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服务推动社区党组织转型升级
2015-12-06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委组织部
□ 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委组织部
作为社区为主体的老城区、中心区,群众诉求的复杂多样与社区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矛盾突出,社区党组织工作有效覆盖不广、联系服务群众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亟须破解。自2013年,烟台市芝罘区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的基础上,按照“网格化管理、项目化服务”思路,发挥社区党组织主体作用,组织党员进网格摸民情,采取项目化模式解决群众诉求,真正打通了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神经末梢”。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报道;2014年7月,全省在职党员进社区现场会到芝罘区现场观摩。
构筑“民情网格”,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在以往组建登记活动党支部的基础上,将每个社区按照地域格局、楼栋分布、居民户数等划分为若干区片、网格,形成“社区-区片-网格”三级管理架构,全区141个社区共划分890多个区片、2400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有5名以上党员分包,每个楼栋至少有1名以上党员联系。党员人手一本“民情日记”,采取全面走访、动态接访和重点回访“三访”相结合的形式,进家入户,宣传政策、了解诉求,所有走访宣讲、接访回访均实行一事一记。党员将走访情况随时向社区反馈,以社区为单位梳理分类,先后将群众在市容环境、社会综治、住房就业等方面的1.7万余条意见建议、问题诉求纳入“民情档案”,实现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4月7日,市中医院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关爱行动在芝罘区幸福社区举行,12名党员医护人员在社区广场开展义诊活动,150余名居民参加了活动。
实行“项目认领交办”,有效解决群众诉求。以“民情档案”为基础,按照问题诉求、目标要求、完成时限“三明确”的标准,将群众诉求逐条梳理成具体项目,每个街道统一设计项目标准样本库,社区逐一梳理,逐级设置项目库148个,储备项目1.2万余个。对较易解决的常规项目,采取现场招标、网站公示和公共邮箱、微信短信平台即时传输等方式向党员即时发布,依据党员个人能力和意愿爱好等,通过党员自主认领和社区定向交办相结合方式解决。对党员个体和社区难以解决的项目,实行社区-街道-区逐级分解交办,限时办结、定向反馈,并对涉及市直单位的项目,组织对口区直部门积极对上争取支持、全程跟踪协助办理,形成问题诉求从提出、办理到反馈的闭合循环。近年来,累计完成服务项目9600余个。同时,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共性问题,搭建“杏林送暖”、“杏坛传香”等六大平台,组织卫生、教育等专长党员,开展集中性服务活动2200多场次,并实行服务预告公示,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3.2万余件。
强化“三有”保障,夯实服务根基。为保证项目化服务能够在社区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强化人员、场所和经费保障,夯实社区党组织
服务基础。一是打造专职化社区干部队伍。对新进人员逢进必考,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先后三次公开招考280人,全区810名社区干部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2%,社区干部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着力推进社区场所建设。近三年来,采取规划建设项目预留、自我调剂、改扩建、租借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场所54处2.2万余平方米。同时,按照外观标识、内部功能和管理运行“三统一”原则,对其中29处1.6万余平方米社区场所实施基层党群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先后打造“健康工作室”、“法律工作室”等特色功能室120余个,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搭建起优质平台。三是加大资金补助力度。2013年以来,按照“每年每名报到党员50元”的标准,将党员开展服务活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先后发放144万元奖补资金,并严格落实每个社区20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健全层层审批监管机制,确保项目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