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应急产业联盟 共建美丽智慧城市—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发展动态
2015-12-06张骥
◎ 张骥
发展应急产业联盟 共建美丽智慧城市—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发展动态
◎ 张骥
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智慧城市与应急产业的建设
图1 智慧城市建设组成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日益加快。2015年4月9日,住建部和科技部正式公布第三批(84个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智慧城市试点总数达277个;同时,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需求、社会管理的要求和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情况,党和国家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等目标任务,各级政府都相继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
因此,智慧城市的前提是平安城市,联合国确定10月30日为“世界城市日”——让城市更安全!
1.1 智慧城市建设
以空间GIS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3D技术等为基础,高度整合治安监控、智能交通、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等子系统,改变传统的静态管理和单点管理,实现实时、动态的联动管理新模式,实现整个城市的治安、交通、城管、应急等各个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高效的城市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城市的集成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方法。
1.2 发展应急产业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应急产业”由原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2011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推进应急产业发展,由工信部配合国务院应急办牵头承担,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新增“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产品类别,共确立了43项重点发展的突发事件监测、预防、处置和服务产品。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文件,吹响了我国应急产业企业大发展的号角。
《意见》指出,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发展应急产业,一举数得,有利于提高国家公共安全基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升应急技术装备核心竞争力。应急产业发展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需求牵引,统筹推进、协同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因此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符合国家宏观政策,有利于促进智慧城市的落地建设。
目前,应急产业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已经开始推动相关应急产业的快速实施:比如广东东莞市在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基地已具备一定规模,未来将重点新建应急产业研发中心、救援培训中心、应急物流中心等十大中心,计划投资80亿元,其中应急产业研发中心已开工。安徽在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园建设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创建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占地面积近3平方公里,力争将公共安全产业打造成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重庆市在合川推动重庆应急装备科技产业园和安全生产(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安全生产(应急)产业基地投资60亿元,将形成产值数百亿元的新型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国家级的安全产品研发、制造、交易、物流、培训、演练的重要基地和龙头。
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依托应急产业的发展,应急产业的发展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的发展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也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20多年发展,这里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6万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是集中展示中关村自主创新成就的平台和窗口,也是北京市重要科普基地。
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赴中关村参观、调研。2014年,习总书记调研参观时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1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概况
联盟成立于2012年11月,由国内应急行业八家核心企业和科研机构发起。作为应急管理产业的聚集体,联盟以“联合创新、合作共赢、构建和谐”为宗旨,推动“政产学研用”的联合发展模式,在贯彻政府应急管理领域法律、规划,落实中关村相关工作的基础上,立志于打造“三中心、一平台”的发展体系。
图2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成立
“三中心”包括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应急产业相关调查与研究、开展产业标准规范研究与总体策划;产业宣传展示中心,组织市场宣传与推广,集体参加展会,建立媒体宣传渠道,建立应急管理展示园地,协助政府开展各类宣教活动;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开展应急管理相关技术和产业人员的培训活动,提升产业人员整体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人才创新。在三大中心的基础上,联盟将建设应急管理自主创新平台。推进系统与技术、应用与服务、市场与管理的全方位创新行动计划和重大系统工程的策划与部署实施。
随着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应急产业政策(如国办发[2014]63号文件等),有力支持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积极投身“互联网+应急”的新商业模式,积极参与全国范围的应急产业领域的快速布局机会。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是整合创新资源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服务产业方面,整合产业创新资源,推动中国创制的技术标准产业化、形成产业集群、探索科学管理机制等;在服务企业方面,推广品牌宣传和行业交流,主办产业年会、论坛,对接重大工程,开拓京外市场的区域对接活动等;在服务民生方面,对接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等重大科技需求,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重大应用示范及整体解决方案;在服务政府方面,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需求,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桥梁。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目前成员单位30多家,如中国普天、大唐电信、庚顿数据、昆仑海岸、中国航天科技等,同时与其他产业联盟形成战略联盟,如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等。
联盟理事长单位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国务院应急办、北京市政府应急指挥课题承担单位及专家组成员,多年来专注于城市应急指挥信息化体系的研究和政府应急平台的技术和产品开发,针对应急指挥领域提供标准研制、咨询规划、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服务。公司目前业务覆盖了政府综合应急、政府专项应急、国家大型企业应急以及党校应急模拟演练培训四大类应急平台建设方向,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应急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2.2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技术发展方向
作为中关村高新技术组织,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时刻把握先进应急技术动态,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联网技术、三维应急模拟演习演练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
方向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图3 应急培训演练应用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延伸,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在物联网技术发展方向上力争进行技术创新:即与云计算结合,实现物联网+互联网的智能融合,为企业安全生产、城市治理提供支持。
方向2:3D应急模拟培训演练
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在应急培训演习演练方面创新性的将三维技术(空间GIS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应用到应急培训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
在日常培训方面,现场演练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受到环境、组织、资金等多方面制约,需要更先进的手段真实再现培训场景,使被培训的人员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场、做出正确判断;另一方面演练过程中学员组织、协调能力的体现与考核是应急产业联盟3D应急模拟演练新的技术创新点。
在应急指挥层面,基于应急培训的真实场景结合实际的GIS数据信息,利用专业的评估模型和准确的数据计算,构建真实三维指挥沙盘,服务应急指挥决策。
方向3:人脸识别技术
审视全国范围内各省、市级地方政府所施行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由于非政府组织及公民参与的缺失,导致生态补偿对象的利益平衡得不到切实保障,补偿客体利益损失得不到合理的赔偿,发展机会受限,地区贫富差异加大,补偿标准制定方缺乏对标准制定依据的公开听证环节,补偿资金的最终流向不清楚,补偿效果缺乏及时评估,缺乏社会及舆论对补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难以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也就无法调动全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象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目前的应用情况是,通过视频摄像头识别目标,调查员每天需要记住上百张脸,并将其与成千上万张脸进行匹配,任务十分艰巨。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联盟的技术创新点之一,投入资源完成了以下技术过程:
1)人脸搜索器:人脸图像快速定位、生物特征身份快速定位;
2)图像采集:延迟生物特征身份搜索、超分辨率识别;
图4 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向
3)3D模拟人脸:利用2D前景图创建3D模型、创建不同人脸虚拟图、身份信息自动匹配;
方向4: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BigData)是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库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大数据具有4V特征,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Value)。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存取、基础架构、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结果呈现;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将致力于大数据技术的落地应用,包括大数据的可视化应用、以及应急业务的数据挖掘分析。
3、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发展规划
基于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联盟《联盟2015-2016工作细则》、《联盟会费管理办法》、《联盟财务管理办法》、《联盟项目管理办法》,形成《联盟2015-2020年发展规划》:
(1)针对国办发[2014]63号文对于应急产业的定义,积极吸引有实力的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和应急服务4个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加入联盟;
(2)积极探索联盟和住建部“中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框架,联盟代表可以加入“研究会”应急专委会并担任领导职务,共建智慧应急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在住建部智慧城市共计三批277个试点城市中推荐联盟企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等;
(3)积极探索联盟和工信部针对“智慧城市”的合作模式;
(4)争取中关村管委会的扶持政策,发起创建“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中心”、发起“中关村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基金”并组建相应的基金管理公司;
(5)借助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的平台,引进国际应急管理培训与认证体系,从政府、大企业培训入手;
(6)依托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的应急管理相关政策,延伸服务内容,承担应急管理领域行业自律和行业规划的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