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婚俗

2015-12-07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六礼婚姻生活婚俗

杨 静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近代婚俗

杨 静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传统的婚俗习惯到了近代有了简化,但仍然无法脱离封建周礼的束缚,更避免不了其陋习,于是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新式的文明婚礼开始出现。

近代;婚俗;传统;变革

晚清以来,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开始发生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社会变革。婚姻生活作为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社会逐渐发生着变化,在婚姻生活中所形成的婚俗习惯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逐渐发生改变,于是在近代出现了传统婚俗与文明婚俗并存的现象。

一、传统的婚俗

中国传统的婚俗都是遵循《礼记》的规定的,这习俗自古延续至近代。在传统的婚俗中,如果男女二人要结为夫妇,就要完成“六礼”的程序。何谓“六礼”,它是指周代《礼记》所记载的六种婚俗礼节,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只有完成六礼,两人的婚姻才算是正式的、合法的、严肃的,才会被他人承认。六礼中的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是指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方订婚;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

二、近代的传统婚俗

繁琐的婚俗从古以来都是人们在结婚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礼节,但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着,传统婚俗为适应社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简化,到了近代,六礼简化为三礼,即“纳采-请期-亲迎”。而亲迎则是这个结婚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前面的纳采、请期只算是议婚、订婚,而亲迎礼才算是婚礼。传统的亲迎礼又要经过若干程序才能完成,要经过铺房、送嫁妆、障面、撒谷豆。转席、拜天地、拜舅姑、合卺、撤帐、闹洞房、饣耍 女、回门等程序。这些仪式绝大部分都是图求避邪趋吉,祈求多子多孙,充满了迷信色彩。到了清末民初,亲迎礼或是取消或是简化,亲迎礼的取消是指新郎不往女家迎娶,或者派亲友前往迎娶,或女家送新娘到男家,新郎在在门口迎接;所谓亲迎礼的简化是指将“头日迎妆,二日娶亲,三日会亲”改为“早辰迎妆,上午娶亲,下午会亲”。

三、文明婚礼

虽然到了近代,传统的婚俗得到简化,但是它仍然遵守着陈旧、腐朽、繁琐的封建礼仪,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父母主婚之弊、媒妁之弊、男女不相见之弊、聘仪奁赠之弊、早婚之弊、繁文缛节之弊、迷信术数之弊、礼法婚姻之弊。

正由于这些弊端再加上近代各种西方事物的冲击,在沿海开放城市与内地的大都市、城镇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摒弃了传统的婚俗习惯,而去遵守西方文明、简洁的婚俗,于是文明婚礼在近代社会出现了。近代的文明婚礼参用中西礼仪,但有别于传统的婚礼,其具体仪式一般是:一、司礼人入席。二、奏乐。三、男女宾入席。四、男女主婚人入席,面外立。五、证婚人、介绍人入席,左右对立。六、新人入席,面内立。七、奏乐。八、证婚人读证书。九、证婚人用印。十、介绍人用印。十一、新郎新娘用印。十二、证婚人为新郎新娘交换饰物。十三、新郎新娘对立,行三鞠躬。十四、新人致谢证婚人、介绍人,行三鞠躬礼。十五、奏乐。十六、新人向男女族尊长行三鞠躬礼。十七、新人向男女宾致谢,行一鞠躬礼。十八、男女宾致贺,行一鞠躬礼。十九、新人退。二十、奏乐。二十一、男女宾退。二十二、司仪员退,礼毕。简洁而隆重的新式婚礼由于屏除了旧式婚礼中的种种弊端,首先被社会上的先进知识分子、留学生所接受,然后慢慢在整个社会形成时尚,由于其简洁、成本较低但有不乏隆重,所以慢慢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但是这个过程很满长、很艰难,因为传统婚俗的观念顽固的存在着,所以在内地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婚俗习惯。

四、近代文明的婚俗习惯

文明婚礼的出现代表社会上出现了文明的婚俗观念。第一是男女社交自由,屏除传统礼制中男女授受不亲,女子应谨守闺阁的规定,这位男女自由自愿交往提供前提。第二是男女是在自主、自愿的原则下结为夫妇的,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婚俗中遵循父母之命以及盲婚哑嫁的弊端。第三是在婚姻生活中男女平等,这表现为一夫一妻制和男女离婚、再婚自由以及不要求门当户对,即男子不得拥有出合法妻子之外的配偶,女子可提出离婚,而且女子在离婚或丧偶后可再婚,一女不侍二夫的贞节观念不在约束女子。第四是不再有媒妁之言,只须找一双方都熟悉的形式上的介绍人即可,作为见证男女双方只要出于自愿就可要结为夫妇,在男女社交自由的情况下,男女可通过正常交往彼此认识、了解对方,不再需要媒人的说合与传递信息。第五,婚礼仪式要求简单、节俭、快捷,没有厚重的聘仪妆奁,男女双方只需在婚礼上交换简单的事物即可。第六是禁止早婚,男女到法定年龄,不得结婚。第七是注重婚姻法和婚约契书,这是近代文明的婚俗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区别于传统的婚俗习惯中男子为天的规定,要求男女双方都必须依照婚姻法和婚约契书履行作为丈夫或妻子的义务,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它既对维系夫妻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也保护了妇女在婚姻生活的中一些权利。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的婚俗是由繁琐、浪费、迷信、漠视婚姻当事人意愿的尊奉封建礼仪的传统婚俗向进步、简单、节俭、平等、尊重婚姻当事人的文明婚俗转变,这种转变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大都市、城镇比较迅速与彻底,但在某些地区这种转变比较慢,这是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性,传统婚俗在近代很长的时间里、很广泛的内地农村、偏远地区里仍然存在着,近代社会呈现出传统婚俗与文明婚俗并存的现象。

[1]行龙,《清末民初婚姻生活中的新潮》[J],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三期.

猜你喜欢

六礼婚姻生活婚俗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婚姻“六礼”
从裕固族传统婚俗看古代婚姻“六礼”及其当代遗存
从高雅中来 到世俗中去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编纂应该加入“六礼”制度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王海鸰作品中的婚姻生活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河南太康龙曲镇婚姻习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