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文·拉铁摩尔蒙古纪行概述

2015-12-07后文丽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拉氏蒙古人蒙古

后文丽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拉铁摩尔1900年出生在华盛顿,幼年时便追随父亲来到中国,其父为大学教授,曾先后在上海南洋大学、河北省立师范学院、天津北洋大学执教,1921年其父回到美国,在达莫思学院任教授,拉铁摩尔未受过正统的大学教育,他高中毕业后在天津谋取了一份差事,因为差旅原因他得以机会深入到蒙古地区进行考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拉铁摩尔辞去商行的工作,开始他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从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出发穿越新疆抵达印度的旅途中,拉铁摩尔一直随身携带了他1928 年出版的《通往土耳其斯坦的荒漠之路》(《The Desert Road to Turkestan》) 以及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道格拉斯·卡拉瑟斯(Douglas Carruthers)1913年出版的《鲜为人知的蒙古》(Unknown Mongolia),而且1928 年,在伦敦,卡拉瑟斯热情接待了拉铁摩尔,并对他在蒙古地区广泛游历的想法予以极大的认可和帮助,拉铁摩尔也承认正是这样的认可和帮助使他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1929-1930 年间跟妻子埃莉诺在东北呆了9 个月,并成为唯一一位在新疆、蒙古、东三省这些中苏边境之间地区广泛游历的美国人,他常常操着汉语只身旅行,由于他在东三省蒙古居住区的逗留,他对蒙古人少数民族的政治问题产生了兴趣,并写出了《满洲———冲突的摇篮》(Manchuria———Cradle Of The Conflict, NewYork ,1932 年出版)和《满洲的蒙古人》(Mongols of Manchuria,NewYork,1932 年出版)两本书;其中作者在《满洲———冲突的摇篮》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东三省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满洲的蒙古人》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当时东北地区部落划分、地理分布、满人和汉人的历史关系和当时的政治问题。其中在《The Mogols ofManchuria: Their tribal Divisi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HistoricalRelation with Manchus and Chinese and The present Plotical Problems》中,拉铁摩尔提出了著名的“贮水池”理论,他认为东北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长城以北的区域尤为重要,是统治北方甚至全中国的关键,这一地区如同一座“贮水池”中国历史的周期性过程往往是由贮水池地区居民动向决定的,各王朝的兴衰可通过对这一带地区控制情况的考察反映出来同时,拉铁摩尔结合自己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详细记述了东北不同蒙古部落的历史与分布,对当时的兴安北省、卓索图盟、哲里木盟等的区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远东地区的历史与现状,该项研究在远东各国历史界和地理界了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还研究了黑龙江的赫哲族,出了一个单刊,即1933 年的《美国人类学协会纪要》(Memoire Of The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所刊《赫哲族:松花江下游的“鱼皮鞑靼”》(The Trible:“Fishskin Tatars”Of The Lower Sungari),这是他1930 年5 月以来对富锦及同江等地赫哲族的重要调查成果,然而,遗憾的是, 我国从事赫哲族研究的学者们至今仍并未使用拉氏此书。

要了解拉铁摩尔在蒙古的游历,他学蒙古语的过程是不能不提的。1930 年夏末, 拉铁摩尔与妻子从满洲返北京, 并在北京住了几年, 继续研究、写作及旅行, 继续接受美国哈佛—燕京学社(Harward—Yenching Institute)(一年) 和古根海姆基金会(JohnSe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两年)的资助。在满洲, 他结识一位内蒙古民族领袖,———达斡尔人郭道甫(墨斯,Merse,他是一所学校的校长,该校为张学良治理东蒙培训蒙古翻译官,后来死在俄国监狱中),从他那里拉铁摩尔了解到了军阀对内蒙古的压迫及日本的侵略,他因此决心学习蒙古语以深入研究蒙古问题。通过郭道甫, 他结识了哲里木盟奈曼旗的才子布和贺西格,并拜其为师, 又通过布和贺西格,拉氏结识了包悦卿(赛音? 巴雅尔,Sainbayar)这位内蒙古领袖, 还通过包氏结识了德王(全名德穆楚克栋鲁普,是20 世纪20、30 年代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与从喀尔喀出逃的迪鲁瓦?呼图克图。

1931 年夏,拉铁摩尔为了使蒙古语更流利,他来到了呼和浩特市, 买了四头骆驼,同时找了一位名叫阿拉施(Arash)的蒙古人做向导, 向他学如何用蒙古族的方式来驾驭骆驼,这与汉商队的方式截然不同,阿拉施来自阿勒泰,是个喇嘛而且是个很好的守旧牧民,他与阿拉施一同去了乌兰察布与锡林郭勒。关于阿拉施,拉铁摩尔在他的《蒙古之旅》(Mongol Journey,New York,1941)一书的第五章第86-102 页中有详细介绍,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1948-1950 年期间,拉铁摩尔为佩奇国际学院聘请了迪鲁瓦·呼图克图、贡布扎布·杭锦(Gombojab Hangin 1921-1989)、乌如贡格·敖嫩(Urgunge Onon,亦写作Peter Onon)3 位蒙古人从事蒙古问题研究,并出版了《蒙古的民族主义与革命》(Owen Lattimore,Sh.Nachukdorgi,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Mongoli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

1960 年,拉铁摩尔到苏联中亚地区旅行。1961 年,他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讲学,同年,再次抵达蒙古国乌兰巴托(Ulan Bator)进行重访,并见到了乔巴山将军,诸如此类活动在拉氏的《牧民与人民委员———再访蒙古》(Nomads and Commissars—MongoliaRevisted)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1961年至1974年期间,他十次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被聘为蒙古科学院国外院士,参加了国际蒙古学学者第二、第三次大会。在第二次国际蒙古学学者会上,被选为常设委员会副主席。当时他表示,他准备进行现代蒙古学的研究工作。1961年9月,美国蒙古学会创立,拉铁摩尔是最早的60个会员之一。1972年,他被选为该学会的主席。1963年至1970年拉铁摩尔移居英国,任利兹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蒙古语言、蒙古民族学以及蒙古历史等学科。1972年9月,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拉铁摩尔到中国作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其中在中国北方(包括内蒙古和新疆)地区访问两周。

拉铁摩尔在1970年退休后,仍然对蒙古学的研究贡献着力量,他把自己所有的有关蒙古研究的书籍和资料都无偿赠给了剑桥大学,1987年,他培养的女学生凯·汉佛里与乌如贡格?敖嫩(Urgunge Onon)在剑桥大学考古学系和人类学系创立了蒙古和内亚学部,为欧洲蒙古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另外,拉铁摩尔为乌如贡格·敖嫩的译文集《二十世纪的蒙古英雄》(Mongol Herosin Twenty Century)撰写了前言。

拉铁摩尔被称为20世纪“中国问题的专家”,这个“中国”有极大一部分指的是中国的边疆地区,包括长城、新疆和内蒙等地,特别是内蒙地区;对于研究,拉氏亲力亲为的个性和敢于为学术探索而冒险的勇气都是今天学者们值得学习的,不仅是在内蒙问题上,拉氏的中国边疆理论也是极为典型的,与其他中国问题专家如费正清、施雅相比,拉氏的主张则更客观,更理性更人性化!

[1][日]矶野富士子,《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M]吴心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2]高士俊,《拉铁摩尔小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1)

[3]Owen Lattimore [M]《The Mongols of Manchuria》,New York,John Day Company Press,1934

[4]《蒙古之旅》(Mongol Journey, New York, Country Life Press,1941

[5]《牧民与人民委员-- 再访蒙古》(Nomads and Commissars—Mongolia Revis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6]《满洲的蒙古人》(The Mongols of Manchuria,New York,JohnDay Company Press,1934)

[7]《满洲—冲突的摇篮》(Manchuria———Cradle Of The conflict,New York,1932

[8]《中国简明史》(China: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W. W.Noton Company,1947)

[9]蒙古的民族主义和革命》(Naionalism And Revolution of Mongols,London,1955)

[10]《成吉思汗与蒙古人的征服》(Genghis Khan And Conquest ofThe

[11]《成吉思汗的地理学》(Geography of Genghis Khan,1962)

[12]《蒙古的历史地位》(Historical Position of Manchuria,1962)

[13]《亚洲边疆史研究》(Studys in Frontier History, collected papersfrom:1928-1958,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4]《牧民与人民委员———再访蒙古》(Nomads and Commissars———Mongolia Revis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5]《丝调、香料和帝国》(Silk 、Spice and Empire,1968)

[16][日]矶野富士子,《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M]吴心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22页。

[17](高士俊,《拉铁摩尔小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1)

[18]J.杭锦,U.鄂一嫩《欧文(拉铁摩尔年谱简编》[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2(2)——徐维高译自国际蒙古学协会《通讯》199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拉氏蒙古人蒙古
基于拉氏变换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不同离子浓度、温度、pH对拉氏精子活力的影响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保甲制
蒙古靴
《雲使》在蒙古
蒙古香
近邻蒙古
论明代在中原的蒙古人
元朝及明初蒙古人的名字
基于因果微积分定理讨论时域分析和s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