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山海经》到“岚山号子”

2015-12-07撰文金希

海洋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岚山天帝天台

撰文/金希

从《山海经》到“岚山号子”

撰文/金希

日照,正因山海经之传说而得名。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另据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在我国,名为“天台”的山可能用双手都数不过来,而在日照市的南部,正有一座天台山,据说《山海经》中所记之“天台”,正是这座山。

日照,也正因《山海经》之传说而得名。传说古时候,天空中曾有十个太阳,都是东方天帝之子。他们的母亲经常在东海中给他们洗澡。除此之外,十个太阳每天都有一个太阳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把光和热洒向人间。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有序地值班。世间万物也彼此和睦相处,世界美满而幸福。

后来,这十个太阳厌倦了这种生活,开始不听调遣,十个太阳纷纷一起上到天空。这一下世界可遭了殃,大地之上草枯土焦,河水干涸,万物无法生存,人们叫苦不迭。东夷族有一位年轻人名叫大羿,力大无比并且擅长射术。看到万物生灵生活在苦海之中,他就跋山涉水来到东海边,施展臂力,张弓搭箭,连续将九个太阳从空中射落,人间从此恢复了往日的清凉。

但剩下的这个太阳看到自己的九个弟兄都纷纷惨死,自己也非常害怕,吓得躲到东海深处不敢出来,世界又从此暗无天日,不见阳光。大羿

一看这样不行,就把事情告诉了天帝,天帝赦免了最后一个太阳的罪过,并派来一只玉鸡,从此每当听到玉鸡鸣叫,这个剩下的太阳就赶忙从东海中出来为人间提供光和热。

这就是著名的“大羿射日”的故事。后来人们口口相传,把大羿和夏朝的一君后羿弄混,常传为“后羿射日”。这两人一人是上古时期的人物,而另一人则是夏初的人物,还一度掌握了夏朝的政权。不过,两人的确同属东夷族,并且都为射箭的好手。

在天台山边上,还有一座神似公鸡的山,名为“鸡呴呴喽山”。传说它就是天帝派来的玉鸡。据如今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讲,这座山曾经确实神似公鸡,不过由于人们后来开山采石,才使这座山面目全非。

尽管传说中太阳被大羿射落很多,但日照的原住民东夷族却非常崇拜太阳。东夷民族祭祀太阳神就在这天台山上。这里与秘鲁的马丘比丘、印度的科纳拉克太阳神庙、埃及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希腊的德尔菲-阿波罗圣殿一样,被国际上认为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在日照的石盆山的一片开阔的向阳处,有一块突兀的巨石立在当中,它被称作“太阳神石”。“太阳神石”是东夷民族崇拜太阳的产物,有人说它是大羿射落的太阳化成的。

从神话传说到真实的渔民生活,是劳动号子一声声为普通的渔民鼓劲、呐喊。

抛开传说不谈,日照的历史,离不开老百姓。有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才有了如今这片美丽的海港城市。人们靠海吃海,海洋带给了他们充实的生活。历代渔民在耕海牧鱼的过程中收获了幸福,收获了家庭,收获了财富,也为日照留下了著名的“岚山号子”。

“岚山号子”铿锵有力,旋律优美,词句简洁,朗朗上口。以前渔民下海捕鱼时船上没有机械动力,一切都要靠人力完成。久而久之,渔民们下海有了一套必须的程序,撑榄、箍桩、推关等缺一不可。而干什么事情,就会用什么号子来给大家鼓劲。“岚山号子”就是由渔民的作业场景、作业时段和作业方式发展而来,有几十种不同的号子,比如成缆号、箍桩号、拿船号、推关号、撑篷号、撑篙号、棹棹号、打户号、悬斗号、淘鱼号、溜网号、上江号、撑缆号、抬网号、点水号等。

“岚山号子”以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而成为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岚山号子”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播开来,21世纪以来,“岚山号子”多次参加演出,获得了很好的评价。2007年8月,“岚山号子”在中国水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演出,同年11月在浙江省舟山举行的全国渔歌邀请赛上,“岚山号子”勇夺“最佳号子王”称号。

目前,“岚山号子”已经列入山东省、日照市和岚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岚山号子”与“鲁南五大调”合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山海经》到“岚山号子”,似乎跨度很大,却是由传说到现实、活生生地展现了日照的历史文化。日照市的成立不过短短几十年,要书写的历史,还有很多很多……

(责编:沈婷婷)

岚山港

岚山夜景

岚山渔民出海

猜你喜欢

岚山天帝天台
岚山情,漪水韵
狐假虎威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在天台(组诗)
岚山赏枫(环球360)
天台植物
《天乩之天帝传说》登陆爱奇艺
天台植物
江乙对荆宣王
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