判断。比如对于自身学习基础的认识以及成绩的获得,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往往由于当地教学水平有限,英语、数学等学科基础较差,然而又由于学科的性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的提升,因此往往自身挫败感很强。在生活中,由于对于友谊、爱情等情感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因此往往让自己苦恼,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此外,生活中,大学生也会因一个或几个目标而同时出现,但由于条件所限,于是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矛盾,这也会引起挫折感。endprint
三、多措并举、增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1.营造良好的宏观教育环境。社会的教育和价值导向应该成为化解大学生的挫折感的有益途径。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上层设计方面来说,国家社会应该努力设计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业和就业制度和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竞争秩序,为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实现良好的衔接,并通过鼓励创业来提升大学生的活力。同时,在社会上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有存在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2.高校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我国的教育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培养了许多学习成绩优秀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随着大学生挫折感的日趋加剧,心理问题学生也有所增加。学校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和疏导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在对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为了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发展特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可以通过访谈摸底、心理测试等方法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定期跟踪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3]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活动室针对学生在心理发展中遇到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利用谈心谈话、集体团训以及专题讲座,来对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大学生要提升自我抗挫能力。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结合的。大学生抗挫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外部提供有力的环境,同时更需要大学生着眼自身。首先,大学生还是应该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知识永远是指引人们前行的一盏明灯。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看到历史长河的不停流淌,感受光阴的易逝、体悟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成熟,心态平和。此外,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较优越,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不易,可以说未曾清贫难成人。因此大学生要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挂职锻炼的机会,到社区相应岗位实习,比如帮助社区中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义务辅导,帮助社区中需要帮助的老人做一些家务,通过看到身边一些人生活的不易、倾听身边人的故事,来增强自身思想的深度,懂得感恩,珍惜热爱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此外,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农村或边远贫穷地区支教或者义务服务,在那里与当地群众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的艰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习惯,改变互相攀比的不良之风,增强自身的自立自强品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