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翠屏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2015-12-07赵福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赵福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加快翠屏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文│赵福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翠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是宜宾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第二大畜牧业县(区)、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也是宜宾主城区“菜篮子”畜产品核心保供区。近几年,翠屏区现代畜牧业紧紧围绕提质增效、保障供给、助农增收的目标,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转变发展方式,以城市对优质畜产品多样化需求为导向,走出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鲜活优质、观赏体验型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
一、翠屏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
1.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化要求,通过项目补助、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养殖,促进翠屏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快速发展。目前,翠屏区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531个,其中标准化种畜禽场7个,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5000多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7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6个,区级标准化示范场250个。
2.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形成。按照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发展思路,翠屏区根据“四线五区”布局,采取“基地+园区+养殖场”模式,重点围绕“南翼粮经、北翼林茶、东果西菜”的现代农业布局,大力发展稻田养鸭等生态循环畜牧业。把畜牧业与生态农庄、农业公园融合,不断拓展畜牧业的功能,打造了宋家农业公园、明威茶牧公园、李庄顺风生态园、田之星生态农庄等一批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经营主体。
3.良种覆盖面不断扩大。为了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目前,翠屏区已调进优良肉牛400头、奶牛300头、肉羊1500只、肉杂鸡10万只,种公猪850头,用来改良全区畜禽品种。全区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5%以上,生猪三元杂交面达92.5%,禽(蛋鸡)良种面达到99.2%,良种覆盖面逐步扩大。
4.防控体系健全。建立完善了区、乡、村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翠屏区有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1个、生猪监测点20个、村级防疫室50个,每村落实一名动物防疫员,设立了“动物强制免疫应激反应补偿基金”,坚持集中免疫与适时免疫相结合,实现防疫常态化,有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防疫覆盖率达到100%,免疫密度达100%。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5.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来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在翠屏区90个重点村(社区)聘用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了“分责全覆盖、知责全落实、履责全方位、问责全过程”的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基层监管工作。落实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监管,并且严厉查处违规违法经营,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监管和检疫面均达到100%。
6.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注重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品牌的培育,逐渐形成了“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牧场(大户)+市场”发展模式。全区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专合社106个、注册家庭牧场78个。通过推行订单生产、保底回收、代养寄养等方式,带动适度规模户7500多户。实施品牌化战略,培育了朱二娃黑猪、留诚香林绿壳蛋、一鸽九鼎等地方知名品牌10个。支持顺风、留诚等畜牧企业加入电商平台,开启了“畜牧业+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二、翠屏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畜禽调运频繁,防控形势严峻。翠屏区特殊的地理区位造成传入性疫病时有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之部分养殖场户疫病防控程序不到位、质量不高,疫病风险仍然存在。
2.资金投入不够,发展壮大困难。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投入,主要靠项目资金和农民投资投劳为主,区级财政投入少,并且产业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另外金融机构服务养殖业弱,贷款和担保程序多、难度大,养殖场融资难贷款贵的现象突出,影响其发展壮大。
3.基地带动作用不强,特色品牌效益较低。养殖基地规划布局需要连片的土地,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没有充分规划规模养殖用地,使得规模养殖用地难。区域内生猪、家禽、肉牛等养殖基地多,但分布较散,没有形成规模亮点,基地产业带缺少,特色品种少,品牌效益差,经济效益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依然较弱,缺少特色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培育和开拓不够,品牌不强,产销对接力度不够,利益分配不均,品牌效益差。“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牧场(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处于探索阶段,“小龙头”难以拖动“大基地”。究其原因主要是: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单一,主要以订单农业、代养寄养为主,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上的利益共同体;专合组织发展不健全,带动作用弱,自身缺乏造血功能。
5.生产监测深度不够,价格预警机制还不完善。养殖业受市场影响大,风险高,虽然翠屏区建立了20个监测点,但是监测深度、广度不够,与生产要素价格统计部门联系不紧密,分析报告权威性差,对养殖场户指导作用不强。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养殖安全。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五不漏”“五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抓好以春秋两防为重点、平时补免相结合的疫病防控机制,加强抗体监测,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切实落实引种申报制度,加强对外来畜禽的检疫监管,切实降低外来疫病对本地畜牧业的威胁。
2.制定政策、加大扶持。政府应该采取项目资金补助、贴息贷款等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金融机构采取企业担保贷款及种畜禽抵押贷款等措施提高贷款力度,切实解决养殖业主资金短缺的问题。制定家庭农场认定及奖励办法,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业主创建家庭牧场。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保险、奶牛引种补贴等政策,提高养殖场户的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
3.坚持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化布局。根据翠屏区不同地形特点和区位条件,结合“南翼粮经、北翼林茶、东果西菜”现代农业布局,合理布局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即平坝丘陵粮食蔬菜主产区建设成优质生猪养殖基地;环金秋湖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李庄、宋家、牟坪和李端镇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基地,重点加强“南北两翼现代畜牧业集中示范区”建设,抓好特色品种养殖,开展无公害畜禽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大品牌,提高特色品牌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规模场、家庭牧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规模养殖经营体系。大力推广规模场、家庭牧场与超市对接,合作社连市场带农户等畜产品销售新机制。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组织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
切实加大专合社的扶持力度,建立专合社准入、淘汰机制,鼓励将部分中小型畜禽发展项目交由符合条件的专合社实施,探索以“专合社+家庭牧场”的发展模式,壮大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专合社)带动作用,与农户建立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养殖场+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机制,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5.切实抓好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工作。由于生猪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大、市场价格波动周期性缩短,应抓好生猪生产及价格监测,加强形势分析和价格预警工作。以全区20个生猪监测点的养殖结构、存出栏数量、疫情等数据为基础,结合粮食、饲料价格及国内外疫情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以猪粮比价、猪料比价、存栏指数等指标为综合预警依据,及时发布市场分析报告,消费需求走势,引导养殖场户调整猪群结构,做到不压栏,适时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