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宁实施“粮改饲”的思考
2015-12-06陈曦辽宁省草原监理站站长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9期
文│陈曦(辽宁省草原监理站站长)
“粮改饲”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农耕文化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展开的一场伟大变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改饲”概念的重要内涵是将现有的种植业粮、经二元结构提升为粮、经、饲(草)三元结构,使土地资源在农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将有效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推进农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产业升级。
“粮改饲”是“新常态”下的经济突破点,是破解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是缓解农民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实施“粮改饲”的政策机遇、区位优势和工作基础明显,但也同样存在着人们传统观念束缚、机械设备相对落后的挑战。一要坚持原则,循序推进。确保农民收入不降低,把“粮改饲”变为农民的自愿行为,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二要明确主体,规模经营。实行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三要以畜定饲,种养结合。实现饲草料与草食畜无缝对接,做到种饲草料有草食畜可养,养草食畜有饲草料可喂。四要试点先行,资金扶持。要在试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规划发展思路,依靠国家扶持资金驱动发展。五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开展“粮改饲”要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努力找到“粮草兼顾、生态优先、草畜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