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与角斑病的诊断识别及生态防控
2015-12-07薛在鹏潘学涛
薛在鹏 潘学涛
甘肃永登县平均海拔2 100 m,属冷凉气候区,依赖此气候特点,近年来该地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深冬一大茬黄瓜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般667 m2效益3万元以上。目前全县每年温室黄瓜保有面积33.35多hm2,集中分布在县城附近的城关、中堡两个乡镇。由于温室温差大、湿度大、光照不足,为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因为两病前期症状极为相似,尽管农户有多年种植黄瓜的经验,但对两病仍难以区分,造成用药混乱,尤其是两病常以暴发的形式出现,有些种植户慌乱之中胡乱打药,如药不对路、药量过大、时间不准、方法不当,花了钱不见效或者效果甚微,有时即使有效但使黄瓜品质也受到损失,失去了防治意义;有些种植户面对扑面而来的病害束手无策,任其自然发展,导致病害蔓延,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损失极大。现将生产实践中总结的两病诊断识别方法与生态防控方法介绍如下,以作参考。
1 两病诊断识别
每天8:00~9:00,揭开温室草帘后进棚观察,看黄瓜叶片上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灰霉层、透明穿孔等症状。霜霉病菌为真菌,且为强寄生菌,靠气流传播,因此就整株黄瓜而言其发病部位为中上部功能叶片,在一片叶上病斑分布均匀,初为淡黄色小点,后因扩大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水浸状,后期在潮湿的情况下叶背面有灰霉层,病斑连为一体后整片叶干枯。角斑病为细菌性病害,种子和土壤带菌,在温室中当水滴冲击地面时靠泥水四溅传播,就整株黄瓜而言,发病部位在中下部叶片,细菌为弱寄生菌,不能从叶片表面直接刺入,多从叶片边缘的水孔和气孔侵入,在一片叶上病斑多分布在边缘,初为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水浸状,与霜霉病前期症状完全一样。后期病斑透明穿孔,多个病斑连为一体后整片叶干枯。
当温室中只有病害没有虫害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症状诊断识别往往有效,但如果温室中有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虫害,由于害虫在叶片上造成了大量的微伤口,给引起角斑病发生的细菌提供了便捷之道,因此在一片叶上角斑病的发生不一定表现在叶边缘,往往表现的和霜霉病一样均匀,在此情形之下要诊断区分两病难度较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博士自2008年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将复杂的显微镜技术进行简化,提出显微镜病害诊断法,该法对两病的早期诊断区分效果很好,既科学准确又比较简单,比较适宜基层农技人员。具体操作方法是:从黄瓜叶片病健交界处取样,做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光线不要太强),若是角斑病会有大量细菌呈云雾状从感病组织中流出,细菌个体很小在此低倍显微镜下看不到,看到的云雾状是它的群体形状即菌脓;若是霜霉病会看到孢子梗单生或束生,顶端呈锐角分枝并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乳头状突起。
2 两病发病规律
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病条件完全一致,都需要低温高湿,即温度16~22℃,相对湿度83%以上,且叶片上有水膜存在,因此两病在温室黄瓜上往往混合发生。霜霉病菌落在叶片上3~4 h即可发芽刺入叶内,潜育期很短,只有3~4天,因而往往以暴发的形式表现,这一点和娃娃菜上的白斑病相似。两病都有个共同特点,即怕干燥、怕高温,干燥时病菌孢子不能发芽,3~5天自然死亡,若将棚内温度提高到45℃,维持2 h病菌孢子将自然死亡。
3 两病的生态防控技术
虽然化学防治病害较为有效,但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不利于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因此应该首选生态防控,生产无公害蔬菜。所谓生态防控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不利于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
①四段变温管理 此法是将一天划分为4个时间段,即上半天、下半天、前半夜、后半夜,不同的时间段给予不同的温度管理,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天中适宜“两病”发生的温度(16~22℃)出现的时间。具体温度管理为:上半天(28±2)℃,下半天(22±2)℃,前半夜(17±2)℃,后半夜(10±2)℃。具体操作方法是:早上揭开帘子,日晒提温,使温室内温度每1 h上升7~8℃(此指标也是检验温室质量好坏的标准);10:30左右温度达到 28~30℃时,通风降温排湿;14:00~15:00,温度降为 23~25℃时闭棚保温,17:00左右温度降为 18~20℃时盖草帘,早上温度保持在10~13℃。
②大沟内铺麦草 目前永登县温室黄瓜栽培方式为起垄覆膜,垄与垄之间的沟为裸露状态,是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渠道,也是造成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夜间空气湿度更大,往往处于饱和状态,为两病的发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而在大沟内铺上10 cm厚的碎麦草,麦草夜间吸湿、白天散湿,可有效降低棚内尤其是夜间的空气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对湿度达到83%以上的时间量,进而减少两病的发生概率。
③高温闷棚 此法在黄瓜生长期间进行,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程序,否则对黄瓜生长造成极大的损害。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未来2~3天必须是晴天,在闷棚前将整棚黄瓜龙头降至一个水平面上,同时闷棚前一天须灌足水,保证高温高湿;然后将棚内温度表取下系上细绳,悬挂高度与黄瓜龙头齐平,从顶部通风口处观测温度;闭棚后温度上升至45℃,持续时间2 h,可将两病病菌杀死;然后逐渐通风降温至正常温度,闭棚次日整棚黄瓜叶面喷施一次植物动力2003,以便加强营养、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