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根原在群众中

2015-12-07钟祖文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7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河村梁家

文/钟祖文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回到47年前插队的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他亲切地喊着父老乡亲的名字,走家串户嘘寒问暖,同大家深情回忆当年的生产生活,一起展望全面小康的美好前景,自己掏钱给每户人家送去年货,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令人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立根原在群众中。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像总书记那样,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以深厚的群众感情、真挚的为民情怀,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群众感情,是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的鲜明体现,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归根结底,靠的是从革命领袖到普通党员都能够与群众一同吃苦,靠的是老百姓不惜牺牲生命的支援。临汾战役“26万副门板”的感人故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精神,“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深刻感慨,都生动诠释了这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浓厚情感和强大力量。只有不断增进群众感情,才能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是认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媒介。工作动力问题,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有了对群众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心中就会充满激情,脚下就会充满力量。时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感叹“当官没劲”、信奉“为官不为”,牢骚满腹、精神懈怠,根本上是群众观出了问题。反思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办证难现象,为什么媒体一曝光、领导一批示,问题马上就得到解决?这说明问题不是出在政策上,也不是出在能力上,更多的是出在对群众的感情上。

解决同群众的感情问题,首先要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搞明白是当官做老爷还是俯身当公仆。事实说明,群众观点树得牢一些,群众立场站得正一些,对群众的感情才会真一些,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才会强一些。反之,颠倒了干部与群众的位置,总把自己当成“官”,以为当了干部就该有特权、有“油水”,为群众多干些事就是一种“恩赐”,那只会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走到对立面上去。

“不要小看梁家河村,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群众感情就是这个“大学问”的重要内容。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会凭空而来,只能从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中来。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感同身受体会群众疾苦,设身处地理解群众呼声,对权力和责任的认识就会更深刻,就会多几分“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民生情怀。“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多走出机关大楼,沉到农村、厂矿、社区去,一身土、两脚泥,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同群众朝夕相处、摸爬滚打,对群众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深,“为官有为”、为民奉献的自觉担当和精神动力就会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河村梁家
走进梁家河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
从梁家河大学问汲取力量——全省《梁家河》热再升温
浅谈党的建设以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为根本
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光荣传统搞好新时期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
名古屋市长欲访中国大使馆被拒
名古屋市长再就大屠杀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