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格执行空调温控标准积极助力公共建筑节能

2015-12-07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

上海节能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温控温度控制

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

严格执行空调温控标准积极助力公共建筑节能

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

简要介绍了2015年空调温控监察工作,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及今后空调温控监察的打算和建议。

空调温控;监察;温度检测标准

上海是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7%以上的能源外向型大都市,也是我国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最高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用电需求持续走高。特别是全市公共建筑的空调用电,更是夏季高峰电力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9亿m2,空调用电负荷约1 200万kW,超过全市最高用电负荷的40%。今夏,全市最高电力需求约为2800~3000万kW,如遇极端持续高温天气则最高用电负荷可达3 000万kW;最大电力供应能力约为3 200万kW以上。若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因电网结构性原因,部分热点区域在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较为紧张;低谷调峰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压力仍会有所增大。

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7年就发布《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物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明确要求: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国家部门规章《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建科〔2008〕115号)也于2008年再次重申“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 ℃,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 ℃”的规定。据测算,如果上海市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都能控制在26度以上,可节电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6万t,降低高峰电力负荷34万kW。因此,为了保障全市用电安全、有效降低电网负荷、切实推进建筑节能,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从2004年起,连续多年开展了面向全市公共建筑的夏季中央空调温度控制专项监察。

1 2015 年空调温控监察工作概况

2015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27日至31日,上海市最高气温连续超过35 ℃,最高用电负荷持续增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07〕42号)、《上海市2015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沪发改环资〔2015〕41号)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做好2015年本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沪经信电〔2015〕320号)等要求,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聚焦全市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派出近40个小组,现场监察了168家银行(营业厅)、25家公共建筑的空调温度控制情况。

温度控制检查情况表明:(1)银行(营业厅)实测温度普遍偏低,达标率仅为32.1%。被检查的168家银行营业厅平均温度为25.0℃,与“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 ℃”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温控达标率为32.1%,较上年度不足20%的达标率有所提升,但较其他领域75%左右的达标率仍有较大差距。(2)各家银行温控情况总体不佳。本次监察覆盖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通、招商、邮政、民生、浦发、上海、农商、其他(包括光大、渣打等)共12类(家)银行。监察发现,各家银行温控情况总体不佳,中行、建行、工行相对较好,平均温度分别为25.8 ℃、25.5 ℃、25.3 ℃,达标率分别为61.5%、43.8%、43.5%。(3)银行(营业厅)节能管理普遍缺位,节能措施有待强化。被监察银行(营业厅)普遍对迎峰度夏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单位因与物业协调不畅或设备陈旧,导致温控工作无法推行,极少数单位甚至出现对执法记录表拒不签字情况。规章制度方面,仅57家(占34%)设置了内部温度控制规定。空调清洗方面,仅33家(占20%)定期清洗滤网、风机盘管、换热翅片、冷凝器等部件。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多年节能监察工作,公共建筑空调温控工作被广泛普及和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执法依据罚则不明确

国家部门规章《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建科〔2008〕115号)规定了“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 ℃,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 ℃”的要求,同时明确“负责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工作的部门是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但《办法》对违反规定的情况却没有明确罚则,只提出:“予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经过多年实践,采取如下处理方法:(1)采取现场告知而非预先通知的抽查方法,避免被检查单位事先准备、弄虚作假;(2)现场实测后,要求空调系统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温度实测的真实性、即时性;(3)发现违反规定情况,现场要求其把回风温度调至26度左右,并不定期实施复查,反复督促落实;(4)定期发布《简报》,汇总各类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检查情况,向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机管局等部门通报;(5)联动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重点对屡教不改、态度恶劣的单位予以曝光批评。

2.2温度检测标准难操作

2008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建科〔2008〕115号)附件2发布《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现场检测和合格判定方法》,是目前国内空调温度检测的唯一标准,但其对检测的要求十分苛刻,主要体现为:(1)检测条件,要求避免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且外窗处于关闭状态,而实际检测环境千变万化,难以每次都满足要求;(2)测点数量,要求在室内面积100m2至少布置5个测点,且每增加20~50m2酌情增加1~2个测点,而实际如大型商场等建筑单层面积均在1 000m2以上,至少要布置50个测点,实际意义不大;(3)测试时间,要求进行连续检测时间不少于6小时,而实际情况是温度检测是一个即时量,检测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误差,且容易影响正常营业和生活,必须采取科学、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实践,总结提炼了一套快速、合理的检测方法:第一步,选择公共建筑高、中、高三个楼面;第二步,每个楼面选择东、南、西、北、中五个测点,测试时注意避开风口和窗口,测试完成后计算平均值;第三步,将三个楼面的平均温度再进行平均,计算整个建筑物实际温度。这一方法获得了建筑空调管理人员和业内人事的认可。

2.3空调温度控制涉及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监察发现,部分建筑物夏季平均温度高于26℃,并非是由于严格落实空调温控规定,而是由于空调温度分布不均匀所致,其原因包括:门窗敞开、造成漏风现象,建筑物人流量大、热负荷过高,各分单元房屋人工隔断、风场流动性差,风管布局不合理、控制冷冻水流量的电磁阀损坏,多年运行的溴化锂、风冷热泵机组效率低下,即使空调机组“开足马力”,也很难把温度降下来;此外,部分建筑因客流和照明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室内热负荷太高,冬季为了降低热负荷甚至还会制冷降温,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情况,监察中心在告知空调温控相关要求同时,即就发现的问题向建筑管理者提出节能改造或管理改进建议。提出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推进楼宇围护结构、制冷机组等方面的节能改造,推进公共建筑切实提升节能能力而非简单按部就班地执法。既维护法律的“刚性”,也顾及执法的“柔性”。

3 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市节能监察中心将围绕“快速有效、突出重点、扩大影响”的工作主线,继续开展空调温度控制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采取温度普查、全面检查和重点复查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各领域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合格率,推动建立各方协调、社会参与的空调节电管理长效机制。

3.1创新检查形式,着力突破温度控制难点

(1)实施不同业态、不同基础公共建筑分类管理。对基础较好、能自觉遵守标准的单位实施快速检查,对新建建筑实施空调系统和建筑节能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实施复查,重点突破宾馆酒店和高档商务场所等温度控制难点。

(2)狠抓重点区域常态化监管。重点督促本市电力供需矛盾显著的热点地区单位,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做好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工作,有效降低电网高峰负荷。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覆盖100幢重点用能建筑温度在线监控系统,搭建市级空调温控管理平台,显著提升专项节能监察工作能级。

3.2创新宣传方法,落实节能节电社会责任

(1)发挥区县相关责任部门作用,探索建立市区两级节能监察工作网络。建立各中心城区与市节能监察中心的对口联络制度,对各区域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落实。

(2)印制系列宣传材料,包括空调温控的宣传海报、小贴士和告知书的设计制作,将在监察过程中予以发放,倡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践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3)继续通过上海能效诊断热线网站等公共信息平台,向用能单位、广大市民宣传普及电力供需形势和空调节能措施。

3.3创新惩处手段,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合格率

(1)强化对违规单位的责令整改,现场要求其提高空调出水温度,或提出建议,通过复查督促落实。

(2)加强联合执法,会同电力部门开展公共建筑夏季有序用电检查工作,将监察结果与用电方案有机结合。

(3)做好相关检查结果和问题通报工作,将各区(县)、各领域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合格率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对于较严重的问题,请新闻媒体追踪报告,予以曝光。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Air-Conditione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ndards to Actively Help Public Building Energy Saving

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Supervision Center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ir-conditioner temperature control supervis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s and plans and suggestions on air-conditioner temperature control supervision in the future.

Air-Conditioner Temperature Control, Supervis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tandard

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15.12.004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温控温度控制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温控/光控片上纳米裂结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锻造温度控制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基于MSP430和Android温控距控智能电风扇设计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