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应急救援实战化训练水平浅探

2015-12-06李科银

中国应急救援 2015年4期
关键词:救援应急内容

◎ 李科银

提高应急救援实战化训练水平浅探

◎ 李科银

提高应急救援整体水平,必须大抓实战化训练。本文对训练导向、训练内容、训练模式、训保条件等要素进行了分析,对武警部队如何开展应急救援实战化训练进行了探讨。

应急救援 实战化 训练

面对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高发频发的态势,为履行好武警职能使命,提高应急救援水平,要大力加强武警部队实战化救援训练,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摔打部队,从训练导向、训练内容、训练模式、训保条件等要素上入手,切实破解专业训练难题,进一步提高部队应急救援能力。

1、依据任务需要,树立实战化训练导向

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开展专业训练要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思想,勇于突破传统束缚,转换思路,确立官兵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实战化训练导向,大兴实战化之风。

1.1 树立“练安全”的导向

树立“练安全”的训练导向就是要使官兵确立专业救援和安全救援的意识,树立科学救援的理念。只有自身安全,才能确保被救者安全。通过训练中安全警示、违规惩戒、检查纠改等手段,强化队员的安全意识和养成;注重训练中的行动程序和技术细节,讲求施救方法和技巧,不盲目蛮干,不消极保安全,突出救援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体现科学施救,确保救援安全。

1.2 树立“练过硬”的导向

应急救援训练专业性强,部分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实战化训练对官兵的标准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必须树立“练过硬”的训练导向,以过硬的标准和扎实的作风,对装备、技术、战术各个环节训练严抠细训,杜绝粗训、漏训,按实战的要求,切实提高训练标准;敢于在各种环境、气候和时间下组织训练,多组织远距离不间断拉动,并进行长时间综合演习,以掌握不同条件下对救援技术的要求。

1.3 树立“练高效”的导向

灾害发生后,大量人员被埋压,只有树立“练高效”的理念,在安全意识和过硬技术基础上,活用战法,才能提高救援效能,营救更多的生命。加强对响应启动、机动投送和现场救援等各救援时节的战法研练,克服“重基础轻应用,重单兵轻协同,重技术轻战术”和“战术动作操场化,演练场地模式化”的弊病,多设危局、难局、险局、困局,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进行技战术融合训练,充分提高官兵的战术素养和协同能力,做到高效救援、科学救援。

2、坚持需求牵引,构建实战化训练内容

构建实战化训练内容要充实前沿理论、拓展基本理论、增强专业理论、创新实战理论,不断总结训练创新理论成果,及时吸纳部队实战经验,注重成果论证和转化,不断充实完善训练内容体系。要以需求为牵引,坚持训用一致的原则,确保训练内容与任务需求相适应,真正做到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

2.1 围绕遂行任务要求构建训练内容

打破条块分割、专业区划、科目设置的内容体系,研究遂行任务的具体需求,将内务需求的内容进行重新集成,以进行下步针对性强、要素集成的训练,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如在进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内容构建上,要分析地震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多的特点,不但要突出地震灾害救援专业内容,还应将伤员急救、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安全评估等内容进行“打包”,满足任务需求。又如搜索任务,要将各类灾害搜索的装备技术知识进行集成,使官兵既能学习地震建筑废墟下的搜索知识,又能学习泥石流、洪水下的搜索知识。

2.2 围绕不同岗位需求构建训练内容

不同岗位对不同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须要以不同岗位需求来进行构建训练内容,首长机关重点突出训练灾情研判、科学指挥、训法运用、组织协调等内容,不断提高组织指挥能力。警官重点突出专业基础、基本技能、组织演练及现场处置内容的训练,不断提高高效救援能力。士兵突出装备操作、基本技术、体能和心理行为内容的训练,培养过硬的专业技术。

2.3 围绕能力生成规律构建训练内容

实战化训练应遵单个人员和部队整体战斗力循序渐进的能力生成规律进行精确组训,要根据训练水平决定训练内容,训练水平不同,训练内容也不同,不吃“大锅饭”,训专长,更补短板。对训练内容进行分级、分类,围绕能力生成规律,构建不同训练内容,不搞“一刀切”、“一锅煮”,根据不同部队的职能任务、编制装备、地域环境,以及不同人员的专业能力、学识水平、掌握程度进行内容构建,最大限度提高实战化水平。

伤员转运训练

山岳救援训练

3、着眼能力提升,创新实战化训练模式

提高实战水平要科学组织实战化训练,形成“训练就是救援,训练场就是救援现场”的理念,以提高救援能力为核心,按照“打基础,成合力,上层次”的要求,创新实战化训练模式,以形成既符合救援专业实际,又适合实战需要的科学组训模式,不断提升训练效益。

3.1 实施预案常训,突出快速反应能力

地震、洪水和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发生后在很短时间内即造成重大破坏。这要求部队在实战中必须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武警8740部队在发生地震2个小时后,就完成了从人员编组到物资装载的全部工作,按方案成建制开赴灾区,为后来能率先突入震中汶川赢得先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做好战备工作及制定好科学的应急响应预案之外,必须对预案进行经常组织训练,使部队充分熟悉各种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遇有情况,能立即依令而行、依案而动。

3.2 实施专业精训,突出现场处置能力

在专业训练上,加强官兵理论功底,提高实践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实战化出发,精细化控制训练流程,使技能操作与理论学习同步,打牢基本功,扎实操作技能,牢固掌握各种行动处置方法,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制定训练计划上体现精确性,逐级细化,整体衔接,把现场处置能力的各项指标落实到每个训练内容,实施递进,逐级训练,逐级合成,推进专业训练上从技术基础到单元集成,再将各要素融合,突出现场处置能力,把指挥员和战斗员的智能、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融为一体,达到在救援现场能活用装备,活用战法,最大限度提高救援效率。

3.3 实施动态实训,突出应急指挥能力

加强指挥能力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指挥能力训练,要在研究实战化指挥要素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和技能的学习,突出动态训练,模拟不同现实情况,由指挥员根据经验和知识,不设脚本,不设预案地进行指挥,锻炼指挥员快速决断、随机应变的能力;指挥能力训练要训实,要加大信息化条件下仿真模拟指挥平台和指挥器材的研制,模拟实战化训练环境,把指挥员引到生动具体,复杂多变的训练场上,把指挥员置于在难局、危局、险局中,切实提高指挥员分析判断能力、制定计划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

3.4 实施警地联训,突出整体救援能力

灾害救援是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多力量的联合行动。实施警地联训是贴近实战,提高整体效能的有效途径,能建立信息共享、预案衔接、联席联动等机制,锻炼警地指挥协同能力。2014年5月,中国地震局、武警总部、福建总队和福州指挥学院联合组织的“华东联动2013”联合演习,由华东五省一市六只武警救援队参与,从准备与启动、救援实施到结束与撤离,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演练,在警地联训的组训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突出了救援整体能力的提升。

破拆训练

夜间救援训练

4、针对救援特点,建设实战化训保条件

训练保障是实战化训练的有效支撑,保障条件好坏决定了训练能否顺利开展,及取得的实战化效果的高低。必须大力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配备先进实用的装备,建设设施技术先进、功能系统配套的训练场地,真正提升实战化训练的层次和质量。

4.1 健全培养机制,突出人才支撑

进行实战化训练,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队伍素质高低决定着训练实战化的质量,要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依托警地各类资源培养人才,比如依托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总部组织了8期应急救援干部集训,组织了2批人员赴新加坡集训,邀请各类专家进行授课训练;还需要注重在实战化训练和遂行各类任务中培养人才,形成一批训练上的“带头人”和“实干家”,推动实战化训练更上一层楼。

4.2 加强用管研创,凸显装备效能

现代救援不能依靠“镐刨、锹挖、手扒”进行,必须要有“先进精良、功能实用、配套齐全”的装备器材。针对救援特点,总部已配发成套救援专业装备,要在现有配发基础上,熟悉现有装备的性能,掌握操作及维护技能,采取“专人管理、区分责任、管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实战化条件下使用管理机制, 根据实际需要,引进先进适用装备,研制管用装备,最大限度发挥装备的效能,提升救援战斗力。

4.3 重视场地设置,构设训练环境

与反恐处突不同,应急救援训练是一种非对抗性的训练,实战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设置的好坏。场地建设上要有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理念,突出专业特性和实战要素;加大信息化程度,完善系统配套,能实现指挥训练、模拟训练、战术训练等全科目训练;在具体课目训练上,必须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况,精心进行场地设置,体现实战化逼真环境,加大难度、强度和复杂度,把训练场设活,使训练贴近实战,甚至高于实战,磨砺部队,确保实战时能从容应对。

[1]董泽平.紧贴作战需要 实施科学指导 扎实推进炮兵部队实战化训练[J].炮兵学院学报,2006(3)∶25-27.

[2]廖奇. 谈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 武警学院学报,2012(12)∶30-32.

[3]石海鹏 刘圣阳.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1(6).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抢险救援教研室

猜你喜欢

救援应急内容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紧急救援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3D打印大救援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主要内容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